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树敌莫如结友(2 / 2)

戚念祖嘿嘿一笑:“好!杀他个片甲不留!”

……

联科的钥匙,顺利地交到了英多的手上。

2003年底,一场动员到电子商场“一米柜台”的招商会,在渔圳、燕京、沪城、天府和盛京五地同时召开。

来参会的人,多数是奔着这顿据说人均五百元的大餐而来,而且会后还能带走一个海鲜大礼包。

很多事先都没研究过会议内容的人,听着听着突然间就觉得眼前的鲍鱼龙虾不香了……

自己在家里就能生产手机?这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是,人家就是这么说的。

你不但不用明白软硬件是如何搭配工作的,还不用担心自己不会组装。

连摄像头、跑马灯、手机壳和屏幕都是现成的,就差装好了让你卖了。

而且人家提供的这个方案还不像那些大厂一样要收几百万的费用,就像买白菜一样,你给钱,人家就给你货。

天底下还真有这好事儿?

市场上号称手机中的战斗机的那个牌子,最便宜的都要一千多块,这个才卖几百块钱,而且不止见半儿的利润。

没有牌照私自生产算违法?

这一点儿都难不住聪明善良的国人,四十几家有牌照的大厂都给你谈好了,借他们的标入网,每部手机只需六十元的费用。

人家都把心操成这样了,剩下的就是你有没有胆子了。

试试又能怎样?真要是不行,人家不是还承诺可以退回去吗?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在彭乐和刘运成的运作下,全国各地发展了一万多家下游厂商(事实上,真实数据可能比这个更惊人)。

如果你有幸得见几个人同时开机,那么一定都是英多公司的定制广告:哟吼,欢迎来到多彩的英多世界……

当年盛况…诞生了很多新颖的品牌名称(如菠萝、小辣椒、尼彩),还诞生了一个被赋予了新定义的名词——山寨

同时英多也没闲着,和联科的订单结束时,英多自己的“钥匙”也已经生产出来了。

就在这一事业春风得意的时候,2006年渔圳的年会上,钱亦文突然又有了不同的调调——

第一,三年时间内逐步退出低端市场;

第二,按照电脑的标准同步研发新型智能手机。

刘秘书不解地问了一句:“钱总,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为什么要撤出这个市场呢?”

钱亦文说道:“生产山寨手机,是我这辈子干过的最不光彩的事儿,没有之一。

“我得努力把自己从这阴影里拉出来,找回点形象。”

刘秘书刚待开口,李进宝适时地跳……站了出来:“大势所趋,早晚必将如此!

“依靠低端产业早晚是个问题,吴铭不是早就提醒过咱们了吗?”

刘秘书不再说话,看来大家都赞同,她不想和老板的格局较劲,或者自己的思维真的和老板不能同步。

但刘秘书内心里却在心疼着眼前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