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大军粮草。
依大明的粮草供应制度,军队作战,一部分粮草由朝廷供应,大部分粮草,则由本地官府供应,若大军出征在外,则由客地官府供应,然后再向原地官府讨要。
大明这种粮草供应制,是造成客兵不愿出外的重要原因,就是双倍的军功核算,也让很多军队望而却步。
曹变蛟与王廷臣,自然没有王斗那样的专业辎重营,最多随军一些民夫,也携带不了多少粮草,所以,还没走多远,随军携带粮草,就吃喝得差不多了。
不知为什么,一路南下,二将都隐隐感觉到周边一片敌意,沿途许多地方官府,千方百计的推脱,不愿意,或是少供应粮草,最后二人,只得拿银子买粮。
义州的缴获,加上朝廷封赏,二人手中,还是有一些银子的。
不过,一路南下,四野萧条,各城各镇粮物匮乏是一部分,不知为什么,总还有种种力量,让二人陷入,手上拿着银子,却经常有买不到粮草的窘迫,便如当年卢象升一样。
如此,大军行军,却经常饥寒交迫,加上寒冬腊月,离年节不远,将士本就不怎么愿意出战,更是产生很多牢骚,这让曹变蛟、王廷臣二人愤怒,同时心下有些彷徨。
当然,南下剿贼,还是有让二人温暖之处的,比如路过涿州时,不但涞水的靖边军守将,依言送来东路鸟铳五千杆,威劲子药三十万发,还给二将带来不少粮米,豆料等物。
行军到保定,还有真定的赞皇、高邑,保定总兵虎大威,赞皇游击许月娥,都给二人提供了不少帮助,特别许月娥,此时怀有身孕,腹中高高隆起,仍张罗着,给二人安排粮草,让二将感激涕零。
不过与虎大威等叙话时,众人都在感慨,似乎周遭的官将,越来越对他们怀有敌意,特别许月娥,更有意无意遭受了排挤,保定总督杨文岳,已不若往日那样对她热情。
从临城南下,放眼更是赤地千里,黄茫茫一片,或是百里不见一个居民,或是遇见大群大群流民,除了稍大的城镇,几乎没有人烟。
到了这个时候,大军的粮草供应,更加困难,饥寒之下,将士已经免不了抢掠。
初时,二人还含泪斩杀了一些抢掠官兵,最后止不胜止,偷偷出营抢掠粮米者不绝。
曹变蛟叹息:“真不知,永宁侯当年不劫掠,是如何千里行军的。”
此时,初出征时的意气风发尽数不见,环绕在二人心中的,是对前途的茫然。
……
崇祯十五年正月,清顺治二年,盛京。
清顺治帝多尔衮,志得意满的抚摸崇政殿上的皇帝宝座,千争万夺,这张座位,终于还是落在自己的手中。
在他心中,皇帝的宝座,早应该是自己的,当年太祖皇帝,就有意将座位传给自己,未想给皇太极抢去了,然轮了一圈,还不是回到自己手中?想到这里,多尔衮满足地大笑起来。
与历史情况不同,此时二白旗实力雄厚,豪格更死,福临一个几岁的小屁孩,当然不能与多尔衮争抢。
人心惶恐,危难关头,满洲人需要的,是多尔衮这样的狠角色,而不是福临那样,还可以吃奶的小屁股。
代善,济尔哈朗等大臣,也不想大清发生内乱,所以都对多尔衮妥协了。
加上蒙古人支持,二黄旗旗主大臣,更没有能力抗拒多尔衮的力量,所以在皇太极死后,没什么争议的,皇帝宝座,就落在多尔衮的手中。
当然,各方对自己表示支持,大清团结的呼声又很大,所以多尔衮为快速登基,也作出一系列的妥协。
继续用大清国号是一,善待福临是二,登位后没怎么清洗是三,眼下情况看来,这些措施还是得力的,迅速稳定了大清国内局势。
当然,留给多尔衮的,还有令人焦头烂额的破烂局面。
辽东大败,光满洲兵,就战死了一万多人,盛京城内,几乎家家披麻,户户带孝。
此外还死伤很多蒙古兵,汉八旗更是几乎完了。
外藩蒙古各部,很多部落,也惨遭王斗抢劫,还是来回两次,到处光光溜溜,若无大清救济,很多幸存部落,一场风雪过来,可能就会永久的消失在草原之中。
更不谈,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各部,他们之所以投靠清国,还不了为了顺势占便宜?眼下便宜洞占到,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一部分蒙古人离心离德,已然不可避免。
更重要的,先前经过皇太极苦心经营,清国已然隐隐的,对大明形成了包围。
眼下这种包围圈,不出意外的,已经破洞处处,有等于无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