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未命名草稿(2 / 2)

但是老皇上担忧。儿媳妇和儿子都是修真者在。无论何处。有自己的。情报网和眼线。皇帝十分怀疑自己和。是否真的能?海啸云烟和。眼线逍遥自在的在外面做太上皇和皇太后。

皇后让她不必担心,至少先躲出去再说。而且他相信儿子和儿媳妇看到他们两人离开皇宫如此决绝。就能体会到他们的真实想法,也许就默认了继承皇位的事情。

皇上和皇后商议好细节之后,安排手下他们是微服私访,所以。带的护卫不算多。只有贴身的御林军200人。还有几个武功高强的大内侍卫。

然后留下书信,又将一双小儿女托付给奶娘,还有一堆丫鬟婆子。在护卫的护送下偷偷地离开了皇宫,开始了快乐的自由行。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大臣们才知道皇上和皇后留下书信,已经离开皇宫了。

今日无人早朝,于是有人赶快将消息送给厉墨涵。厉墨涵接到父皇和母后的书信之时,差点被气笑了。

父皇和母后竟然跟他玩这个,不过他也理解父皇和母后早就想让他和肖云燕继继承皇帝和皇后的位置,让他们两个老的有时间出去游玩。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太子监国这件事情,至于继皇帝位的事情,他是坚决不会马上同意的。

那一双无人照看的弟弟妹妹,也被托付给他和肖萧云嫣照看。萧云嫣和四个小宝宝,需要照看她也是每天忙着天上和人间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亲力亲为照顾,于是李墨涵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了四个大宝宝。

他们除了每日要忙将原来的学习任务。我在空间的任务完成之外。常常去看一下他们的小叔叔和小姑姑。

除此之外。李墨涵安排自己的大舅哥和小舅子们。轮流去教导两个弟弟妹妹。还有他们的四个小外甥,小外甥女。

已经在朝堂上担任了重要职务的两个大舅哥。虽然自己家还有一摊子事情要忙碌,可是既然太子妹夫已经向他们下达了命令,那也只能接受。

还有最小的小舅子,现在也是状元郎了,暂时还没有给他安排重要的职务,目前在翰林院当差。

现在正好将两个皇弟皇妹托付给他。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厉墨涵也不打算自己一个人扛起来。于是苦命的吉祥和平安被轮流安排,每隔日一去朝堂上学习处理政务。

因为此前两个小宝宝轮流去陪着老皇帝上朝,所以对于很多朝堂上的事物,他们已经门清了。

现在李墨涵又有意培养他们,所以很快两个小宝宝就已经能够独立处理草堂上的正事了。李墨涵干脆将这个位置让两个儿子轮流替他坐着。

吉祥和平安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每日皇太孙监国。处理操场上的正事。

可是平安和吉祥已经明确的告诉了。父皇和母后,他们并不想继承北川的皇帝位,因为他们原本也志不在此。肖云燕安慰两个儿子说。就当是帮助皇祖父还有他们的父王分担肩上的重任。

等到他们的弟弟长大了之后,再将这个任务转交给他们,直到他们的小叔叔长大之后就将位置转交给他。

吉祥和平安只能听从母亲的劝慰,将这个位置兼职过来。

郝在北川,现在。经历了上一次的评论之后,变得政治更加清明。草堂上也没有了。日渐显露的勾心斗角。暂时这段时间由他们来监国,并没有太多的政务要处理。他们轮流在操场上,主持朝政倒也是得心应手。

皇上和皇后虽然已经离开了皇宫,可是他们的密探。每日都会将朝中的情况报告给他们。

皇上和皇后对于儿子和儿媳妇的这般操作有些不齿。可怜他们的乖孙吉祥和平安,小小年纪就被他们的父亲奴役,替他做朝堂。

不过这个安排倒是很合理,厉墨涵也不是撒手不管,偶尔也会替两个儿子做两天朝堂。

网弟还在感叹。笑语嫣和厉默涵儿子多,现在还是两个大一点的皇孙替他们分担,等到两个小的皇孙长大之后,四个皇孙轮流坐朝堂,李墨涵就可以轻松了。

不过当皇上听手下来报说端靖亲王和王妃已经向两位皇太孙承诺过,只要他们的小叔叔长大之后,就将位置传给他。

那个小皇子如今才一岁半,就已经被大家寄予了厚望,也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几个大哥哥曾经争得头破血流的位置,现在却被四哥早早的留给他了。

皇上和皇后并不管那些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他们俩是逍遥快活的。两人还从来没有感受过如此轻松惬意的生活。

