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燕京!燕京!燕京!揭开朦胧面纱!(2 / 2)

随即,所有人只觉身子猛地摇晃,试验船破开水浪,水花溅在朱元璋脸上,衣服上,以极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这种速度,在朱棣眼中,不算什么。

可站在试验船上的众人,以及旁观者而言,则十分快。

哈哈……

朱元璋爽朗大笑。

后方游轮上,胡惟庸推着吕本,站在甲板护栏边缘。

吕本听着朱元璋爽朗大笑的声音,紧紧咬牙:“奇淫巧技!”

虽然不知,这艘蒸汽船到底如何。

也不知,朱四郎巧舌如簧对朱皇帝说了什么。

可听此刻,朱皇帝的笑声就知道,心情特别好!

实验船船尾。

朱允炆双手紧紧抓着护栏,看着船尾留下的‘白练’。

他实在想不明白,怎么好东西,全都发生、诞生于四叔的燕藩?

难道四叔,真的被上天眷顾?

四叔说的那种火车且不说了。

刚来东番,尚未抵达燕京,就给他们如此震惊。

燕京呢?

给人的冲击,是比这艘蒸汽船大呢?

还是小?

“允炆殿下……”

轻柔声从身后响起。

朱允炆转头。

马茹淑女般,来到朱允炆身边,扭头,看向身后,簇拥在朱棣和朱元璋身边,听着朱元璋、朱棣交谈,不时发出爽朗大笑的人群。

转头,看着船尾长长的白练,低声道:“殿下,燕王所描绘的那种火车能成吗?我认为做不成,殿下觉得呢?”

话中,马茹看向朱允炆。

她将来要做太子的儿媳妇。

和东宫的利益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所以,她十分不希望,燕王朱棣刚才描绘的那种铁路出现。

那样的燕藩,令人望而生畏!

马茹见朱允炆抿唇不言,忍不住又问:“听说殿下上次陪陛下南巡,来过燕京,燕京怎么样?”

朱允炆摇头,“当时的燕京,一片荒芜……”

马茹美眸顿时一亮。

“可这些年,发展成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不过,咱们这边,去过燕京的人回来都说燕京建设的十分震撼。”

……

燕京。

世纪大桥北侧。

十五丈高的钟楼下方,岸边,人山人海。

各部部长,留守的各级将领,全都来参加竣工典礼。

高大的水泥钢筋基座上面,四面钟楼,巨大的圆形玻璃内,三根指针转动着。

一名工人,沿着预留的钢筋梯子,从上面小心翼翼下来,小跑来到叶茂和沈至等人面前,激动道:“东家,诸位大人,已经调试好了,五分钟后,十二点整,钟楼的第一声钟鸣,就会响彻整个燕京!”

沈至、叶茂相视一眼。

沈至做一请的手势,“叶部和我一起接匾吧?”

“那我可就沾沈东家的光了。”叶茂笑着说了句,随着沈至来到钟楼基座北面。

两根红绳,从十五丈高的基座中间,一块红绸缎两侧延伸下来。

沈至、叶茂抬头看着,四十多米高的钟楼,低头,相视一眼,按捺着激动,分别抓住垂下的红绳。

乌泱泱的人群,仰头盯着钟楼秒针转动。

某刻,蒋进忠低头,笑着冲叶茂二人喊道:“叶部、沈东家,准备好了!”

“五!”

谭渊大喊倒计时。

随即,所有人,无论是百姓商人,亦或是官员军人。

海陆军大营内。

没有出营的将士。

也在军营中静静列阵,远远盯着,清晰可见的秒针转动。

大声倒计时。

“四!”

“三!”

“二!”

“一!”

咚!

悠扬的钟鸣声,率先响起,响彻整个燕京。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时。

沈至、叶茂猛地用力拉扯红绳。

包围在基座中央,四周的红绸飘落。

三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基座四面,显露出来——炎黄楼!

外面,百姓拍手,激动欢呼。

海陆军大营内。

“立正!”

“敬礼!”

在各级将校的号令声中,一个个整齐的阵列,面向炎黄二字,瞬间整齐划一举手敬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千多年风和雨……”

嘹亮歌声从军营中昂扬传出。

欢呼的百姓听到后,微微愣怔,旋即,笑着,激动仰头,跟着唱起来。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

沈至、叶茂等人跟着旋律,一起低声轻哼。

沈至看着人群中,一张张充满光彩的脸,一双双明亮且激动的黑色眼睛,不由暗暗握拳。

值了!

