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不必进新人(1 / 2)

且说皇后单独召来姜恒透漏此事,并非硬派的意思,是想看她本心愿不愿意插手这件事。

来年储秀宫新人学规矩事件,当然是太后和她这个皇后全权来定,位份上足够的熹妃和裕妃都自然而然要跟着搭把手。

倒是姜恒这个信嫔:论起来是主位,跟着参与些重要宫务,算是一种抬举,也是增加她在未来新人里的威望。

但这事儿又很微妙:信嫔现在基本取代了当年的年贵妃,成为了专宠的宠妃,要是她参与这件事,一点小事做的不到位,说不定都会有闲言碎语发酵起来,说信嫔恃宠而骄,作为宠妃果不其然要打压新人。

故而皇后今日特意召她过来,提前跟她透个信儿。

也是想看下信嫔的反应:若是她欢天喜地急于参与些决策性宫务,那皇后就分她一部分权,要是信嫔怕事不愿连累了自己名声,露出为难之色,那就不让她参与就是了。

谁料自己说完此事,就见信嫔脸上依旧是笑眯眯的,竟一时看不出信嫔的倾向。

姜恒其实只是激发了‘社畜机制’,对领导摆出了标准下属脸,根据以往职场经验,领导当面说了什么,哪怕是极不愿意的委任和工作,也最好保持微笑听完,组织好语言后再一总拒绝。

要是随便想个理由填过去被领导有理有据驳回来,那再想摆脱这个任务就难了。

而皇后倒是为信嫔这份定力有些微惊。

她一直觉得,信嫔是个性子好也命好的人,天然乖巧,在性格上正好介于熹妃的沉稳和裕妃的活泼之间。也是从前皇后从未跟姜恒讨论过什么宫务正事,基本就是团体会议里的提两句,私下里基本也都是为了敏敏的事儿才会说话。

这头一回单独交代大事,却发现信嫔在沉得住气这方面,竟不下于熹妃。

于是皇后索性直接道:“你心里知道这件事就是了,回去想想再说。内务府关于明年选秀的草拟才递上来,这事儿一点也不急。”

姜恒也于此时体会出皇后应当是来示好提醒她的。

于是谢过皇后,才打同乐院离去。从皇后宫里出来,还在回去的路上,姜恒便开始脑写起了预案,怎么能名正言顺跟这事儿脱钩不沾边。

然而她的预案,都没有用武之地。

皇上在根上就将这件事抹过去了。

每三年一次的选秀,若国无大战大丧,是不可能不办的,满蒙汉八旗的适龄姑娘们,若不经过选秀,根本没法自行嫁娶。

除非如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那般,朝廷忙着平三藩,选秀耽搁了两回,属于皇室不可抗力中止选秀,姑娘们才能在超过十八岁后,由各旗都统汇总了该旗下超龄秀女报上御前,皇上御笔勾准,方可自行聘嫁,流程严格。

况且比起八旗的姑娘们,其实那些个皇室宗亲王孙公子更盼着三年一次的选秀——等着娶媳妇呢。

康熙爷能生,那一堆儿子的婚嫁大事自己生前没管完,就全都归雍正爷这位兄长来管了。先帝爷的皇子里从老十六开始,今年都还不到二十岁,没了阿玛做主,可不就得靠着自己皇帝哥哥从选秀里择名门淑女指婚吗?

这是未婚的小兄弟们,还有未婚的大侄子们!

跟皇上年龄差不多的兄弟们,孩子可都是大个位数起步的量,有的两位也打不住,到了娶亲的年纪,可不是都伸着脖子等秀女指婚吗?

选秀是势在必行的。

内务府关于选秀工作的启动草拟书,一式三份,皇上、太后、皇后各递了一份。

毕竟次年二月底秀女就要入宫参选的话,这会子内务府就要开始准备了:光前期各旗的统计和确认工作,就要三个月不止。

而皇上先将内务府的折子留中不发,这夜批完折子后就往太后住的月坛云居来。

晚膳后凉风习习,太后正在绕着小花园的石子路散步。

见皇上到了,太后就命人上茶,留皇上说话:“正好你来了,哀家还要跟你说来年选秀之事。”

除了选秀,太后还惦记着弘时。

她已然知道皇上是不喜欢弘时这个长子的,而弘时这孩子实在也不大争气。但太后在孙辈上,就跟天下所有隔辈溺爱的祖母一样,基本处于盲目乐观状态:孩子不懂事?那就是还没长大呢!等娶了媳妇就好了!

于是打齐妃犯错起,太后就在借着年节留意满八旗中的亲贵之女,想着给弘时娶一房好媳妇,让儿子跟孙子的父子情分缓和一下。

这是头等要事。

皇上见太后命人煮茶,显然要长谈,倒是也合了他的心意,母子二人拾阶而上,在最高的月亭处坐下来。

太后所居的“月坛云居”,是圆明园最为开阔地势也最高的院子,取如明月于云中之意。

就因太后住在这儿,姜恒自打到了这圆明园,已经瘦了好几斤了。生完敏敏后,哪怕努力控制也仍旧上浮了一点的重量,就通过这些日子爬山将敏敏送给太后消耗掉了。

虽然上下出门费劲了一点,但这处月坛云居到了夜里,月色真是极佳。

以至于母子二人坐下,一时都没有开口,俱是望着皎皎明月,各有心旷神怡,将凡俗之事忘却之感。

直到茶水果品上来,皇上才挥退宫女:“去给皇额娘添一件披风,这里不必你们伺候。”

