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缺钱(1 / 2)

晚上,杨悟延回家,进屋就盯着春晓看,春晓依旧该吃吃该喝喝。

杨悟延又因封嬷嬷在不好询问,一直憋到晚上,杨悟延才找机会问,“闺女,你做的?”

春晓,“嗯。”

杨悟延,“!!”

就这么大方的承认了?

春晓拉着爹爹坐下,“曹监军此人在西宁没少捞好处,他千不该万不该动您的军饷,放心,曹监军不会查到。”

本来春晓没想动曹监军,须卜大将留在西宁没少接触西宁官员,她发现曹监军收了匈奴好处,回京为匈奴说好话,又要爹爹弄来的军饷,她才对曹监军下手。

这一回,匈奴断曹监军仕途,她要看看曹监军还怎么为匈奴说好话?

杨悟延惊叹闺女下手干净利落,“真的不会留下把柄?”

“不会。”

杨悟延哈哈笑出声,以前就怕闺女手段太直白,现在不担心闺女进京的生活。

最后曹监军和须卜大将什么都没查出来,须卜大将的马儿发狂,是因为割的草料内掺了一种让马儿发狂的草。

匈奴人自己割的草料,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匈奴想不到,春晓确定匈奴兵割草规律后,连夜让人在草地种植毒草,为了避免出现成人脚印,让匈奴警觉,特意选几岁的幼童栽种。

而须卜大将因为此事,再也不能离开驿站,春晓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京城消息传回,圣上拒绝匈奴讨要痘液的无理要求,并且不承认大夏将士侵扰边境时,春耕已经结束。

当匈奴人带着不甘离开西宁,春晓迎来了她的及笄礼,及笄礼在老宅举行。

春晓及笄的衣服是田氏一针一线缝制,上面绣着兰花,兰花养得好能活百年,田氏希望春晓品格高洁又能健康长寿。

屋子里,春晓换上娘亲做的衣裙,田氏拿着梳子为春晓梳头发。

田氏心里喜悦又酸涩,“你日后就是大姑娘,怎么眨眼就长大成人了?”

她还记得初为人母时的喜悦,记得第一次抱孩子好像拥抱了所有,小小的一团,眨眼间成了大姑娘。

春晓注视着铜镜中的自己,眉眼间格外柔和,“再大也是您和爹爹的孩子,女儿离不开你们。”

田氏简单给女儿梳顺头发,抱紧闺女,女儿已经有她高,抱了一会才松开。

田氏眉眼含笑,牵起闺女的手,“外面的客人等着,我们出去。”

“嗯。”

春晓回握娘亲的手,被娘亲拉着往外走,好像回到小时候,娘亲也是这么牵着蹒跚学步的她。

到了大厅,宾客早已到齐,四公主坐在主位,注视着母女二人走入大厅。

四公主眼睛不眨的观看及笄的流程,尤其是田氏亲自为春晓梳头戴簪,四公主眼睛泛红,她想念自己的母妃。

杨老太一声不敢吭,她从未办过这么盛大的及笄礼,深怕说错话给小孙女丢脸。

杨老太第一次清晰认识到,二儿子娶到宝,今日的一切全是二儿媳筹备,迎来送往有条不紊,不愧是官家小姐出身,二儿媳的眼界与见识,她们农妇比不上。

及笄礼成,春晓站起身,她的头发梳起,对着众人福礼。

四公主有些恍惚,这丫头真的才及笄?这姑娘太过沉稳老练,让她一直忽略杨春晓的年纪。

开宴后,春晓招待四公主和姜秋柔,姜秋柔感慨,“及笄后,你进京的日子可定下?”

春晓笑着点头,“五日后。”

姜秋柔神采飞扬,“今年爹爹的评级依旧是优,爹爹就有机会回京,到时候我去找你玩。”

春晓抬头看天,她不忍打击姜秋柔,今年要是出现旱灾的话,姜知府回京没戏。

不过,春晓还是应下,“好。”

四公主整个春日在西宁跑马,肆意的不得了,有些舍不得自由的日子。

春晓在西宁没有几个女性的朋友,姜秋柔算一个,春晓询问,“你成亲的亲事还没定下?”

姜秋柔压低声音,“我娘不服气钱将军的女儿嫁给三皇子,想等我爹进京再为我找婆家,我爹也觉得能离开西宁,所以没急着寻婆家。”

春晓点头,“你去年才及笄,并不着急。”

姜秋柔摇着扇子,“还是招赘好,可惜我家中哥哥不少。”

四公主无语,“你以为招赘就能招到什么好人?”

春晓笑眯眯,“我也不求什么好人,只要在我面前老实就行。”

四公主陷入沉默,父皇会怎么安排她的亲事?一定不是什么好人选。

及笄礼结束,春晓在老宅住了一晚,第二日巡视自己的产业,这才回到城内等着出发进京。

田家早已处理完产业,田外公的私塾转让给了汪老爷子,小半年时间,田家一直住在春晓酒楼的后院。

启程前一日,田杨两家一起吃团圆饭。

春晓院子里全是要带走的箱子,她还请了镖行护送,十五辆马车才装下所有行李。

真正值钱的没多少,全是一些矿石。

晚上的团圆饭,杨老头和杨老太的情绪不高,大房和三房心里空落落,以前春晓也离开过,这一次却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