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纸空文(2 / 2)

甚至后来,宋、明、清朝许多皇帝,干脆放开了,直接道“外姻亲属为婚,听从民便。”连皇室自己,都常行中表亲联姻。

当然,也不单单是古代,就姜沃看《古今律法志》得知,就连兔朝,也是1980年才确定了‘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法律。刚建立国家的时候,法律也只是禁止了直系亲属婚姻,五服内旁系血亲的婚姻,依旧暂从习惯。[1]

可见古人,不,是人类这个群体,从来不缺乏智慧,不缺少发现科学规律的明亮眼睛。

只是……许多时候,时代没有给人的生存,留下太多的选择。

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所谓的‘优生’概念。

这些绝非一纸律法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以西魏后,隋是不禁止‘中表亲’的,唐的律法,原本也只是规定‘同姓为婚,缌麻(五服)以内的婚姻要流放两年。’

此时面对狄仁杰的疑问。

姜沃只是回答:“国家律法在此,哪怕少一对中表姻亲,也好。”

这大概就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人,回到古代来,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吧。

也是一点无奈,且安慰自身的坚持。

哪怕是一纸空文呢,也至少是有纸在的。

而她能做的,也只是尽力不让安安,太平,以及她身边能影响到的人,尽量不去结成这种‘亲上加亲’。

**

显庆五年三月上旬。

朝堂中大部分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姓氏录》和‘禁婚令’两事上。

而姜沃,却是在这时候,来到了户部。

她是有备而来,想与户部辛尚书谈一谈‘银钱事’。

倒是辛尚书一见她,有点条件反射似的麻爪。

想起了姜沃现如今的上峰王神玉——

永徽早年,朝堂都在乱着宗亲谋反案,当时还是司农寺正卿的王神玉,依旧风风雅雅往户部一坐,不给足来年司农寺的预算坚决不走人。

因而此时见到姜沃过来,辛尚书下意识心里一紧:这位不会也是来要钱的吧。

不,姜沃是来送钱的。

准确来说,是来送‘银钱’有关情报的。

*

有句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甭管至大唐朝贺的诸藩属国,觉得大唐多么繁华富庶物产丰约;也不论每年租粟、绫绢的赋税能收到多少;亦或是国库的藏货赢储有多少结余——

在辛尚书口中,几乎永远是‘度支紧张’四个字。

实在是家大业大,产出多,搁不住花钱的地方也多!

户部管天下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旁人看盛世繁荣,是看收入。

但辛尚书这个掌天下银钱赒给调拨之事的人,更多看得是支出!

这军资、粮米兵械要不要钱?天下修驰水陆舟车要不要钱?漕运水利要不要钱?城池土木修缮要不要钱?大唐幅员辽阔,总有州县不太平需要赈灾要不要钱……这些林林总总汇聚起来,每年便是庞大的不可避免的固定支出。

除了天下十道数百州外,只这京城中,诸衙署年度支费就是一大笔开销。

想到各署衙支费,户部尚书又想起王神玉坐在这儿为司农寺要钱。

其实他作为户部尚书,难道不知道农事为国家根基?可他也是真的掰着手指头算着过日子啊!

每年除了固定少不得的度支,也总有预料之外的庞大开销,他得提前预备出可调配的余钱来——

比如去岁的吐蕃进犯吐谷浑之战,再比如今年大军刚开拔不足月的百济之战。

哪怕已然是卓绝的的将领迅速大胜,但只要是打仗,就是烧钱,无非是烧的多少罢了。

在辛尚书眼里,钱永远是不够的!

有时候各地赋税还没到,偏生朝上又有要用钱的大事,户部周转紧张之时,辛尚书做梦都是掉在方孔钱的钱眼里头!

