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悠悠,日子悄然流逝。朱雄英每日都沉浸在书房的一方天地里,或挥毫泼墨,写写画画。也教王老吉认字,并且将现代情报学的知识教给王老吉,其中还夹杂着朱雄英自己的理解,在朱雄英的教学下,王老吉也慢慢识字起来,整个人的气质仿佛也发生了改变。
岁月的车轮缓缓前行,不知不觉间,时间便来到了洪武十五年,三月。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朱标的书房里。朱标正端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地处理着政务。原来,朱元璋下旨要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官秩定为从四品,增设祭酒、司业等官职,现有的人员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换。朱元璋将这一重要的人事调配权力交给了朱标,这使得朱标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就在朱标为繁杂的事务忙得焦头烂额之时,常逸云迈着轻盈的步伐,手中端着精心制作的糕点点心,缓缓走进书房。“殿下,先歇歇,吃点东西吧。”
常逸云轻声说道,温柔的声音在静谧的书房中回荡。朱标抬起头,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停下手中的笔,接过了点心。这几块糕点,让朱标在忙碌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憩。
这几年,朱元璋不断地给朱标安排各种事务,加诸于他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常常让朱标感到身心俱疲。
“殿下,我给你按按吧!” 常逸云见朱标吃完点心,轻声提议道。“嗯!” 朱标轻轻点头,将身体靠在椅子上,闭上双眼,全身放松下来。常逸云走上前,双手轻柔地为朱标进行头部按摩,手法娴熟而温柔。
就在朱标享受着按摩的舒适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被关起来的朱雄英的身影,于是开口问道:“雄英这两天可还安生?”
“嗯!自从挨了那顿打之后,确实安分了不少,日日在书房写字,还教他身边的太监写字呢!” 常逸云如实说道,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朱雄英的一举一动她都了如指掌。
“教太监写字?”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意,觉得这事儿有些好笑,不禁说道:“这小子虽然顽皮,却也透着一股好学的劲儿。不如我去找父皇,让他去大本堂读书吧!他这个年纪也该接受系统的教育了,不然性子再这么野下去可不行。”
“这样甚好!” 常逸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说道:“我早有此意,雄英认字很快,记性也十分不错,现在日常的字基本都认识了,像他这么大年纪的孩子,哪有识字这么多的!要我说,得找几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好好教教他,可不能耽误了这孩子的前程,你现在就去!”
朱标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好,正好我也要去找父皇递交这份人员调换的名单,我估计父皇不会拒绝的。”
“嗯!你快去快回!” 常逸云催促道。
于是,朱标坐着装饰精美的轿子,不紧不慢地向着皇宫走去。当他来到华盖殿附近时,远远就看见朱元璋似乎正在华盖殿里接见什么人,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交谈声,似乎是一群僧人。
殿外,还有两个小沙弥正笔直地站在那里站岗,神情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