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给朱棣准备的寝殿内。
朱棣抱着光溜溜的雍鸣,从浴桶中出来,海上行军之后,登陆到现在,也没有好好洗澡。
身上早就馊了。
朱棣把一块毛巾扔给雍鸣,“自己擦。”
父子二人穿好内衬后,从放置浴桶的屏风后走出来。
朱棣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这座寝殿。
受千百年来,漂洋过海传来的中原文化影响。
这座吕宋皇宫的建筑风格,像极了中原。
这是个好现象。
有利于他统治吕宋。
至少,对于吕宋普通百姓来说,他带来的文明和一切,不会那么唐突陌生。
其实,如果留下吕宋的精英贵族,更有利于他现在的统治。
因为吕宋精英贵族如今崇尚的就是中原文化。
文字都是使用中原文字。
但他得为长远考虑。
吕宋精英贵族,其对中原文化的崇尚,有利于数十年,乃至百年的稳定统治。
但不清洗精英,无法掘其原有的文化之根。
更重要,精英阶层会通过一代代人,家族内部的教育,记住其原属族群。
将来,这些精英层的后代,必然会以族群独立,蛊惑普通百姓搞分离主义。
即便他燕藩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一定会有很多百姓,被鼓动起来。
与其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麻烦。
那他就心狠手辣一点。
凡所到之处,通过各种手段,纵容其精英层站在他的对立面,然后名正言顺,用消灭肉体的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臭小子,看着这座王宫,你想到了什么?”
雍鸣正跟在朱棣身边,往内殿走去,闻声,收回视线,微微仰头,崇拜看看朱棣,然后又打量眼前金碧辉煌,柱子上都镶嵌金饰的宫殿。
“皇祖父的皇宫,也就奉天殿,要展示威严,所以才会搞得金碧辉煌一些,而这座寝殿,据说,不过是吕宋拉干王一个普通妃子的寝殿,就用了这么多黄金来装饰。”
……
朱棣余光看着小家伙摇头。
笑笑,鼓励道:“继续。”
雍鸣抿了抿唇,略微想想,继续:“孩儿跟随阿爹入城时,看到王宫外面的房舍,有着很明显的差距,距离王宫较近的宅子,奢靡排场程度,不输咱们中原,沿途临街却都是些低矮茅草顶房子,主力主干道远些的房舍,目视所及普遍是那种茅草搭建的锥形棚屋,从建筑,就一眼可见,吕宋贫富差距多么严重,孩儿不懂,为何如此大贫富差距,吕宋政权依旧没有倒塌?若是换做咱们中原……”
此时,父子两已经来到寝殿。
雍鸣抬头,不解看着朱棣。
朱棣含笑一把抱起臭小子,一边往榻边走去,一边笑道:“有很多种原因,首先,吕宋这地方自然条件不差,很多人即便被剥削的很惨,但饿不死,人本质其实就是动物,吃是所有动物,最基础的本能,人良心坏了,会露出兽性,但人饿极了,才会暴露出真正的兽性……”
……
“其次是吕宋民众的觉醒度还很低,他们的文明程度很低,受中原影响,但到底距离远,真正掌握文明、知识的,只有他们的上层,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更多知识和文明的统治阶层,对于百姓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人,更带有一种令人敬畏的‘神性’,虽然吕宋不是政教合一的体制,但其精英阶层比百姓,迅速开化,掌握更先进文明,对外表现,所产生的影响,其实就是带有‘神性’的政教合一。”
“说白了,无论是政教合一,还是吕宋这种带有‘神性’的统治,都是以愚御民。”
“等阿爹的剑锋,今后指向他处时,你就会看到,形形色色,维护统治的手段。”
……
他相信,等臭小子见过倭国的天皇一系。
还有那什么把人分等级的轮回论后。
臭小子的眼界一定会很开阔。
雍鸣被朱棣放在榻上。
小家伙转身爬到最里面。
和阿爹睡一起的机会可不多。
要不是阿爹担心他在这个陌生环境害怕,肯定没这个机会。
雍鸣钻到被窝后,好奇问:“阿爹,那咱们燕藩的统治,算是一种什么统治呢?”
