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目瞪口呆,宫人们窃窃私语,那些老古板们更是差点背过气去,私下里没少非议皇后娘娘有失凤仪、不成体统。
但时日一长,大家与这位毫无架子、学识渊博又观念新奇的皇后接触多了,渐渐便也适应了。
甚至有些宫女们私下里还觉得皇后这样穿,行动方便,看起来格外精神。不似她们一般裙裾扫地、拖拖拉拉。
“见过皇后娘娘!”教室里所有人,无论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皆齐刷刷起身,恭敬行礼。
华天佑也赶紧退回自己的座位,与众人一同躬身。
韩蕾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将手中一叠教案放下,目光扫过全场,脸上带着甜美而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大家不必多礼,都坐吧。天冷,咱们抓紧时间开始上课。”
她从不讲授那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用她的话说:“天下太平时,诗词可为生活锦上添花。但如今大景百废待兴,亟待发展,更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要让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就得学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因此,她的课程内容极为务实,涵盖了基础数学、物理常识、简易机械原理、卫生防疫知识、基础会计乃至管理入门等。
通过这段时间的授课和课后布置的作业和小项目,韩蕾还真发现了一批在不同领域颇有天赋的人。
除了大课堂上的讲课,她还因材施教,进行分类培养,甚至还给他们单独发了一些相关的基础书籍。比如大胖头,就对各种机械原理、奇巧构造表现出极大兴趣,常常对着韩蕾画的简易杠杆、滑轮图发呆,甚至尝试用木棍绳索制作模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华天佑,则是个典型的技术流,在苍州时就痴迷于玻璃烧制工艺的改进,现在负责新工坊建设后,又对纺织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有空就琢磨图纸。
这间偏殿改做的教室,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极大地充实了韩蕾的生活,每天虽然忙碌,却感到无比的满足。
而殿内站岗的侍卫,除了保障安全,也成了她的助教,帮忙分发学习资料、搬运教具,偶尔还要客串一下“实验对象”。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间教室如同一个微型的熔炉,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些固有的观念。
刚开始,官员和宫女太监们界限分明,互不交谈,阶级的鸿沟和男女大防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中间。
但一个多月下来,随着韩蕾经常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讨论、互动问答、或是需要协作完成的小任务,大家为了完成课业,不得不开始交流。
渐渐地,那种僵硬的界限开始模糊,虽然礼节仍在,但彼此之间已慢慢多了几分“同学”的情谊。
特别是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大臣们,他们慢慢发现,放下身段,与这些他们眼中的“贱民”一起学习、讨论,好像也没掉二两肉,反而有时能从对方不同的视角获得启发,一切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
韩蕾在书案后站定,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各位,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两样新的内容,那就是九九乘法表与珠心算的运用”。
说着,她在身后的落地白板上写下这几个大字。
台下众人闻言,大多露出好奇的神色。
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的好处,他们已经初步体会,翰林院甚至已经开始利用韩蕾教授的活字印刷术和拼音,着手编撰和印刷新的启蒙教材了。但这“九九乘法表”和“珠心算”又是何物?
韩蕾看着台下疑惑的目光,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更震撼的说法:“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你们熟练掌握了这两样东西,以后计算数字,速度会快上许多倍,甚至……你们手里的算盘,大多时候都可以丢到一边了!”
“什么?”
“不用算盘?那怎么算?”
“这怎么可能!”
“皇后娘娘,此言是否过于……”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顿时一片哗然,如同冷水滴入滚油里。
特别是那些习惯使用算盘,或者说除了算盘不知还有其他高效计算方法的官员和账房出身的太监,更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有几位性子较急,忍不住直接提出了质疑。
一位户部的老主事站起身来,拱手道:“皇后娘娘,非是臣等不信,只是这算盘乃是我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历经千年检验,可靠无误。不用算盘,如何能进行复杂计算?尤其是我户部、工部,涉及钱粮、工程,数目庞大,若无算盘,岂非寸步难行?”
“是啊娘娘,”另一位也附和道,“口说无凭,这……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韩蕾早已料到会有此反应,她并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是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的好机会。
她轻笑一声,语气从容自信:“诸位大人的疑虑,本宫明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吧,我们当场比试一番如何?”
她转向在旁边站岗的侍卫,吩咐道:“去取几把算盘来,发给这几位大人。”
很快,几把算盘便送到了那几位提出质疑的大臣面前。他们接过算盘,熟练地摆好姿势,手指按在算珠上,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韩蕾则空着手,轻松地站在讲台前,对台下众人道:“现在,请在场的各位,随便出题,数字可以大一些,复杂一些无妨。由这几位大人与本宫一起算,我们来比速度和正确率,看谁先算出正确答案。”
这下,教室里的气氛彻底被点燃了!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交头接耳地开始想题目。
华天佑和赵灵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韩蕾的绝对信任和浓浓的兴趣。大胖头更是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先来!”一个年轻的太监鼓起勇气喊道,“请问,三百四十七加上五百八十九,再加上二百一十三,答案是多少?”
题目刚出,那几位老臣立刻低头,手指飞快地在算盘上拨动,嘴里还念念有词:“七上二去五进一,九去一进一……”算珠随着他们的手指拨弄碰撞,发出噼里啪啦急促的响声。
然而,几乎是同时,韩蕾已经脱口而出:“一千一百四十九。”
负责记录答案的侍卫刚写下数字,那边几位老臣才算完,核对一下,果然是一千一百四十九!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有些挂不住,强自镇定道:“此乃简单加法,不足为奇!再来!”
“八百七十五乘以四十八!”一位翰林院的官员出了一个乘法题。
这个难度明显增加。打算盘的老臣们神色凝重,他们已学过了乘法的算盘口诀,手指舞动得更快了,需要运用口诀进行多位乘法运算。
台下众人也屏息凝神,觉得这次皇后娘娘恐怕没那么快了。
可韩蕾只是略一沉吟,心算过程在脑中如电光石火般闪过,随即便清晰报出答案:“四万二千。”
当老臣们满头大汗地终于算出结果,确认无误正是“四万二千”时,教室里的惊叹声已经压抑不住了。
接着,他们又比试了几题,包括更长串数字的复杂运算,结果毫无例外,无论题目多复杂,韩蕾总能以远超算盘的速度报出正确答案,而且神情轻松,仿佛不费吹灰之力。
那几位最初质疑的老臣,此刻已是满脸通红,额角见汗。
他们看着手中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算盘,第一次感到了某种冲击和……落伍之感。
他们放下算盘,站起身来,心悦诚服地对着韩蕾深深一揖:“皇后娘娘神算!臣等……心服口服!恳请娘娘教授此法!”
“恳请娘娘教授此法!”台下众人,无论官员宫人,皆异口同声,眼中充满了炽热的学习渴望。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更快、更便捷计算世界的大门,正在韩蕾手中缓缓开启。
窗外的雪,依旧静静飘落,寒意深重。但偏殿教室之内,却因这即将展开的新知识,而显得热气腾腾,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求知的暖流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