亲自给太后斟茶。

太后看着皇上,满眼的疼爱几乎从眼中溢出来:“打端午前,皇上就为各地夏收之事操劳忙碌了许久,前些日子又闹出宫中清查阿芙蓉的事儿来,皇上可是又见瘦了。”

皇上迎着太后的目光,也露出几分笑意:“朕夏日总比冬日稍为清减,皇额娘不必忧心。”

太后呷了一口茶,这才缓缓起了个头:“说起这阿芙蓉的事儿,哀家听说原是弘时先带进宫来的,还让齐妃误食了,好在你没入口。”

见皇上提起弘时来就要皱眉,太后就叹道:“弘时这孩子,不可你的心,哀家都知道。然这都是齐妃没教好的缘故,她自己就素性焦躁,把个孩子也教的不稳重起来。”把锅扣在齐妃身上后,太后又适时抛出自己的娶媳妇论:“等明年选秀,皇上给他挑个上佳的福晋细细劝着就好了。”

皇上对弘时的婚事早有计划,一定给他挑个厉害的蒙古格格制住他,且不一定要出自蒙古王公的亲女,可以出身旁支略低一点,但有主意有脾气的才好。

于是皇上便道:“皇额娘放心,弘时总是朕的儿子,朕已经开始给他挑福晋了。”

说过弘时事,皇上就提起关于选秀的另一件事:这次选秀应选尽选,挑些合宜的姑娘给适龄的宗亲指婚,尤其是几个幼弟,更要请太后费心挑福晋以备大婚,好安皇阿玛在天之灵。

太后都边听边颔首。

说到这儿,皇上却话音一转:“但后宫里人已经尽够了,朕就不留人了。”

太后当即就惊讶了,原本要喝茶的手,举到半空中都悬停住忘了继续抬。

只三连问道:“什么?后宫不留人?这怎么行?”

太后的反应皇上也早有准备,他也不直接答话,反而一挥手,将亭子下站着的苏培盛叫上来。

苏培盛捧出几份折子来。

皇上拿起最上头的一本亲手递给太后。

太后却犹豫着并不曾接:顺治帝可是在宫里立过铁牌道后宫不得干政的。

康熙爷虽说跟顺治帝这位阿玛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自己又是孝庄太后教导过得朝政的,但成年后却对‘后宫不得干政’这一条贯彻的异常到位。甭说她们这些有儿子的嫔妃了,就算是他曾立过的三任皇后,也是没一个敢置喙前朝事儿的。

皇上见太后不接,便又往前递了递诚恳道:“这几封折子不涉军机机密大事,且也都是好几个月前的折子,早处置过了。儿子请额娘阅看,只是想借这事跟额娘叙明,儿子素日都在做什么,又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皇帝。”

听得出皇上这是发自肺腑贴心之言,太后这才接过来。

她将挂在压襟荷包里的折叠金丝西洋老花镜拿出来,看起皇上递给她的第一份折子。

这是浙江督抚觉罗氏满保上的折子,皇上之所以挑出这一份给太后,不但因这份是寻常庶务不涉军机,更因为这位觉罗满保是正儿八经的红带子,爱新觉罗氏,按说是最能跟皇室一体同心的。

可就连这样身份的官员,也私心颇多。

这是十一月里的折子。

奏的是因冬日北方河道结冰,许多浙江的船只能被迫留在山东河道无法返回之事。

这也是常有事,太后往下看去,只见满保还提出了解决方案:浙江粮道蒋国英预备先从漕运上支十五万两银子,新造六百余艘船应急。将来的五年里再用这六百艘新船逐渐将漕运上已满年限的老旧船只共五百八十余艘陆续替换下来,此项更换船只便不再向户部支领银钱,以平账目。

太后看过一遍,颇为不解问道:“哀家不通外事,但若要以后宫事儿来类比着瞧——一时旧物不凑手令挪了库银打造新的,倒不失为应急之法,难道这不行吗?”

老旧船只总要换的,提前支用出银子造新船,既能解了冬日船只不足的急用,又能用之与将来,难道不好吗?

皇上颔首:“是,若只看满保上的折子,倒不失为灵巧不拘泥之法,朕只怕还要赏他跟蒋国英!”

随后皇上一点头,苏培盛就递上另外的折子。

太后注意到,这些折子是装在一种带锁木匣里的,可见是密折。

太后取过细看后,不由勃然而怒:“这满保和蒋英国竟敢如此欺瞒皇上?”

这几封密折分别是苏州织造高斌以及山东粮道黄奇峰等人上的。

山东粮道上的密折意在说明山东地段的河道虽结冰,但他们山东粮道早料着此事,所以早命浙江的船提早返航了。‘听说’浙江粮道以船只困于山东境地为由要建新船,他们实不知此事为何。又不敢擅揣,就密折报与皇上知晓。

这明显是个不想背锅的在拼命甩头:浙江要银子要船是自己的猫腻!我们啥也不知道,可别牵扯我大山东官场,请皇上明察!

而就在江南之地的高斌,折子则告状告的更直白:蒋国英于粮道上有十万两银子的亏空,故借口造船之事,上通浙江督抚满保,意图支取浙江漕运税收填补自己的亏空!至于那六百艘新船并非新造,乃蒋国英派人勒索漕运上商户民户,逼取征用民船,稍加修造作伪以填塞数目。

太后抬起头看着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