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东欧平原血,帝国烟云散(1 / 2)

河内之战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南洋。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与西方勾结的南洋诸国,一夜之间,全都老实了下来。他们纷纷派出使者,带着厚礼,前往大夏的广州口岸,表示祝贺和臣服。

一时间,从马六甲到吕宋,整个南洋的海面上,飘扬的,几乎都是大夏的龙旗和附属国的旗帜。南洋的商路,被彻底打通,再无任何阻碍。

广州、泉州等地的港口,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商船进出。来自南洋的香料、宝石、硬木,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夏,又换回满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巨大的商业利益,开始反哺大夏的国库,为这场席卷世界的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陈平川坐镇京城,看着户部尚书张盛财呈上来的财政报表,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他放下报表,对身边的内阁首辅赵康说道,“如今南洋在手,我们的钱袋子,就比以前鼓了不止一倍。跟西方那帮家伙打消耗战,我们,耗得起!”

赵康也是满脸喜色:“陛下圣明!此番南疆大定,不但解除了我朝南方的威胁,更打通了财源,实乃一举两得的千秋伟业!”

陈平川摆了摆手:“行了,少拍马屁。南边的事情,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硬骨头,还在西边。”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沙盘上,那枚代表着布吕歇尔五万大军的旗子,依旧插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秦锋的大军,到哪儿了?”他问道。

兵部尚书李岩立刻出列回答:“回陛下,根据最新的军报,秦将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我大夏甘陕境内,预计再有二十天,便可抵达京城。”

“二十天……”陈平川沉吟着。

时间,还是太紧了。

虽然他已经命令石头,在打扫完河内战场后,就地整编俘虏,补充兵员,准备西进。但仅凭石头手里的两万多人,去对付布吕歇尔的五万精锐,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必须等秦锋的主力回来。

“传朕旨意。”陈平川很快做出了决断,“命石头,暂缓西进。大军在安南休整,同时,协助安南新王,清剿国内的亲西方残余势力,彻底稳定安南的局势。一切,等秦锋大军回京后,再做定夺。”

“遵旨!”

……

与此同时,印度的加尔各答。

神圣同盟远征军总指挥,普鲁士的传奇元帅,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正一脸阴沉地看着手中刚刚收到的战报。

“无法想象!”他将战报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气得花白的胡子都在发抖,“一万五千人,被全歼在河内!威廉那个蠢货,竟然连一天都没能守住!英国人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大帐内,一众来自英、普、美三国的将领,全都低着头,不敢作声。

河内的惨败,对他们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原本以为,惠灵顿的残部,至少能拖住东方人一两个月,为他们在印度的部署,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没想到,对方的攻势,竟然如此凌厉。

“元帅阁下,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一名普鲁士参谋官,小心翼翼地开口,“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应对。东方人解决了安南的麻烦,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我们。”

布吕歇尔在帐内来回踱步,花白的头发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大战。他深知,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最愚蠢的做法,就是被动等待。

“不能等他们打过来!”布吕歇尔停下脚步,一拳砸在地图上,发出一声闷响,“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一名英国将军惊讶地问道,“元帅阁下,我们对东方人的军队,了解得太少了。他们的武器,他们的战术……贸然出击,恐怕会重蹈惠灵顿公爵的覆辙。”

“所以,我们才更要出击!”布吕歇尔的声音,陡然拔高,“战争,是最好的侦察!只有在战场上,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敌人!才能找到他们的弱点!”

他指着地图上的孟加拉地区,一直向东,划到了中南半岛的西侧。

“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和东方人的主力硬碰硬。我们的目标,是这里——缅甸!”

