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年轻的首长(二)(2 / 2)

小两口站在门外,目送着领导和大爷有说有笑地回屋。

领导说道:“钱叔,以后再遇上事,可得跟我打声招呼!

“我爸爸临终前托付我照顾您。

“您这可倒好,有事儿了不声不响自己扛着!

“您这么不配合,等我死了,怎么见我爸爸?”

大爷说道:“我寻思也没多大事儿,你那么忙……

“东南……西南……那么多事,哪儿里能离得了你?

“我一个老兵,这点儿眼力见还能没有?”

领导动情地说道:“钱叔,我爸爸没看错您……”

钱亦文听着二人说话,脑子里过着1986年大事纪……

看来,等自己有一天见着了老首长,也得好好谢谢他老人家。

随着一声门响,领导和大爷的声音,听不到了。

眼前变得突出的,是八张冷峻严肃的面孔……

这,就是大爷当年的模样吧?

英子见钱亦文出神,碰了碰他的胳膊:“走吧……”

走远了些,英子小声说道:“人家领导说了两遍让你一块儿去,你都没答应。

“领导会不会觉得咱们不识抬举?”

钱亦文想了想,说道:“抬举你,是人家的事儿。

“至于识不识抬举——”

钱亦文回头指了指大爷门口的那几辆车,接着说道:“你看看,哪辆车合适咱俩坐?”

英子回望了一眼,吐了吐舌头。

接着又问道:“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钱亦文说道:“把手头这点事儿处理完,过了元宵节,如果松井不来,咱俩就走……”

“我也一起去?”

钱亦文说道:“嗯!咱俩一起去!”

“我可不去……”英子说道,“一去又得好几天。”

钱亦文笑道:“去吧,看看京城的美景……

“在家干闲着,多难受?”

……

1986年2月23日,农历丙寅年正月十五。

一家人,在为回老家做着准备。

比回去过元宵节更重要的,是像小翠儿母女一样,给先人送个灯儿。

“天快回暖了……”

钱亦文站在窗前,手捧一杯热茶,看着房檐子上滴答滴答向下淌着雪水子。

英子说道:“别磨蹭了,抓紧走吧。

“赶到中午的时候,雪一化,该不好走了。”

钱亦文回头:“急啥?大爷还没来呢。”

小翠儿轻轻敲了敲门,和她妈一起走了进来。

钱亦文赶忙回身,给二人让座。

娘俩是来辞行的,何向东也有话要和老板说。

小翠儿在岗位上犯了错误,非但没罚,还被通报嘉奖了。

说小翠儿错误是有,但给公司出主意所创造的价值,远超这两次错误所造成的损失。

<钱亦文还小翠儿人情的同时,顺便完成了激励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

娘俩心里都明白,老板知道感恩,咱们没别的,起码也得有几句话吧?

何向东说道:“钱老板,小翠儿犯了错,该罚就罚吧,我们没有怨言。”

钱亦文赶忙说道:“阿姨,没多大事儿。小翠儿将功补过,足够了。”

何向东不安地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大业大的,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我是怕有人说你处事不公。”

钱亦文听了何向东的话,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四十多岁的年纪,打扮普通,可这话说得可是挺得体的。

而且,没把他的感恩当成理所当然……

钱亦文说道:“阿姨,对我的管理没啥影响,您就别老记挂在心上了。

“要是没有小翠儿,我二大爷和我姐,到现在还不能相认呢。”

何向东说道:“她那也是赶巧……

“说起来,也是该着人家父女相认了。”

又闲聊了几句,何向东起身告辞:“钱老板,我俩急着赶车,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一边送客,钱亦文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问道:“阿姨,我们一会儿也回吉春。

“可惜我们这一家子把车坐满了,不然是不是能搭个方便车。”

何向东说道:“没事儿,坐火车也方便。”

“阿姨,老家就是吉春的?”

何向东说道:“嗯,老户。”

“一直在吉春住着了?”

何向东奇怪地看了钱亦文一眼,还是如实作答:“头些年,去龙江那边住过几年。

“后来安稳了,又搬回来了。”

何向东一边说一边心里想,问这么细干啥?

钱亦文又接着说道:“阿姨,好不容易回去一趟。

“要是两天假不够,就多待两天吧,和家人多聚聚。”

闷了半天的小翠儿,好不容易说了一句话:“老板,家里没亲人了。

“我和我妈回去,都得住邻居家。”

送走了小翠儿母女,英子问道:“你问人家那么多干啥?

“像查户口似的,多没礼貌。”

钱亦文说道:“媳妇儿,你有机会问问小翠儿,为什么随她妈的姓。”

英子白了他一眼说道:“我可没你那么好打听。”

钱亦文想,这个大瓜,要真能吃上,那可是又甜又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