姜沃与辛尚书谈了片刻,便能感觉到这位户部尚书,对于搞钱的执着,对于支出的审核苛刻。

姜沃便道:“不当家不知艰难。虽说国库充盈,钱粮丰足。但若是漫洒使钱又能虚耗多久?还是得处处减省料理才是。”

因这位姜侍郎平素神色总是淡如云,一旦赞起人来,就显得格外难得而诚挚。

起码在辛尚书看来是这样。

他就听姜侍郎语气温切而感慨:“其实若辛尚书是个图揽同僚人缘,而不顾百姓的,各部的度支只管给足就是了。”

“做老好人多轻松。”姜沃又替王神玉解释道:“故而我们王尚书,虽偶有坐在户部催促之举,心底是认定辛尚书一心为公的。”

这是实话:若是辛尚书私心多一些,不愿意得罪同僚,自可以从百姓或是工程支出里挪出一抿子来。

此时听姜侍郎这番的话语,辛尚书颇为舒坦!

“我们户部,尤其是我这个尚书,背后常被人说,是悭吝苛刻不通人情。”

这会子,辛尚书也愿意跟能体谅他难处的姜侍郎,多吐吐苦水。

当然,到了辛尚书这个级别,并不会纯粹因为情绪而多话。他也有想多表露下自己的难处,好让这位姜侍郎传达给帝后的心思在——

卢照邻都看得出来的事儿,朝上这些老狐狸们哪里看不出?

这次《姓名录》和‘禁婚令’事,帝后都不令姜侍郎沾手。

自是圣心回护看重之意。

于是,辛尚书才愿意说的更多。

因姜沃有心问,辛尚书就也乐得与她说起,朝廷缺铜钱之事。

大唐的货币,在金属上,是只靠铜钱的,金银并不是流通货币。

而铜又不只供应造钱,许多器物亦需铜。

因而铜矿永远是不够的,紧缺的。

朝廷还通过律法规定:商贾不能积蓄太多铜钱,必须要让钱回到民间流通起来。

甚至有时还得跟刑部多合作,狠抓一批私下把铜钱熔铸了,打造成铜器二次售卖的商贾才行。

总之,在辛尚书口中:大唐不但缺钱,还缺造钱的原材料!

*

姜沃道:“辛尚书,我于钱币事上所知甚少,有些话若是说错了,您指教我可好?”

辛尚书点头道:“姜侍郎有什么话只管说。”

姜沃取出了一枚银币,问道:“辛尚书,除了咱们大唐只用铜钱于市,许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银币的。”

正如她手里这枚,从崔朝处拿到的银币。

今年来的番邦,许多是来自西域各国,其中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的人,在长安想用他们带来的银币花销,结果基本没有酒肆商铺敢收。

因律法规定,民间是不许私铸金银币的。

还是崔朝代表鸿胪寺给他们准备了许多铜钱和布帛,让他们可以在长安城东西市购买土仪。

而作为回报,大食国的使臣,也给了崔朝许多他们国家的金银币。

西域各国之间的来往,用的都是银币,甚至直接是金子。

辛尚书接过姜沃递上来这枚银币,见这可喜的银亮的光泽,边把玩边摇头惋惜道:“唉,西域多金银啊,自然可以铸造金银币。”

“但咱们大唐,银矿极少,实难!”

他抬头对姜沃温和道:“姜侍郎是长在宫闱内的,大约见多了金银器皿觉得是寻常物。但其实,咱们大唐的金银矿都很少——自大唐开国以来,朝中就有定规,六品以下官员,不得用纯银器皿。”正是银矿稀少的缘故。

大唐银量,连官用奢侈品器物都受限制,何况是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了。

辛尚书将手里这枚沉甸甸的银币还给姜沃,又与她道:“朝廷也有与西域通商的皇商之伍。也常为一事头疼:咱们的铜钱到了外域,当地的百姓并不认。”

偏生又不是所有货物都能以物易物,这中间就添了不少麻烦。

*

其实就姜沃所知,中华大地上的银矿储备,从现代来看,总量并不少。

但……都是大多蕴藏深,难开采。

故而在古代,华夏之地一直是贫银国。直到明朝,银子大量从海外流入,银才逐渐取代铜币,才成为了主流的货币。

与中华大地的银矿深而难采相对的,是欧洲的银矿,许多都处于浅层表面。

因此早在公元前,迦太基国就能靠西班牙银矿,把罗马帝国搅的天翻地覆。

而说起银矿,离大唐最近的,矿产丰富的,于古代条件下最好开采的,还是——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