“缅甸?”众人都是一愣。

“没错。”布吕歇尔的眼中,闪烁着老将独有的狡黠,“根据情报,缅甸是东方帝国的一个藩属国,但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贵族,对东方人并不满意。而且,缅甸的地形,多是山地和丛林,极其复杂,不适合东方人那种重型的铁甲战车和火炮展开。”

“我们出兵缅甸,有三个好处。”

“第一,可以避开东方人的主力,避免在他们最擅长的平原地区决战。”

“第二,我们可以扶持缅甸的亲西方势力,让他们在东方人的背后,制造混乱,牵制他们的兵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布吕歇尔加重了语气,“我们可以通过与缅甸军队的交战,来试探东方人藩属国军队的战斗力,从而推断出东方人主力军队的真实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士兵,适应在东方丛林地区作战的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完布吕歇尔的分析,帐内的将领们,眼睛都亮了起来。

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

不愧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前进元帅”!

这一招“敲山震虎,投石问路”,既可以试探敌情,又可以保存实力,还能顺便搅乱敌人的后方,简直是一举三得!

“元帅英明!”

“就这么办!”

帐内的气氛,一扫之前的阴霾,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传我命令!”布吕歇尔意气风发地下令,“全军准备,三日后,向缅甸,进军!”

他相信,凭借着他丰富的战争经验,和麾下五万训练有素的欧洲精锐,一定能在这片陌生的东方土地上,为神圣同盟,为整个西方世界,扳回一局!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同样没有逃过大夏的眼睛。

就在布吕歇尔下令进军缅甸的第二天,一份由天算司潜伏在加尔各答的密探“老黄”,发回的加急情报,就已经通过信鸽和快马接力,摆在了陈平川的案头。

“进军缅甸?想拿我的藩属国来练手?”陈平川看着情报,不由得笑了。

这个布吕歇尔,确实比惠灵顿要老辣得多。

“陛下,我们是否要立刻通知石头将军,让他出兵增援缅甸?”赵康在一旁问道。

“增援?为什么要增援?”陈平川反问。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枚代表缅甸的小旗子,看了一眼,又随手把它放在了一边。

“缅甸的军队,虽然不如我大夏精锐,但他们常年在丛林作战,对付布吕歇尔那帮刚从欧洲过来的旱鸭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正好,我也想让布吕歇尔替我们,检验一下这些藩属国的成色。”

陈平川的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他知道缅甸国内一些贵族蠢蠢欲动,想要脱离大夏的掌控。

那就如他们所愿吧!

他转过身,对李岩说道:“传令下去,在秦锋大军回京的路上,沿途所有州府,全力供应最好的粮草和物资!让将士们吃好喝好,养精蓄锐!”

“另外,告诉秦锋,让他一到京城,立刻来见朕!朕,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他,和那个‘前进元帅’!”

陈平川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他知道,布吕歇尔选择缅甸作为突破口,看似聪明,实则,是走了一步臭棋。

因为,他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缅甸的丛林和游击队,还有一个,他永远也想象不到的敌人。

一场决定亚洲大陆命运的决战,即将在缅甸的丛林中,拉开序幕。

而陈平川,早已为这场决战,准备好了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杀手锏。

……

就在南疆和西线的战事,如同两盘精密的棋局,在陈平川的掌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时。

遥远的北方,一场关乎沙俄帝国最后命运的追逐战,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伊凡三世,如今像一只丧家之犬,带着他最后的残部和搜刮来的财富,在东欧的平原上仓皇逃窜。

莫斯科被焚毁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念想。他知道,那个东方帝王,根本没打算给他留下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逃到基辅,然后,以乌克兰富饶的土地为筹码,换取波兰、普鲁士,甚至是整个神圣同盟的出兵援助。

他不断地派出信使,向西方的君主们,描绘着东方帝国的“黄祸”威胁,乞求他们看在同为基督世界的份上,拉他一把。

然而,他的逃亡之路,并不平坦。

一支幽灵般的军队,如同跗骨之蛆,始终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支军队,由张东硕率领的草原联防队,和王奎麾下的一万新军,以及十辆“龙兴二式”铁甲车组成。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追上伊凡三世,杀掉他,彻底终结沙俄的皇室血脉!

张东硕是大兴安岭里长大的汉子,是天生的猎手。追踪,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