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初显(1 / 2)

攀金枝 萨琳娜 7525 字 10天前

楼彧进入朝堂已经快一年,时间不算长,却已经成功让文武百官知道他的毒舌本性。

他的迷惑性,他的攻击性,都远超他的年龄,更超乎众朝臣的想象。

楼彧端着一副温润君子的假面,却犀利、强势。

他才高八斗、博古通今,精通文史经术等,只要朝堂上诸臣公说出一个话题,楼彧就能熟稔的接过来,并让自己占据上风。

明明一脸的春风化雨,说出的话,却宛若冰锥,森寒又扎心。

楼彧只是在朝会上展现了三五次,就让朝臣们知道了“名士高徒”的含金量。

楼彧楼含章,绝非京中那些贪恋美色的小郎君、小女郎吹捧出来的“才子”,而是真?六边形战士。

他文武兼修,学识渊博,还有着逆天的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跟他吵架,必须完美发挥,稍有失言,他就会精准捕捉。

日后翻旧账的时候,他也能将何时何地何人说了何等失误的话语,一比一的复述出来!

而这些还不是最要命的,毕竟能够混迹朝堂的人,就没有一个平庸之辈。

有才学、记忆力超强,那都是进入朝堂的门槛。

楼彧最可怕之处,还是他的年龄。

他才十七岁啊,未及弱冠!

朝堂上站着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是他的父辈,甚至是祖辈。

一群老朽,却连个乳臭未干的小小竖子都吵不赢,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嘛?

楼彧自身强悍也就罢了,还有圣人、太子这对至尊父子的宠信。

朝会上,每每楼彧与一群老臣吵得不可开交,陷入僵局的时候,看了半天戏,只觉得通体舒泰的圣人或太子,就会站出来打圆场。

他们会一边安抚被气的浑身发抖、须发乱颤的老臣,一边装腔作势的以长辈的口吻训斥楼彧“不得无礼”。

而他们嘴上说着楼彧“竖子无状”,又何尝不是在拉偏架:诸位,含章还小呢,还是个孩子呢,你们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他还是个孩子,在朝堂上,亦是有着让朝臣憋屈、愤懑的强大杀伤力。

朝堂诸公:……孩子!陛下(殿下),您管这叫孩子?

谁家孩子能够引经据典、通篇不说一个脏字儿,却能把六部主官、堂堂仆射喷的哑口无言、捶胸顿足?

楼彧在朝堂上嘎嘎乱杀,已然成了众朝臣暗暗忌惮的一个强敌——

这厮,就是圣人(太子)的一条好狗啊。

为了至尊父子,冲锋在前,所向披靡。

楼彧就是最坚定的帝党。

他不站世家,不靠寒门新贵,他恪守律法,守护正统!

这一次,为了撰写《氏族志》,楼彧又开始为圣人、太子冲锋陷阵。

世家出身的朝臣们,意思很明白:《氏族志》本就是氏族的盛事,其总揽、其编撰等各项事宜,也当由世家主导。

楼彧笑得温煦:行啊,那你们自己写,别通过官方途径昭告天下!

众世家:……这怎么行?

若是没有圣人盖章,没有官方认可,那就是儿戏。

就像是许多落魄世家子搞出来的清谈一般。

若没有强权支持,世家的一切活动,就是闭门自嗨的笑话。

楼彧轻轻颔首:哦,你们是既要又要啊!

既要让圣人给你们的荣耀做背书,又不想让圣人分一杯羹!

啧,真当圣人是乐于助人、甘于牺牲的“圣人”啊。

世家不让圣人上桌,圣人就会掀了桌子!

当然,圣人毕竟是皇帝,总不好让他这般尊贵的人亲自动手。

那就由他这个竖子来。

左右他还是个孩子,少不更事,年少轻狂,若有冒犯,也情有可原呢。

楼彧送走了王姮,默默的挽起袖子,喷宰相,喷御史,把人骂急了,抡起笏板打人,他的武力值,也能让他成为绝对的胜者。

圣人和太子,只需开心的围观,并在关键的时候,打个圆场(拉个偏架)。

啊,又是君臣和睦的美好的一天呢!

……

京中诸事,朝堂纷扰,都影响不到千里之外的沂州。

王姮护送着王廪的棺椁,赶在年前,抵达了河东老家。

她没有立刻安葬,而是将棺木停放在王家的家庙里。

王姮请了寺里的高僧,选定了下葬的良辰吉日,又准备了下葬的诸多细节。

她还要安顿庶弟庶妹、族人等。

新年在即,守孝期间,也要过年,王姮作为家主,亦是要操劳。

沂州、河东各级衙门的主官,听闻琅琊公主扶灵回乡,纷纷送了拜帖。

还有王姮在沂州、河东的各项生意,诸多管事、掌柜等,得知主子归来,也都前来拜见。

王姮很忙,非常忙。

又是召见新上任的沂州刺史,河东县令,又是巡店、查账……一直到腊月底,王姮才将诸事处理妥当。

王廪安葬在王姮置办的王氏坟茔里,一墓一穴。

没办法,王廪虽然娶了两个妻子,但两个前妻全都改嫁。

姜贵妃这般受宠,百年之后,定会陪葬皇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氏呢,与二婚丈夫也算琴瑟和鸣,将来与之合葬。

唯有王廪,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入葬。

他倒是有姬妾,可断没有让姬妾与主君合葬的规矩。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