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统’与‘治’(2 / 2)

这也就造成了,‘宗藩’之间的联系,其实很不牢固。

最要紧的是,中国历朝历代,还多以‘天朝上国’的心态,对于属国的朝贡,返还更多经济的馈赠,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

甚至……还会给予先进文化、技术指导。

这些举动,在宗主国强大的时候自然没问题,属国会是老老实实顺从的好孩子。

但到底是两国两心,一旦宗主国衰弱,很可能就会被属国反咬一口。

故而,姜沃想提出的是:当民族没有彻底融合,不是一家人的时候,该保留的一定要保留,不能任由他人带走!

正如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对自己的高精尖技术,一定也是最高级别的保密程度。

姜沃想到银矿的那一天,就想起了这个问题:如今大唐开山采矿,已经习惯了用火药,航海也已经用上了罗盘——

若是为了开采银矿得到些许银钱,倒是让倭国反手把火药的炼制、罗盘的制作、大唐的先进造船术这些技术拿了去,那才真是大大的倒赔!

因此,在今日六部皆在的大堂之上,姜沃说出了此事。

银子固然很香,武德充沛指哪儿打哪儿的大唐,更不愧是威名赫赫的天朝上国。

但在大唐不断开疆扩土的如今,该如何治理被打下,却并非一心的‘属国’,已经是一件近在眼前的事情。

这世上没有什么毫无代价的取得。

正如兵法所说‘未胜先要虑败,才能百战不殆。’

想要银矿,就得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姜沃近来思考这件事情,常想的头疼,生怕哪里漏下什么。

不过,她现在已经深谙压力转移大法了:不要太逼迫自己,而要把难题分享出去,把大家一起卷起来。

姜沃分享问题完毕,归座。

**

显庆五年八月。

经过三省六部的朝议,皇帝最终决定再派战船前去东征倭国时,东海之上的紧急军情却先一步送入了长安城——

大唐的水军与倭国的水军,于白江口发生了大战。

朝堂之上诸人:??

刘仁轨这么大胆?不等皇帝命令就开战了?

*

刘仁轨冤枉。

他确实是个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硬核狠人,然,这次却是对方先动的手!

说来也巧。

去岁,大唐是怎么备战准备灭百济的,倭国境内,齐明倭王就是怎么准备进攻新罗的![2]

齐明倭王对此战看得很重,亲自督战,今年甚至搬来了北九州住。

谁料,倭国这边还等着百济的信号,跟百济一起夹击新罗呢,转头就听说——

什么?百济已经被大唐灭了?!

倭国惊呆。

但来都来了,备战都备了一年了,难道转头就走?

那不能够!毕竟,倭国对此战、对自己都很有信心!

他们为此战准备了一年有余,带来了数万的兵士,上千艘战船,怎么能直接就退兵?

倭国决心自行攻打新罗。

就在此时,大唐居然派使者来要百济王子——

所以,倒也不能怪倭国不肯让大唐使者登陆:实在是太巧了。大唐不会探知到他们要兴兵攻打新罗吧?

心中有鬼,倭国拒绝了大唐使者登陆。

而经此一事,刘仁轨顿生警惕,加强了防备巡岸。

倭国则是决定先下手为强,直接出击!

就这样,两方在白江口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这一场遭遇战,倭国是备战许久的水军皆出,共千余艘,数万兵士。

而刘仁轨这边,则只带了一百余艘战船,万余人。

与之前许多与大唐军队交战的敌人一样,倭国水军看到两方兵力(船只)数量悬殊,大喜:优势在我!

直冲大唐战船而去——

*

长安城中的朝臣,自然未能亲眼见到这一战。

但看到了战报:“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皆克。”

“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1]

此战后,刘仁轨率水师追着残留的倭国船只,一路来到对马港口,即倭国阻拦大唐使者登岸之处。

上百艘战舰堵在对马港口。

刘仁轨立于船头,直至倭国主动将百济王子扶余丰绑了,放到一艘小舟上,送往大唐船上。

*

此战使得倭国水军精锐尽溃。

而‘海水皆赤’的战场,也终于让倭国认清了大唐的实力。

因此,在大唐的国书送达,让倭国在成为属国和灭国之间选一个时,倭国迅速扭转态度,毫不犹豫选择了与新罗一样,成为大唐的属国。

行朝贡,奉正朔,凡王位更迭,皆受册封。

自此改用大唐年号。

**

显庆五年十一月。

苏定方大将军自百济还,献义慈王。

与此同时,登州港口,有数艘船只正从大唐出发,行驶向倭国。

船上除了大唐派往倭国的册封使臣,另有负责冶铸金银铜铁的少府监胥吏数名、负责矿地辨认的掌冶署胥吏数名。

随行者中,还有两名令胥吏们颇为陌生忌惮的‘监秘官’。一为宦官,一为宫中女官。

楼船于海上乘风航行,上树大唐烈烈幡帜。

**

显庆五年十二月。

帝下诏,来年改元龙朔。

显庆年间事,至此而终。

*

不过,在显庆年号的最后一天。姜沃终于解开了一个谜团——

显庆三年九月,皇后诞下次子,因小儿年幼,皇帝便一直未起名。姜沃就一直好奇,这是哪位武皇之子,亦或是哪位都不是。

到了这显庆年的最后一天。

皇帝于除夕宴上,宣布了嫡次子的名字。

作为显庆年间出生的唯一一位皇子,皇帝为其取名李显。

*

姜沃侧耳倾听,大明宫的新岁,隆隆钟声敲响。

新的一年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