朱棣略微琢磨:“咱们主动把人当人看,无论是任何人,提高‘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通过教育,民众训练,主动推动所有人向更高级开化,让他们尽可能懂得识别好与坏……”
……
朱棣上床,躺下,双手放于脑后枕着,盯着屋顶,“你要有个清楚的认知,即便咱们燕藩让所有人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明见洞察未来的眼光,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即便读书,也不会改变太大,但只要开化度越高,读书越多,遇到事情,总会思考一下为什么?符不符合自身利益,就会犹豫,徘徊。”
“其实,这种情况,在阿爹看来,更有利于统治。”
犹豫徘徊中。
一时产生的愤怒,随着徘徊犹豫,就会由于时间拉长的关系,慢慢淡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情况,即便短时间,咱们施政引发了一些埋怨,都不会迅速引起激烈反应,或许一时间承受一定骂声,但等施政结果出来,有利于绝大多数人时,曾今的骂声,都会变成愧疚。”
“反观如果开化度低,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股蛮勇的环境中,人太容易被引导鼓噪了,伱和阿爹去过福建的土司部落,你看看那些土司部落民,过的多艰苦,其部落土司头人,对他们的剥削程度多严重,可他们还是听部落头领的,部落头领鼓噪一下,他们就敢拿起刀剑,和朝廷对着干。”
……
朱棣说着,余光看着雍鸣若有所思,笑笑,不说了。
这些东西太庞大了。
小家伙需要时间思考、消化。
时间还很多。
可以慢慢教导。
……
片刻后。
雍鸣转身,悄悄往朱棣身边凑了凑。
朱棣闭着眼睛,唇角笑意一闪而逝,没声张。
“阿爹,睡着了吗?”
“没。”
“阿爹,明天你要和大伯开诚布公摊牌谈判,会不会让大伯伤心?”
朱棣沉默片刻,睁开眼,扭头,看着紧紧挨着他的臭小子,“记住阿爹一句话,现在我们父子,不光是代表咱们一家人,在我们身后还有无数人,做任何决定,都要把情感和理智区分开,你现在是个小孩子不需要这样做,但等你束冠成年后,就必须这样做。”
“与人相处时,在不涉及原则、大局观的事情上,我们要讲仁智礼仪信,要讲情感,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鲜活,且有情有义的人。”
“在原则、大局上,我们就要用理智去对待,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堂堂正正,坚如磐石,你大伯不会因此而生气的。”
雍鸣笑着点点头。
眼巴巴看着朱棣,‘阿爹这些年做事,就是坚持这两条原则吧?’
虽然阿爹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
但也有很多人愿意誓死追随阿爹。
有很多曾今敌视阿爹,戒备阿爹的人,现在也愿意和阿爹做朋友。
还有很多喜欢阿爹的人,比如皇祖父、皇祖母、二叔、三叔、姑姑他们。
更有中原无数百姓信服阿爹。
……
父子两说着说着,渐渐进入梦乡。
翌日。
早膳过后。
朱棣送文武两班人马出城。
叶茂带着文官集团,依据从吕宋王宫搜集的田亩册,去为中原迁民分田。
谭渊、柳升各统帅一路大军,向北进发,驱逐扫荡整个中央吕宋地区的抵抗势力。
一群人回到王宫内。
开始详细观摩吕宋王宫。
朱棣也抛下手头上堆积的事情,陪着朱元璋。
“父皇,儿臣想和朝廷,就人员流动、经贸、技术交流、货币流通,签一份大明和燕藩之间的双边协议,作为指导未来双边交流,有据可依的准则。”
来了!
所有低语交谈的人,瞬间息声顿足,心中暗道一句,来了!
许多人脸瞬间变黑。
恨得咬牙切齿。
余光暗暗看向朱标。
朱元璋含笑道:“指导双边交流,有据可依的准则,这个想法好,爹原则上同意,你和你大哥谈吧,咱老了,未来是你们的。”
话中,朱元璋转身看向朱标,“标儿。”
朱标郑重抱拳,“儿臣在。”
“咱和雍鸣在这里转转,你带着百官,去和老四谈吧。”
朱标看了眼朱棣,“儿臣遵旨!”
朱元璋笑笑,弯腰有些吃力抱起雍鸣,爽朗笑道:“走,咱们爷孙好好转转,恐怕,未来就看不到喽!”
他即便还有机会来吕宋。
都可以十分肯定。
绝对看不到这座唯一的城池了。
老四要掘其文化之根。
怎么会保留这座唤醒吕宋人记忆的王宫。
朱标、朱棣兄弟二人目视朱元璋抱着雍鸣走远后。
兄弟二人转身对视,同时笑了,朱棣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随即,带着一群人来到吕宋拉干王议政的宫殿。
宫殿大堂内,已经摆放好了几条桌子拼凑成的长条桌。
两面布置了一些座位。
一边椅子很多,一边只有几张。
不用看都知道,多的一边,是给朝廷准备的。
少的是朱四郎一方。
许多官员脸色瞬间更加难看。
东西方向各坐一边。
朱四郎用这种座次,向所有人传达一个道理: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至少在即将展开的这场谈判中,朱四郎认为双方是平起平坐的!
谈判尚未开始,就给人一种令人反感厌恶!
“王爷……”黄子澄憋了一路,再也忍不住了,跨列而出,指着长条桌,“王爷认为这样合适吗?即便王爷自立一国,也只是王,而不是皇帝!天下之大,只有中原的君主才可称皇,王爷为首的燕藩,有什么资格,和朝廷代表平起平坐!”
