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2 / 2)

br />

军士解释道,“这里有些是宋军医这月的廪粮,其他是上次军医营立功,程将军赏赐犒劳的。”

“当军医好,多立功为国效力。”宋家奶奶念道,心里想的是,当军医那不就不用上战场杀敌了,好好当个大夫安全。

族长夫人还没走呢,尽管之前被军长一吓,但为了多听点消息还是厚着脸皮留下了,宋家人也没管她,光顾着锦荣的事了。

在看到那一袋袋扎的厚实的米面,还有绢布,族长夫人眼都热了,都是去当兵,怎么没见其他人寄回来这么多东西。

但生出的那点小心思在听到军长说是大将军赏赐后,一下子就消了。

大将军,那是多高的官啊,都赏东西给宋小郎,可见宋小郎非但没事,还有大福气啊。

族长夫人一脸羡慕嫉妒恨,悻悻然还是回去了。

不过,就族长夫人那一张嘴,没半个时辰,宋家的事就传遍十里八乡了,尤其是宋氏一族和街坊邻里,都知道宋小郎非但平安,还当上了军营里的军医。

虽然也有些人奇怪,以前也没听说过宋小郎懂医的,但既然是连大将军都亲自犒劳赏赐的,还能有什么假的。

宋家人也只当是机缘巧合,等以后再说了。

这消息传的快也有一个好处,至少没人敢欺负宋家了,宋小郎是个有福分的,当上了军医,非但能贴补家里,能平安回来的可能性也大上许多。

单单是宋家得的那些钱粮,别人再眼红,也没人敢动,那是军营里发的甚至是大将军赏赐的东西,其他人哪怕是长了几个胆子也不敢碰,否则宋小郎在营里往上一告,他们县令就得发落这些人。

只要宋小郎活着,就没人敢欺凌宋家的孤儿寡母。

这一下,连族里也不再过问宋家田地的事了,还有些妇人上门主动和宋家交好,帮点忙。

而宋家家里,看着好几麻袋丰厚的粮食,宋家奶奶估摸着,节省吃够一家子能吃上半年呢。更让她心里踏实的,还有那十两银子,一家子都不愁了。

至于绢布,宋家奶奶道:“赶紧做几件衣裳,趁那些军爷还没走,给锦荣送过去。”

儿媳和孙女们都应了,没人有什么其他想法,而是连连觉得宋家奶奶说的对,要是等下一回军爷过来,不知要什么时候了,而塞外那边,天冷的又快。

宋家一家女人姑娘家,赶紧寻了针线,还拿了两匹布去和乡里的猎户换几张皮子,这东西最适合御寒了。

花了四天时间,宋家人熬红了眼睛,做了好几件秋冬衣,正好赶上那些军爷返程。

宋家奶奶还让大孙女宋柳写了封信一起捎上,告诉锦荣,家里一切都好,让她保重平安。

还是那两个军士,拍胸脯保证一定会送到,让宋家奶奶放心。

平沙,西南大营。

锦荣还不知道,自己送回的那些东西给宋家带去那么大变化,路途遥远,消息传送也多有不便。这些天,战事又吃紧了起来。

连周宁嘉都几天没在她眼前晃了。

锦荣有些可惜,毕竟周宁嘉身份比她高,接触到的军事信息也多,偶尔还能从他口中知道一点战事的情况,比在军医营里两眼一模瞎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才念叨了一下,周宁嘉就出现了,还立了军功回来,一脸的志得意满,跑到锦荣这里吹嘘他刚才经历的这一战。

“那些狄人,我一刀就砍下去好几个脑袋……”

锦荣淡定的吃着军医配给的肉丝菜拌饭,时不时应两声,老实说,周宁嘉的功劳不假,顶多借他的口放大了两倍,习惯了就好。

何况周宁嘉堂堂五品将军,和她这个小军医一起吃,称得上是寒酸了。但他除了抱怨几句塞牙,也都吃下去了。

总的来说,周宁嘉这人还不错,瑕不掩瑜嘛,锦荣在心里道。

周宁嘉说了半天,终于说了一条锦荣还听的进去的消息。

“我们要前往平沙洪谷了,配合燕云军。”不知为何,周宁嘉比方才说他的功绩还要兴奋,眼眸精神奕奕,亮的惊人。

燕云军,锦荣以前不知道,现在在军营待久了,也听说了很多燕云军的事,作为大启最精锐强悍的军队。历任燕云君主帅都还有军神之称。

像周宁嘉这种一心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热血儿郎,会心生向往很正常。

不过,锦荣却从中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燕云军实力是大启朝军队中最强的,一般去的也是最危险的战场,应对的也是最强悍的敌军。武威营若是配合燕云军作战,恐怕危险程度也不低。

还是留在西南大营要安全些。

可惜,作为一名军医,锦荣在这事上也说不了几句话,反而只能听从军令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