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打板子还是摘帽子(2 / 2)

说到了酒,就算问到了孙向东的专业,孙向东一脸不屑地道:“一般人喝不出来,也不知道哪些龟、孙咋勾兑的,这玩意喝着和粮食酒差不多。但是也不是分辨不出来,拿了火在酒上一点,冒蓝火的就勾兑了,冒黄红火苗的,则是粮食酒”。

道方疑惑道:“真的”?

孙向东道:“你这么大个官,俺想掉脑袋不成。你在这等着,我去买瓶勾兑酒,现场让你长长见识”。说罢也不看众人,就出了门,摩托车的发动机在大院里刺耳地轰鸣,几个人没拦着,孙向东买酒去了。

孙向东走了,众人都绷紧了神经,就连一向稳重的钟毅书记和邓叔叔,面色都有些苍白了。

周鸿基道:“领导啊,咱们基层的干部,说话随意惯了”。

道方同志笑道:“这才好呀,这才是咱群众嘛”。

见道方同志并未生气,吴香梅道:领导,我们群众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顿顿吃上了白面馒头,不少家里都备齐了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道方同志拿起了一瓶高粱酒,仔细端详,一边看一边点头说道:“香梅同志是吧,咱们呀可不能和过去比,从49年到现在,已经40年了,咱们带着群众干了四十年,还是吃不上白面馒头,这就有问题了。咱们和谁比?咱们要和深圳、上海去比,要和欧美比,要和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比。和过去比沾沾自喜,和先进比全是差距。有差距不可怕,只要咱们找准了路子和方法,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这个路是什么?我看就是咱上级说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胆去闯,放手去干,一切围绕中心来抓,就一定会有成效。

吴香梅道:“对对,领导说得对,现在我们就连盖房子的红砖都供不应求。我们正建造着安平第二砖窑厂”。

这个砖窑厂是集体企业还是咱群众个体企业?

是乡里的集体企业。

赵道方道:“不能集体胖的像猪一样,个人饿得像猴一样,我提个建议,你们研究,就把砖窑厂放开嘛,有钱的生意大家去做嘛。”

吴香梅笑道:“这不是投资太大,咱群众没有力量”。

道方同志道:“投资大呀回报也大,你们利用好金融扶持的政策,该帮助就帮助,让咱群众也积极参与到红红火火的商品经济里面来。”

周鸿基道,道方同志给我们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好的思路,现在的群众不敢贷款搞发展,这个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

不多会,就听到了摩托车的声音,孙向东拿着一瓶曹河大曲,高高兴兴地在大院里喊道:“领导,来吧,我来给你们做个实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道方同志笑道,这次来不虚此行啊。说罢就出了车间的门。一行人摘了发帽和口罩,孙向东拿了两个大碗,将一瓶高粱红和一瓶曹河大曲都倒进了碗里。众人这才看到,孙向东手里拿的是一瓶曹河产的曹河大曲。

孙向东把酒倒了,就扫了一圈众人,小步跑到老卫跟前,道:“老卫,把火借我一下”。

老卫是何等的聪明,早就看到了孙向东拿地区的另一款酒做实验,传出去太不地道,忙道,这里禁止烟火,我没有火”。

孙向东咧嘴一笑,道:“老卫你可不实诚,我刚才还看到你们几个在那里抽烟”。说罢顾不上看老卫的表情,就掏出了打火机。

孙向东试了试火,就走到了桌子前,道:大家看准了啊,这纯粮酒点燃了火苗是红黄色的,说罢就打了火,快速地点了酒,一团红黄色的火焰就燃烧起来。众人点了点头。孙向东兴致很高,马上又点了火,只见另一个碗里的酒的火焰,是蓝色的,蓝色燃烧不久,就又变成了红黄色。孙向东笑道:“看到没看到没,事实胜于雄辩”。

周鸿基摸了摸头,道:“这个曹河大曲,也是符合相关规范的”。

孙向东道:“是符合规范,但是这酒喝多了上头,领导,你们以后就喝咱的高粱酒吧”。

吴香梅赶紧上前,重新端了一碗酒双手呈给了道方同志,道:“领导,请尝尝,请尝尝”。

芳芳、高春梅、蒋笑笑也慌忙端了早已倒好的品鉴酒,众人看着道方同志和鸿基同志端了碗,大家也慢慢地品尝起来。

孙向东看大家喝了酒,高兴地道:“这喝完了,碗可不能摔呀”。

此话一出,钟毅呛得咳嗽得眼泪都出来了,邓叔叔绷着嘴笑道:“咱向东同志,见到领导,今天激动了。”

道方同志笑道:“是一位会过日子的企业带头人呀,老周,钟毅,牧为,这酒确实不错,我看口感比得上一流的白酒。小周记下来,把这个作为接待用酒。”

大家听到,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这个时候,就听到门口有人大声在喊,我们要见领导,我们要告状,我们冤枉啊。