黄子澄怒而说着,转身,冲朱标深深一拜:“太子爷,这谈判,不谈也罢!咱们没有燕藩的技术,一样是天朝上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嗤!
嗤笑声,不合时宜响起。
黄子澄循声看去……
朱樉冷笑看着黄子澄,“对,就是本王在笑,没有燕藩的技术,咱们大明一样是天朝上国,黄子澄你是那几本圣贤书读傻了,还是本身就是个极度自我的蠢材!”
“老四燕藩的水泥你见过了吧?”
“据说,高炉还能建设更大。一次性烧制十几吨水泥的高炉,用于烧制水泥,能烧制多少廉价,且作用极大的水泥!”
“水泥在军事上,可以修建堡垒、修建坚固永备的官道。”
“用于农业,可以修建更耐用的农田水利,修建堤坝,修建黄河河堤。”
“大批量冶铁,可以让咱们中原百姓,每个人都有一把趁手的农具,有一张可以深耕的耕犁!”
……
朱樉一一列举。
“若是你这种蠢材,继续抱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醒,往后,你认为,你还能自诩天朝上国!”
就这,他都担心,不久将来,老四的燕国,会把大明远远甩在后面。
这蠢材,竟然说什么,没有燕藩的技术,一样是天朝上国!
鸡笼屿给大家的冲击,还不够大吗!
黄子澄酒糟大鼻子红红的,此刻,被朱樉怼的满脸通红。
可偏偏朱樉这个混不吝说的句句在理。
他就是想反驳都反驳不了。
朱棣懒得搭理黄子澄,看向朱标,笑道:“大哥,协议就是要公平,如果失去了公平,那这份协议,也就没有约束双方、指导双方的价值了。”
倒不是他不给大哥面子。
搞个南北向座次,让大哥坐北朝南也没什么。
可如果谈判签订这份协议时,连座次的公平都做不到,大明一方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
这份协议还有什么指导作用?
朱标含笑点头,转身看着百官:“老四说得对。”
话罢,走到椅子多的一侧,中间位置落座。
朱樉、朱棡、李善长、汪广洋、赵翥、汤和、蓝玉等朝中大臣纷纷落座。
其他人只能站着。
朱棣这边,只有朱棣、毛骧、杨东旭三人。
朱标坐在朱棣对面,双手手指交叉,放在桌案上,感受着这种氛围,含笑看着朱棣,“老四,说说你的条件吧,朝廷如何做,才能得到你燕藩治下、冶铁高炉、水泥、岸防炮等全套技术。”
朱棣笑着向东旭转身。
所有人都不由看向东旭。
东旭拿出一张折子交到朱棣手中。
朱棣接过后,转交给朱标,“大哥先看看。”
朱标接过后,展开折子,开始认真查阅。
其他人全都眼巴巴好奇看着。
胡惟庸没有坐的资格,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陪同朱标坐着的赵翥等人,默默捏紧拳头。
曾今,他也有这样的资格。
可被朱四郎赶出了朝堂。
‘总有一天,他还会回到朝堂,并且对朱四郎报仇雪耻!’
……
众人看着朱标神情越发凝重,看向朱棣的余光中,敌意就更加浓了几分。
条件肯定很苛刻!
朱标花费好一阵功夫,才看完,抬头后,将协议交给汤和、李善长。
大明文武百官开始传阅。
“太过分了!”
“这条必须否决!必须!”
……
愤怒声接二连三响起。
大约一个时辰后,协议折子才重新放在朱棣和朱标兄弟二人中间。
朱棣不理会许多官员,喷火怒视的眼神,征求道:“大哥,我们是不是开始,一条一条讨论协商?”
朱标点点头,指着第一条,“第一条人员流动,首先,你希望中原进行乡土村社过程中,那些被朝廷忽略的沉默少数,朝廷能动员起来,迁徙你这边,人数不少于五十万?”
朱棣点头。
他问过刘伯温,也问过父皇。
朝廷有一个摸底数据。
开国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失去土地的百姓大概有百万之巨。
刨去朝廷向示范区迁民。
动员五十万跟他出海没问题。
“不行,太子爷,这条不能答应!”齐泰立刻站出来反对。
随即很多人点头。
谁都知道,人口对朱老四的重要性。
朱棣看着齐泰,笑问:“齐泰,你有办法安置这些人吗?你们家的土地肯拿出来,赠予这些百姓吗?还是在场其他官绅愿意这样做,朝廷在推动乡土村社的过程中,主动忽略了他们,让他们成为沉默的少数,作为一个朝廷,就是要为百姓创造福祉,既然朝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通过打包的方式,把这个麻烦交给我?”
“其次,这些仅仅在十数年,就重新失去土地的百姓,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善经营生活,属于能力最差的一个弱势群体,把这样一个包袱交给我,你们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