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惊弓之鸟(1 / 2)

高楷淡笑道:“如此坚城,断不能强攻,否则,只会让士卒白白牺牲。”

“还需智取,待敌军不击自溃,再趁乱攻城,必能一战而下。”

杨烨颇为诧异:“主上为何如此笃定,李家将会大乱?”

“虽不中,亦不远也。”高楷微微一笑,“我观那李秉,鹰视狼顾、心比天高,不是久居臣下之人。”

“我等若即刻率军围城,李家兄弟二人,必然一致对外,齐心协力抵抗来兵。”

“国无外患,必生内乱。”

“若无外敌进犯,城内一时松懈,必然人心思变,李秉岂能俯首听命,定与李昼斗得你死我活。”

“不出三日,襄武必有大乱,那时,便是我等破城良机。”

这一番话,可谓对人心之变,把握得炉火纯青,令人不得不拜服。

杨烨感慨万分:“主上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微臣钦佩之至。”

高楷笑了笑:“传令下去,派遣斥候探查城中情形。”

“厉兵秣马,待时机一至,即刻起兵攻城,不得有误!”

“得令!”

……

却说那李秉狼狈不堪,携着十几个亲兵,匆匆逃回襄武。

守城士卒见了他,不敢怠慢,急忙开了城门。

李秉策马扬鞭,一口气跑进牙城,至李府门外,硬生生闯进前堂,将李昼惊醒。

任凭是谁,深更半夜被人打搅好梦,也不禁发怒。

李昼眼眸眯起,正欲发作,便见李秉浑身是血,伏地叩首道。

“大兄,高楷大军突袭积粟山,我一时不慎,被其得逞,三千兵马覆灭。”

“什么?”饶是李昼早有不好预感,听闻此事,也不由勃然色变。

“怎会如此?”

“高楷如何来至积粟山?”

李秉不敢隐瞒,一五一十道:“高楷奸诈,竟由鄣水顺流而下,从峡口强渡,突袭积粟山。”

李昼心中惊骇,鄣水蜿蜒曲折,峡口隐秘难见,高楷竟一举强渡,突至积粟山,仿佛神兵天降。

此中,定有熟知渭州山川地理之人相助,否则,断不能发现这条捷径。

思绪电转,李昼沉声问道:“高楷大军有多少人?”

“臣弟粗略一观,足有三万余人。”李秉眼珠一转,言之凿凿道。

他素来知晓堂兄赏罚严明,倘若将高楷兵马说少了,怕是撇不清干系,一个阵前失察、兵败溃逃的罪责,必定扣在他身上。

李昼眉头紧锁,自从上次大败,数万兵马全军覆没,城中士卒大降,一时招募不足,唯有两万余人。

这点人马,防守襄武,已是捉襟见肘。却不得不分派万人至渭源守御,这可是渭州门户,万万不能有失。

只是如此一来,襄武防守空虚,唯有万余人。

本以为积粟山定然无恙,仅仅派出三千兵马,谁知这一招不慎,竟酿成弥天大祸。

高楷三万大军倾巢出动,襄武这七千守卒,怎是对手?

更让他忧虑的是,高楷突袭积粟山,杨猛于渭源守御,竟丝毫没有察觉,必定中了声东击西之计。

倘若让他回援,又恐有敌将趁机攻城,渭源若失,于襄武而言,便是大势已去。

以高楷用兵之能,李昼不得不百般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