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领导要来安平(2 / 2)

二叔摸了摸头,继续道:当时我还记得那人叫什么,劳改队关久了,就忘了。好像说的是一个什么很有背景的人,要收拾李什么峰。

李剑锋。

对对对,有人找到他们的谁通风报信,说李剑锋喝了酒开车,他们瞅准机会,打算讹李剑锋,把他搞得身败名裂,结果弄错了人,惹到了一个黑白两道手眼通天的家伙,要不是什么另外一个姓孙的领导,对姓孙的领导说和,就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我心里想着二叔说的这些,脑海中又浮现了上次喝酒,李剑锋开车,李叔替李剑锋顶包的事,看来真的是有人故意要收拾李剑锋,这个所谓的黑白两道手眼通天的应该是李叔了,那个姓孙的,没猜错的话就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孙汉了。

二叔,这些话可不能跟其他人再说,就此打住,这话说出去,是要惹麻烦的。

二叔道:朝阳,你二叔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处下了一帮子兄弟。二叔尴尬地笑了笑,道:“可惜啊,现在都在里面待着那”。

在二叔家吃了晚饭,向波就送我回了家。到家的时候,正巧赶上晓阳出门送客。

耶,董所长,不现在应该叫董乡长了。

董远印脸红红的,看来应该是来拜年的。

晓阳道:“朝阳,董叔真是太客气了,东西太多,朝阳你快拿出来让咱董叔带回去”。

董远印小步快跑地下了楼,道:“留步留步,走了走了”。

看着董远印消失在了夜色中,晓阳凑在我耳边道:“董远印来拜年,爸正好也在”。

啊,邓叔叔也在?

啊,和董远印聊了半个多小时,把你的底摸了底朝天。看你吓得,爸没生气,还挺高兴的。

进了屋,邓叔叔正抱着岂露,阿姨正在织毛衣,门后面编织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我心里暗道:“这个董远印,也太实在了吧,这是搬了多少东西来”。

岂露闹着吃奶,晓阳接过了孩子,邓叔叔拍了拍身上,我笑道,这个是董所长,现在是董乡长了。

晓阳道:“东西太多了,明天还回去”。

阿姨道:“这个人是个实在人,送的都是一些自家蒸的包子和糕点,我看不用送,你们找点其他东西还了人情就是了。”

邓叔叔笑道:“董远印,这个同志学历不高,但对财政工作还是很熟悉的,特别是他的那篇稿子,我看了两遍,印象深刻,你们工作做得扎实啊。”

邓叔叔,这个稿子确实来回修改了几遍,还请县委政研室的卢主任帮忙把了关。

恩,刚才这个远印同志啊已经同我讲了。为人诚实,又有思路,是位好同志啊。对了,刚刚远印同志讲,这个海岛的老兵愿意赞助你们高粱红酒厂的改扩建?

对,要赞助三十万美元。

这是好事啊,一定要办好,不能辜负了老先生的一片赤诚啊,有了这笔钱,高粱红酒厂就可以办成现代化的企业了。

我看了看晓阳,又看了看邓叔叔,心里犹豫了下,如果直接和邓叔叔说今天汇报的事,不是直接地告了罗常委的状。但是此事重大,稍做犹豫,就道:“这事可能干不成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看向了我。

我马上将今天下午我和吴香梅分别给友福和罗致清汇报的情况做了介绍。

邓叔叔的表情倒是变化不大,倒是晓阳的表情十分复杂。听完之后,晓阳就道:“他有病吧,三十万,还是美金,打肿了脸也充不上这样的胖子吧”。

阿姨轻轻地哼了两声,道:“咋说话那?那是领导,就是做得不对,也不能出言不逊”。

邓叔叔点了点头,十分淡定地道:罗致清同志啊长期在机关工作,大部分工作那都比较务虚,红旗县长说了几次,我都没有同意让他参与政府分工。看来,致清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现在国家的外汇很紧张,三十万美元的意义不能仅仅折算成一百一十多万人民币;另外啊,这件事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好事情,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嘛,这件事我来推动。

晓阳道:“爸,你可不能说是朝阳说的,咋说这罗致清还是县委常委,你把他批评了,这笔账不还得算在朝阳身上”。

阿姨又轻咳两声,道:“数你聪明,都来教你爸做事了”。

晓阳道:“妈,你操心你的,我操心我的,多正常呀”。

邓叔叔笑了笑,道:“我和朝阳啊,这是让你们操了多大的心呀,这事不是大事,你们把心放肚子里”。

第二天到了办公室,吴香梅闷闷不乐地敲了门,道:“县委办刚刚打电话过来,说是有一位老领导,要亲自到安平来,让我们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