扭头,冲叶茂、蒋进忠、夏原吉等人感慨低语,“诸位部长、将军,我这辈子,最庆幸的事情,就是跟着王爷出海,在这里,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商人!”

话中,抬手指着百姓,“看看咱们燕藩百姓脸上的光彩、眼中的明亮光芒,且不说咱们中原,这些年,我走遍这四海各地,但只有在咱们燕藩,才能在百姓脸上、眼中,看到这些。”

可不止他一人如此感慨。

他所熟悉的燕藩商贾同仁,都有这样的感慨。

也都庆幸,当初一咬牙,一跺脚,跟着燕王出海了。

钱,按照原来那种经营模式,肯定少赚了很多。

但他们这些商人现在赚的钱,一样能让他们锦衣玉食,过上好日子。

同时,官府对他们尊重。

百姓对他们也尊重。

这种财富富裕同时,无处不在的尊重,让他们这些商人,十分珍惜。

大家现在都明白一个道理。

对于他们这些,以往身份低贱的商人。

来自四面八方的尊重,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所以,他们这些人,近些年,都在写传家警示后人的书。

教训后人,永远坚持王爷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告诉后来子孙,精英经济下,商人除了赚到钱,却失去这种尊重的悲哀。

“沈东家,我们也庆幸,跟着王爷出海!”蒋进忠看着大笑高唱,激动的百姓,大声笑道。

哈哈……

顿时,一群人全都仰头爽朗笑了。

直到等百姓,恋恋不舍散去后。

叶茂在两点整点的钟鸣声中,转头,仰头看着钟楼,视线又落在炎黄楼三个字许久。

最终收回视线,看着沈至,“沈东家,一个月前,东番李大人就来报信,王爷抵达东番,算算时间,王爷、陛下应该从鸡笼屿启程了,再有一个月,就会抵达燕京,到时候,让中原的官员们,看看咱们王爷开创的燕京,是何等盛世!”

沈至含笑点头。

询问:“各位部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竞技赛准备的如何?我们沈家商号,可是组建了一支,十分厉害的蹴鞠队,可先说好了,到时候,我可不会给各位大人组建的文官蹴鞠队,以及军方蹴鞠队留面子。”

“听说沈东家也要亲自上场,还听说,沈东家当初为了这支蹴鞠队,专门向王爷请教蹴鞠技术,恰好,我们陆军的蹴鞠新技巧,也是王爷教的,到时候,咱们好好较量一下,先把叶部他们组建的文官队淘汰了!”

“哼!谭统制,咱们燕藩的文官,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要是你们陆军输了,今年的陆军预算缩减一半,让我们开办更多学堂如何?”

……

众人纷纷发出挑战。

叶茂笑着介绍道:“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吕宋这边的农村队,也已经抵达燕京了,也已经安顿好了,现在就剩下东番那边组织的几支球队暂时尚未抵达,不过,李大人亲自带队,会随着王爷一起抵达。”

“欢迎仪式,我们文武海陆三班人,也一致决定,做出了安排……”

沈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这些他都知道。

很多大明小旗子,都是一些经营丝绸生意、以及成衣制作成衣的商贾同仁自发暂住的。

总之,整个燕京,上到官员、商贾,下到百姓。

人人都打定主意,要给王爷长脸。

同时,大家来自大明,对陛下也很感激。

没有陛下,也就没有王爷。

没有现在的燕藩。

……

一个月后。

临近傍晚。

天色渐黑。

南岸的工厂,早早便下工。

工人们激动议论着,通过世纪大桥。

“听说,今晚王爷和陛下就会抵达?”

“对,中午时候,那艘蒸汽船提前回来报信,俺亲眼看到了那艘蒸汽船,假不了。”

“快点回家,俺家婆娘下午就让孩子来工厂提醒俺,今天早点吃晚饭,全家穿上新衣服,来岸边等王爷回来,陛下抵达。”

“俺还让俺家孩子买烟花,也不知有没有买到,俺家只在五天前,买到一点爆竹。”

“肯定买不到,幸亏,俺一个月前就准备好了。”

“老刘,分俺点!”

……

当整个燕京的沼气灯全都亮起来时。

燕京湾南北两岸,已经人头攒动。

于此同时。

燕京湾十里外。

一支浩浩荡荡的庞大舰队,在月光映照下,缓缓前进。

朱元璋站在舰首。

此刻,舰队所有人,都走出船舱,与朱元璋一样,站在甲板上,盯着十里外,一片朦胧光亮的地方。

距离太远。

看不清。

但那片面积很大的朦胧光亮,给人的震撼冲击,已经无以复加了。

要知道,这可是黑夜!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