老卫几人,忙向门口走去,李叔在一旁,冷汗都下来了。而道方同志后面的精神小伙,已经握紧了手里的皮包。

道方同志听了真切,看着众人的反应,笑道:“不要紧张嘛,都是咱们的群众,咱们去看看”。

一行人忙走到了门口,王守谦几人见领导走了过来,忙收了手中的工具。到了门口,一看,正是孙家两兄弟。

道方同志道:“看来群众是遇到事了,不然不会在这里和你们打官司呀。来吧,搬几个马扎,里面说”。

孙家兄弟挣脱了控制,冷眉冷眼地看着几人,就在众人拥簇下一起进了院子。高春梅几人忙搬了马扎,我和吴香梅相互看了一眼,不少人已经没有了刚才的云淡风轻,倒是友福一脸淡定。

平时工人吃饭休息的马扎有四五十个,大家一起动手,就搬了座位落了座。道方同志居中,鸿基在左,钟毅和邓牧为分列两边都落了座。孙家兄弟满脸委屈。

道方同志道:“什么事呀也别急,你们大胆地说,我和鸿基同志给你们做主”。

这孙家大哥道,领导,之前这院后面的那进院子,就是我们家,现在已经成了酒厂的仓库。乡里打算用地毯厂的厂房做置换,我们本不想搬,但是乡里答应我们,允许我们兄弟两个在酒厂上班,正式的工人编制,可是发工资的时候……。

孙家大哥说得声泪俱下,友福则从手包里掏出了一份资料,递给了刘乾坤,刘乾坤看完之后就递给了邓叔叔,邓叔叔翻了翻就递到了钟毅手里,钟毅又翻了翻,忙起了身,递给了周书记。周书记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认真地看,看完之后,就把材料递给了道方同志。

道方看着递过来的材料,秘书周处长忙拿出一个眼镜盒,取出了一副折叠的金边老花镜。道方同志点着头,戴上了眼镜,频频点头。

等着孙家老大说完,道方同志道:“和材料说得基本一致,我看材料,县里乡里这些天一直在找你们解决问题,你们去了哪里呀?”

孙家老二伸了伸头,想看看这领导们传递的到底是个什么。

孙家老大道:“我们不相信乡里,我们躲到亲戚家里去了”。

道方同志笑道:“来吧,同志们,已经听了一面之词,你们也说说情况,我们看看是该打板子还是摘帽子”。

孙友福主动起身道:“领导,我负责工业经济和乡镇企业,这件事我来做个汇报。首先,我们要先检讨,没有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件事情在沟通上确实存在不畅。前些天酒厂给乡里汇报之后,乡里马上给县里来了报告,县里高度重视,钟毅书记、牧为县长都做了安排,一定妥善处理,争取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我们的同志发动了群众找了几遍,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向志和向远两位同志。为了这件事,乡里县里开了几次会,但是这事每户一个编制是符合政策的,也事关公平正义,我们比较慎重。既然编制已经批了,单独给一户增加名额其他换房户也有意见。但咱们有一户换房户是老革命,老革命知道这个情况后,愿意主动为酒厂排忧解难,将自家的名额让出来,这样的话我们没有增加酒厂的正式工人名额,这两位同志都可以安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友福汇报完,道方同志摘了眼镜道:“老革命高风亮节呀,你们呀不能让老革命吃亏。两位小同志,对于这个结果你们满意吗?”

两人看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孙友福道:“领导,还要给您报告,虽然我们定了方案,但是孙向志同志,因为这事,直接旷工了半个月,耽误了生产,一码归一码,按照管理规定,可能还要进行处理。相关沟通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会做处理。”

道方同志听后,微笑道:两位小同志是亲兄弟。孙向志,你叫孙向远是吧。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出了事情那不要回避,要积极主动地解决,既然是沟通上的问题,就积极沟通嘛!你看,县里拿着解决方案,想找你们都找不到人,这就不对嘛。鸿基同志,我看这事基层的同志一直在主动解决问题,没有回避矛盾,这就很好嘛,特别是孙老革命,我相信基层的同志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我也看了报告,既然已经圆满解决了。这孙厂长天天闻着酒糟呀又是俗务缠身,难免会有所纰漏。向志向远两位同志工作经验不足也没有酿成大错。钟毅,牧为、友福同志,我看这事就是个误会嘛,没必要上纲上线,我来求个情,没必要在追究责任了。都让大家安心生产,好好发展,戴罪立功。

道方同志说罢,大家忙鼓起了掌,我长舒了一口气,吴香梅大喘了一口气。我们安平,我和吴香梅,欠了县里一个大大的人情。

道方同志挥了挥手,继续道:同志们,刚刚友福同志汇报得好呀,发展中是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那样的困难,但是你们没有回避。这就对了,咱们走到这一步,害怕问题和矛盾吗?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事物整体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咱们都可以在发展中去解决,不能因为有矛盾和困难就不发展了。鸿基啊,我这次来,真是不虚此行啊,你们没有拿假大空糊弄我,让我看到了真实的情况,这个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说罢,看了看表,道:“今天不早了,咱们就住在安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