卢植是古文学派的战神,皇甫嵩背靠今文学派,这两个学派任何一个成为重号将军染指军权都不是张让愿意看到的事情。
同样的,刘宏也不是很愿意看到他们染指军权,所以答应了张让的建议,让宦官集团的势力在汉军军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
面对这种情况,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都很不愿意看到,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
他们不是没有过机会,皇甫嵩当时带着七八万的军队讨伐凉州叛军,何等威势?
可是他没把握住机会。
今文学派始终不能染指军权。
古文学派也差不多,卢植原先也是带兵,还有一州军权,现在则在雒阳城里从事政治工作,看上去权势滔天,但是并不能威胁到宦官集团的利益。
唯一有点能耐的刘备还在凉州做凉州牧,能力有,兵权也有,奈何不在雒阳。
雒阳的兵权,是完全被宦官集团把持了,不仅如此,张让还身兼尚书令一职,利用自己靠近皇帝的优势,竟然能与袁隗、卢植在尚书台内分庭抗礼,袁隗和卢植不能压制张让。
大家稍微一总结,愕然发现这些年来,宦官集团居然不声不响的把自己的权力扩张到了这个范围。
他们不仅染指行政权,还对司法权进行了侵略,掌控了中央军权不说,还有自己的财政力量,俨然成为了一个完全体的内部小朝廷。
刘宏哪怕只依靠这个内部小朝廷都能完成一段时间的行政过渡,外部大朝廷不知不觉间竟然被侵夺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
这引起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一致的不满。
但是当前这个局势下,他们想要重新和过去一样合作对抗宦官集团已经不可能了,双方的仇怨已经不可扭转,古文学派卯足了劲儿想要向《仪礼》发起冲击,今文学派也是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要把《左氏春秋》给击垮。
他们彼此不能调和矛盾,面对宦官集团的步步蚕食,颇有些进退失据的感觉。
今文学派就不说了,灵魂人物杨赐死后,他的儿子杨彪需要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能出现在政坛上,今文学派一时之间缺乏可靠的领袖人物统筹指挥。
一开始各大家族打了一阵子各自为战,结果什么都没打出来,损失还不小。
后面实在没办法,他们只能接受杨赐生前做的紧急预案,即以能力很强的杨氏门人黄琬作为杨彪的传声筒和代理人,由黄琬在明面上活动,杨彪在幕后协助,勉强接过之前杨赐的盘。
他们需要在杨彪守孝期间努力推动黄琬登上高位,并且竭尽全力扶持皇甫嵩,争取让皇甫嵩再立功劳,从军事层面开辟全新赛道,展开差异化竞争,避免把今文学派的全部力量局限于学术这一条道路上。
这也算是杨彪在杨赐死后作出的最大决断。
如此一文一武,大概能够维持住眼下的基本盘,等杨彪守孝结束正式出山,想必就能迎来一波有利于今文学派的反攻浪潮。
不过目前来看,大家尚且还需要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尽量就不要折腾了。
必要的情况下,还能适当的表露一些弱势的状态,因为皇权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古文学派击垮今文学派的。
至少眼下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