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三年之期(2 / 2)

松井荣之琢磨了一下说道:“地产这东西,很神奇。

“在岛国,成就了一大批人。

“最早把地皮和房子囤在手里的,有的净赚了几十倍的差价……”

英子吃了一惊,回头看了看钱亦文!

钱亦文问道:“松井先生产业这么多,想必对地产也有涉足吧?”

松井荣之摇了摇头:“我倒是真有不少的房子。

“可我的房子都是自己用得上的,没有拿来炒的。

“而且,我总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事……”

钱亦文暗暗称奇!

眼下这几年,正是岛国房产急剧升温时期。

那房价高得简直没边儿了。

岛国人都自豪地说:卖掉东京都的房子,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可是,再过几年,岛国人自己捅碎了泡沫……

房价怎么上去的,就要怎么跌下来。

妥妥的断崖式狂降!

顶峰时期,岛国房价一平米达到6.2万美元,约合32万人民币,或约等岛国币……吓人不?

这老头儿说的,如果真是他的真实想法,这不是精准预测了马上要到来的大崩盘吗?

松井荣之看了钱亦文一眼,又补充道:“你们别听我说,我这只是个人看法。

“如今神州地产才刚刚有抬头的意思,也正是个大好时机。

“等你们把腰包装满了再撤,也来得及。”

英子不失时机地说道:“松井先生,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相关的建筑机械和材料。”

松井荣之说道:“要用这些东西,别找我呀……

“应该找田中家才对。

“重工,人家才是行家。”

英子说道:“可是,我们和田中家不熟,想拜托松井先生帮忙。”

松井荣之看了看身边的闺女和外孙女儿,笑了。

指了指田中结衣,老头儿笑道:“英子女士,田中家人给你打着零工,你怎么还说跟田中家不熟呢?”

英子疑惑地看了一眼田中结衣,没作声。

松井荣之说道:“别看是个小孩子,你就让她出面,比我老头子管用。”

说完后,开起了玩笑:“田中秀荣这老头子,鬼精鬼精的。

“他孙女儿在你们的手上,他敢怠慢吗?”

田中结衣听了,兴奋地说道:“舅妈,我们家在盛京就有经销处。

“我叔叔在那儿,我和你们一起去,好使。”

钱亦文瞄了一眼田中结衣,神州话学成了东北嗑儿,也就算了。

这声“舅妈”,是打哪儿论的呢?

又一杯酒下肚,松井荣之拿出当年的计划书,递了过来:“钱先生,建筑设备的事儿,我帮你沟通。

“你们回程时,直接去盛京找他们谈就行了。

“我们来说说这个三年计划吧……

“三年之期,已经近半了,钱先生还记得当年的约定吗?”

钱亦文点了点头:“当然记得。”

当年签约时,定好的是三年铺开全国市场。

每个省会城市都要设置分公司,并有业绩体现。

松井荣之缓缓说道:“钱先生,恕我直言,我怎么觉着松井的设备,你只是捎带着在做我的设备呢?

“你看,我所看到的,还都在这一条线上,并没有向内陆纵深扩展。”

钱亦文一边皱眉思索,一边看松井荣之的一根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

地图上,一些圈圈点点被连成了一条线,恰是从淞江到东珠港之间。

这可不就是他平时的行走路线吗?

唯一突兀地出现在内陆的,是力宝发给天府分公司的。

说起来,那也是在羊城谈妥的。

钱亦文有心想回怼两句,想想还是放弃了。

毕竟,松井荣之所说的,并不虚。

想了想,钱亦文说道:“松井先生,想必我们国内的形势你是了解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向内陆延伸虽然是个趋势,但初期就去做,并不是最恰当的时机。”

松井荣之抬头问道:“什么时候是恰当的时机?”

钱亦文接着说道:“松井先生,眼下我们已经稳定了东南市场,时机恰好。

“不瞒松井先生,我已经安排了人手,马上就要动作了。”

松井荣之来了兴趣:“是原来那个业绩最好的奚云梦吗?”

钱亦文说道:“不是。

“东南沿海这么重要的市场,我得让她坚守、深耕。

“开拓新市场,我另有人选。”

松井荣之问道:“是谁?”

“孟小波,孟经理……”

松井荣之琢磨了一下,名字并不熟悉。

人家用谁,是人家的事儿,不归他管。

当下念叨了一句:“岁月如梭呀!”

“松井先生放心,三年之约,绝不会有误。”钱亦文郑重说道。

聊完了三年之约,钱亦文瞄了一眼跪在一边的田中结衣,想起了要送她回来的事儿。

当下,对松井荣之说道:“松井先生,我们再说说结衣小姐的事儿吧……”

松井荣之端起了杯子,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感激:“钱先生,你不提,我也得说一说的。

“结衣自打到了你那儿之后,进步非常之大。

“还知道按时给我写信问安了呢。

“我看,照这样下去,再有个一年半载的,你就功德圆满了。

“来,我代表松井家族和田中老头儿,敬你!”

钱亦文默默起杯,心中暗想:得,算我没说。

本想着把外孙女给你送回去,没想到他一句话,就给我封门了。

田中结衣的实习期,又加了一年……

此时再提让她回到松井实业,就有不想留人家在身边的意思了。

他知道,田中结衣来英多,并不仅仅是来学习中国文化的。

这就是一台发报机呀!

而且,说我功德圆满?

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刘运成,钱亦文想,这里边有我半点功劳吗?

……

饭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英子奇怪地问道:“你真打算把开辟新市场的事交给小孟?“

钱亦文说道:”当着松井荣之面儿说的,还能有假吗?“

“可是,怎么看我都觉得小奚更合适呀?”

钱亦文还是那套说辞,告诉英子说要让奚云梦守住东南沿海的重要市场。

事实上,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知道,这事儿交给奚云梦,她一定能做好。

只是,有时候做得太好,未必是好事儿。

他无意制约员工的发展,只是前世的教训是深刻的……

前世,如果不是因为掌握了他半壁江山,知道了他太多的商业机密,奚云梦最后也许不会反水。

至于小孟,正急着想建功立业。

她能做到,最好不过;

她做不到,自己再出手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