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当做一对逍遥快活的夫妻,亲身体会着当地的风土民情。感受百姓们的真实生活。亲身体验人生百态。

曾经,只在朝堂上看到折子上奏报各地发生的事情。如今,他们亲身体验了剧本当中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过。看别人演绎不如亲身体验。皇帝和皇后正在用实际的经历修改曾经偏差的认知。

皇帝对皇后说,难怪儿子厉墨涵和儿媳妇萧云嫣能够将自己的封地治理的那样好。

他们是将根扎在了泥土之中,所以才能体会到与泥土打交道的百姓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在此基础上,聆听百姓们的心声。帮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既造福了百姓,又将当地的经济搞活了。

皇帝感慨的对皇后说。他们在一路的走访过程当中,只有肖云燕和李莫寒的封地,那里风土民情最为令人羡慕。

那里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十分繁荣兴旺。皇上和皇后一路上。听着百姓们对肖云烟和李梦涵的赞扬。对。皇帝和皇后的尊敬。他们真是心中十分荣耀。这比从朝堂上的官员口中说出的赞美之话,更令他们感觉到自豪。

皇帝夫妻俩在一个酒楼里面,一边品味当地的特色菜肴,一边听着说书先生讲。肖云烟和李墨涵曾经的事迹。

说书先生讲到的那一段,就是曾经封地刚刚被萧云嫣和厉墨涵接手之后,十分缺乏人手。

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尽是荒芜的土地,成片成片的荒地绵延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而那些被边境之乱吓得魂飞魄散的百姓,则四处逃窜,企图逃离这片战乱之地。

曾经繁华热闹的封地,如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百姓。这些留守的百姓们生活困苦,饥寒交迫,每天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原本大家都认为,这片寒冷的边塞之地,常年遭受边境骚乱的困扰,地处偏僻且封闭无比。即便是神仙降临此地,恐怕也难以改变这种艰难困厄的局面,更别提让边疆封地变得繁荣昌盛、美丽富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奇迹却发生了!端靖亲王夫妇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能力,竟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成功地将这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肥沃辽阔的千里沃野。他们的成就令人惊叹不已,也让所有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端靖亲王夫妻之所以备受百姓赞誉,关键在于他们始终将百姓的利益置于首位。无论是制定何种政策,他们都会优先考虑百姓的需求与愿望。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政策措施,他们不仅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还帮助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曾经懒散怠惰的乞丐来到这里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充满干劲、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奋斗者。

听到这里,在酒楼吃饭的百姓们有很多都附和着。确实如此,因为,他们其中就有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乞丐。

那段往事,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若不是亲王夫妇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给予他们银钱与食物的支援,他们又怎能从那遥不可及之地,仅凭双脚艰难跋涉而来?

倘若没有端靖亲王夫妇的宽厚仁慈,抵达此处后立即为他们安置居所,提供食物。

并且,鼓励老师傅们传授技艺,协助创业,重新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之火,恐怕他们早已在饥寒交迫中命丧黄泉了。

说书先生并未急于继续讲述下文。此时,那些起身发言的顾客们,尽管不如说书先生那样能言善道,但作为亲身经历者,他们所讲述的过去的真实故事,却更具感染力,令人动容。

原本还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的酒楼内,此刻竟传来阵阵低低的啜泣声。这是因为其中两名有过切身经历的男子,讲述了他们当年如何历经千辛万苦,从远方一步步走来,承蒙段靖亲王夫妇的悉心栽培与大力扶持,如今已成功蜕变,成为了富有一方的坊主和技术主管。如今,他们正享受着无比幸福美满的生活。

听着这样真实的阐述,所有的食客们都感同身受,因为这里除了皇帝夫妻之外,其他人都是在这里,受过端靖亲王夫妻恩惠的人。

经过这个小插曲之后,说书先生继续讲述着萧云嫣和厉墨涵那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

每一个情节都让听众们感到无比动容,心潮澎湃。

有的人惊叹于他们那卓越非凡的智慧,仿佛能够洞悉世间万物;有的人则对他们所展现出的超凡能力赞不绝口,认为这简直就是超乎常人的存在;而更多的人,则被他们那毫无私心的善念深深打动,这种善良纯粹得令人心生敬意。

总之,在这个酒楼里,皇帝和皇后从旁人的口中深切地领悟到,他们的四儿子和四儿媳妇到底做出了何等惊天动地的壮举,才能使得北川的百姓对他们如此尊崇有加,景仰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