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名扬四海,诗会邀约(2 / 2)

恰在此时,外面廊下传来其他学子隐约的议论声:

“要我说,文抄公能拿案首,跟几位夫子关系不大吧?全靠他自己厉害!”

“就是,人家那《流民论》写的都是亲身经历,引粮入城、以工代赈,夫子们教过这个?”

“别说教了,我看几位夫子未必有昀文抄公公懂得多呢。别忘了,他可是连‘民可使由之’的圣人之言都敢质疑,还提出了新解,连柳夫子当时都哑口无言!”

这些话声音虽低,但在短暂的寂静中却格外清晰。

几位夫子脸上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想起孙昀在堂上侃侃而谈、甚至纠正圣贤语句解释的风采,竟无人能出言反驳!

还争论孙昀是谁教出来的?

以孙昀如今展现出的才识和能力,莫说是做他们的学生。

在某些方面,恐怕……

恐怕做他们的老师都绰绰有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县试的喧嚣逐渐平息,接下来便是更为重要的府试。

府试考场设在青州府城,孙昀等人需提前前往备考。

王府自然全力支持!

王志弘早已吩咐下去,打点行装,安排车马。

王岚也亲自来孙宅这边帮忙收拾行李。

得知孙昀要去府城,孙锦既为他高兴,又有些怯怯的担忧。

她自幼在孙家村长大,后来独自来到了阳和县,这小小县城就已经是她见过最繁华的地方。

至于府城,她想都不敢想!

孙昀注意到妹妹的情绪,放下手中的书卷,温和地摸了摸她的头:“锦儿,在想什么?”

孙锦抬起头,小声说:“哥,府城是不是很大,很热闹?”

“是啊,比阳和县大很多,也热闹很多。”孙昀笑道,“锦儿想不想跟哥哥一起去看看?”

“真的?”孙锦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但随即又犹豫道,“可是……家里……”

“家里有狗娃子看着呢。”

孙昀看向旁边正在努力扛起一个书箱的半大少年,“狗娃子,我和锦儿去府城这段日子,孙宅就交给你了,能看好吗?”

狗娃子把胸膛拍得砰砰响,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一脸坚定:“公子放心!我一定把家看得好好的!连只耗子都不让溜进来!”

他最近跟着赵扶风和赵天涯习武,身子骨结实了不少,人也更加自信。

初一和十五也兴奋地表示要跟着去伺候。

就在孙昀他们筹划着前往府城的事宜时,徐远伯再次登门拜访。

“孙昀,王岚,”

徐远伯面带笑容,开门见山,“府试在即,你们准备何时动身前往府城?若是方便,可与本官同行。”

王志弘连忙道:“怎敢劳烦学政大人?”

徐远伯摆摆手:“无妨,本官也要回府城处理公务,顺路而已。而且,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邀。”

他目光转向孙昀,带着几分期许。

“青州文坛每年在府试前都会举办一场诗会,汇集全州才俊,切磋诗文,交流学问。”

“孙昀你如今名声在外,一首《从军行》震动青州,一篇《流民论》更是引人瞩目,州学几位博士特意托我,务必请你参加。”

青州诗会!

这可是青州文坛顶级的盛会,往年只有那些有名望的文学世家子弟,或是早已声名在外的才子才有资格收到邀请。

柳彦便是那诗会的常客,甚至连续数年被誉为诗会少年第一人。

孙昀如今虽得了县案首,但资历尚浅,能收到如此正式的邀请,足见其才名已然引起了青州文坛顶层的重视。

王岚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凑上前问道:“老师,这诗会好玩吗?我们也能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