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根子坏了(1 / 2)

春晓快步走到曹监军身前,一脸的担忧,“曹伯伯,你的伤没好,一路颠簸伤上加伤,一会叫个大夫给您看看?”

曹监军胸口疼的厉害,胸口肋骨骨折,大腿两处骨折,他的仕途彻底断了。

曹监军阴郁着脸色,又不好对杨春晓发怒,忍着疼道:“已经去叫大夫。”

春晓笑着,“那我就不打扰伯伯,伯伯快进去休息。”

曹监军抬手挥了挥,示意小厮赶紧进院子,他要躺下休息。

春晓站在一侧并没有动,目光似有似无的扫过曹监军的行李,曹监军有十辆马车,一半为衣物等私人用品,一半为金银与珠宝。

在西宁时,曹监军受伤严重,哪里还有心思惦记牛羊,他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养好伤,可惜伤的太严重日后无法正常行走。

曹监军彻底断掉仕途后,更不关心牛羊,他快速收拢所有银钱,这笔银钱是他日后的保障。

春晓等外公下马车,才带人进马家的宅子。

马家的宅子庞大,春晓再一次住进来,依旧被震撼到。

这一次马家退到内院,将外院彻底让出来。

春晓带着人上了马家的眺望台,等四公主找过来,春晓已经将马家繁杂的院落记了个大概。

四公主扶着土墙,不满的道:“马家一个地主建这么高的眺望台做什么?”

“公主,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西宁与陕西多马匪,山西多山匪。”

四公主眺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语气嘲讽,“大夏太平,百姓安康?呵,马匪,山匪,境内各地强盗横行,满朝文武却像是瞎了一般,真是可笑。”

春晓只带了雪英,来到公主身边,“正因为多山匪,回京的队伍要是丢了银钱,是不是很正常?”

四公主睁大眼睛,“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我的随嫁队伍庞大,你也带了不少护卫,山匪敢抢?”

春晓指着曹监军休息的小院,“那才是山匪的目标。”

四公主用扇子挡嘴,凑到杨春晓耳边,“你的胆子是不是太大一些?他还是监军。”

春晓心道曹监军的伤出自她手,似笑非笑地抱着手臂,“看来公主不缺银钱。”

四公主,“!!”

她缺银钱,恨不得能点石成金。

四公主狠了狠心,拉着杨春晓蹲下,“说说你的计划。”

春晓眉眼弯弯,“我的人假扮山匪抢劫,公主安排侍卫追击,只需将抢走的银钱夺回来。”

四公主,“......岂不是白折腾一场?”

春晓很有耐心的解释,“曹监军的银钱来路不正,侍卫追回后去询问曹监军丢了多少银钱,他不敢说实话,公主就说银钱数目太大,要回京请圣上定夺。”

四公主瞬间领会,握紧杨春晓的手,“到时候,回程队伍有了银钱,我还能孝敬父皇一笔银钱。”

至于曹监军背后的主子怎么想,她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反正兄弟姐妹都是她的仇人。

四公主见杨春晓站起身,喜笑颜开的道:“到时候分你一些。”

春晓,“.....别。”

她可以出主意却不能得一两银子,这点小把戏瞒不过圣上,她只是个愿意为圣上分忧的人。

瞧,现在公主回程的银钱有了,曹监军的银钱被收缴,一举多得。

春晓不同情曹监军,这位到西宁城就搜刮银钱,她从爹爹嘴中得知,钱将军也给曹监军送过银钱,韦家这类的商贾更是大出血。

曹监军有今日,只怪他太贪婪。

晚上,马老爷为队伍准备丰盛的晚膳,别以为山西老财主都土,吃的用的不比京城权贵差。

春晓和四公主一起用膳,四公主面露疑惑,“马家的女眷怎么没来拜见本宫?”

春晓,“公主是想问,怎么没上杆子讨好公主?”

四公主被说中心思脸颊微红,“看破不说破,你我会是不错的朋友。”

春晓喜欢和四公主待在一起,也喜欢逗四公主,见四公主恼怒,她才收起笑容。

春晓放下手里的汤碗,语气意味深长,“山西的土财主不需要巴结公主。”

这些土财主十分有底气,山西官府搜刮民脂民膏,对这些老财主十分客气,他们看不上不受宠的四公主。

四公主震惊,“这么厉害?”

春晓失笑,“嗯,各大财主间多为姻亲,脚下埋藏着他们的底气,公主不要小看任何人。”

岭南等偏远地区,有许多家族和土皇帝,皇权威慑不住他们。

四公主注视着饭桌上的饭菜,面露复杂,“哎。”

她一直以为皇宫内的用度最好,今日长了见识,各地世家大族过的日子不比皇宫差,有的用品甚至比皇宫用得好。

春晓吃饱喝足回到住处,今晚能好好休息,明晚才是重头戏。

马老爷子再也没露过面,只有马家长子出面招待,很淳朴的汉子,谁能想到是一个家族的继承人?

次日,春晓带小六逛附近的村子和田地,今年山西雨水不错,田里秧苗长得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姓在田间除草,拔下来的嫩草全部放到布袋中,等回家与粮食拌在一起吃,能省下不少粮食。

小六见到干瘦的孩子,眼睛饿的凸起,蹲在地头翻找蚂蚁吃,他想起慈幼院的日子。

小六被春晓养了两年,个子拔高许多,已经是个大小伙子。

小六声音发闷,“我以为只有西宁的百姓苦,随姑娘一路看过来,好像各地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

春晓握着缰绳,大夏有一种名为脚程的税赋,百姓交田税,还要负担差役运送田赋的花用,大夏税收五花八门,想方设法的从百姓身上榨取骨血。

还好西宁为守城,减免许多赋税,然而百姓时不时被征粮,西宁百姓日子也没好哪里去。

小六可怜孩子,翻身下马找到缩在草里的孩子,从袖袋里掏出两块点心,面对孩子惊恐的目光,尽量笑的和善,“吃吧。”

田间的妇人连滚带爬的跑到田地头,抱着孩子声音惶恐,“小儿年幼,还请壮实不要怪罪。”

小六的动作僵住,孩子并没有得到点心的喜悦,只有无限的恐惧,嘴里念叨着,“不要毒死我,不要毒死我。”

春晓看的心里难受,“小六,回来吧。”

小六低着头将糕点和口袋里的肉干放下,大步离开妇人,回到自己的马上,“姑娘。”

春晓嗯了一声,“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

“是。”

春晓一行离开,妇人才颤抖的捡起糕点和肉干,小心的放到怀里,打算回去找虫子试吃是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