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纳气诀(2 / 2)

龙天令 我本如尘 5987 字 2个月前

玉真子所赐惩恶枪,是先天法器,他因无法力,他也只能像平常枪棒般拿在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枫林渡和李傲追杀较量时,若非对方过于轻敌且自视过高,燕云有九条命也不可能得手。

与其说是燕云杀了李傲,还不如说是李傲的性格害死了自己。

几位师兄一离开,燕云立即翻开“纳气诀”观摩。

洞府中视线不太好,他就坐在洞口苦心钻研起来。

纳气诀的开篇,讲述了炁、人和自然的关系,天地人三者是一个大一统的概念。天是主宰,品物流形,各正性命,遂成自然。

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起伏等等,都是在“自然”这个大环境下运行的,体现出来为一个阴阳消长、五炁运行之象,人的五脏六腑和阴阳五行密不可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行端正,人为私利,故天道不绝,而人道短促。

修士毕生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

纳气诀是修士借助运行天地之中的“炁”,而参悟天道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纳气诀被创造出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和人斗法,而是为了更好的明悟天道。

只不过,像李渡和李傲父子二人,虽为修士,所作所为和初衷已完全本末倒置。

大概是因为燕云遭遇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大痛苦,对纳气诀的开篇总览体味得更加深刻。

他这一下午,就在冥思苦想中度过,时不时进入入定状态,心神则已飞远。

这晚,月光明亮,他依旧坐在洞口未曾移步,也没察觉到时间过去,连饥饿也忘记了。

翌日,利贞如约而来。

燕云这才心神归位,赶紧起身相迎,不想脚下一个踉跄,这才站稳了。

“师弟,你一宿未睡?”利贞惊讶道。

“一宿?一宿过去了吗?”燕云茫然。

“修炼功法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的,易生魔障,走火入魔就麻烦了。”利贞告诫。

“惭愧,我这一宿没有修炼纳气诀。”

“没有?你就这么平白坐了一宿?”

“我一直在领悟纳气诀的前言,没来得及查看功法。”

“啊?”利贞接过燕云手中的纳气决看了看,还以为前言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不是跟玉真子赐予自己的一模一样么?

就这么薄薄的几页纸,燕云居然能看一夜?

她当然知晓燕云不是懒惰之人,也不可能出言搪塞,一时内心颇觉怪异。

她是小终南观内的大弟子,前后带着吉兆、元泰、青蝉三人功法入门,三人无一例外的都是讨教功法,从未有人如燕云这般表现。

可是,纳气诀的前言虽然字数不多,恰恰是修道者的宗旨性总览,其中一言一字都蕴含极为深刻的道理,利贞还真给不了燕云很好的指引或者说是建议。

师尊玉真子也曾说过,修仙者如果明悟了前言,后面的功法就像是土鸡瓦狗,压根瞧不上眼,当然,要修习起来也将事半功倍。

“师姐,什么是道?”

燕云果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利贞面颊一红,急忙摆手道:“我也曾这般问过师尊,师尊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能说出来的都不是道?”

“嗯!”

“哦……”燕云拉长了声调,就再也没有问询什么。

“师弟,要追寻什么是道,有五术可以参研。”

“哪五术?”

“山、医、命、相、卜。”

修士,也称为方士,山、医、命、相、卜五术通常是串联在一体的。

山是指“仙”术,也指道法和神通,就是修士练就的功法和术法;医指医术、药理、炼丹等等;命是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来判断人的运程吉凶,也称为四柱。相术则是根据人的面目、器官、骨骼、背影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运程。命、相之术虽有共通点,但方法不同,二者合一才算完整。卜之一术则是通过卦象来判断事情的变化或人的际遇,可料敌先机,比命、相之术就显得深奥多了。医、命、相、卜涉阴阳、通五行可佐证功法的修炼,若神通有成,亦可提升其余四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