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原每一个百姓,都是天大的好事。
“好了,此事今后不准再提!接下来,你二人若是不好好尽心尽力作战,我也不会留情!”徐达瞪目严肃警告。
“遵命!”
……
第九天。
临近傍晚。
漠北高原。
太阳余晖,洒在郁郁葱葱的燕然山上。
一支大军,距和林只剩三十里。
将士们默默坐在马车圈成的圆环堡垒内,默默将布袋中,仅剩的一条肉干以及炒面倒出来,一边喝水,一边默默进食。
朱棣站在马车上,腮帮子发酸,嚼着一根硬邦邦肉干,盯着落日余晖映照下,一片通红的燕然山。
如今,这燕然山,已经被草原游牧民族,更名为杭爱山了。
“姐夫,听说班固为窦宪在燕然山刻下功绩碑文,也不知,这么多年还在不在了?”
朱棣低头,看着徐辉祖走来,笑笑:“应该有吧。”
有!
他记得,后世有过相关报道。
耿瑄坐在附近一辆马车上,抬头眼巴巴看着朱棣:“师傅,咱们打下和林,是不是也能比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窦宪的燕然勒功了?”
朱棣爽朗笑道:“能!”
嗒嗒嗒……
话音刚落,远处朦胧处,传来急促马蹄声。
周浪率领数骑从朦胧中冲出来,迅速靠近,一跃从战马跳下,小跑来到朱棣面前,激动道:“王爷,纳哈出的人应该还没有折返和林,和林城外的蒙古包,还密密麻麻,简直就和咱们当初打纳哈出辽阳老巢一模一样!”
谭渊、张武等人听到马蹄声,已经走来。
等周浪说完,齐齐看向朱棣。
朱棣转头看了眼车阵内,疲惫的将士们。
九天时间,奔冲千里。
将士们已经十分疲惫了。
别说将士们了,就连他,明显都消瘦了,眼窝都深了很多。
可纳哈出不可能这么长时间,都不知他们分兵。
他有预感。
纳哈出恐怕正在赶往和林!
朱棣看向谭渊,“兄弟们还能不能坚持一下?咬牙进攻和林?”
其实这样很危险。
一群精疲力竭的疲兵,一旦攻不下和林,将会十分危险!
谭渊也明白,仔细琢磨很久,坚定道:“王爷,我看能!只要咱们为将者身先士卒,将士们士气高昂,一定程度,可以抵消身体疲惫!”
朱棣又想想,点头道:“通知兄弟们,两个时辰后,连夜进攻和林!”
“周浪!”
“在!”
周浪迅速立正。
“你率领两个工兵营,马上去前方寻找树木,赶制云梯。”
“是!”
目视周浪离开后。
朱棣越来越不安。
临战心怯?
还是我太着急了?
朱棣狠狠摇头,努力压下心中不安,去将士们中间走动,和将士们交谈。
以此更为详细了解军中情况。
顺便,让自己平静。
他很清楚,这一战,偏师本就凶险。
如今,率领陆军第一镇长途奔袭。
更加急切冒险。
犯了冒险机会主义!
可他不能不如此。
都九天了。
他也没有等来纳哈出追兵。
很明显,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纳哈出身边的精锐,恐怕几乎都被调往捕鱼儿海了。
时间一天天推移。
大哥正在步步逼近陷阱。
如果他不能尽快拿下和林,大哥、数十万大军都很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哥是大明储君。
一旦出事,国本动摇。
数十万大军是整个大明最为精华的精锐。
一旦出事……
……
天色彻底漆黑后。
陆军第一镇已经整装待发。
一轮满月早早出现在天空。
月光映照下。
兄弟们深陷的眼眶内,眼睛格外明亮坚定。
朱棣被兄弟们的眼睛灼烧的有些不敢直视。
其实,他在用一万三千余将士的性命,冒险换大明的前途命运。
有些卑鄙!
他能做的,只能是冲杀在兄弟们前面!
慈不掌兵!
朱棣坚硬腹语一句,猛地挥手。
“上车!”
“上车!”
……
各棚正开始下令。
一队队将士,有序登上马车。
“出发!”
随着一声号令。
数百辆马车,宛若潮水般,在月光映照下,沿着茂盛的宽阔草地,涌向和林高城。
……
于此同时。
和林。
轰隆隆……
急促马蹄声传来,惊动南门守军。
城头,纳哈出的步军精锐,全都瞪大眼,盯着黑暗处。
片刻后,千余骑斥候,从黑暗中冲出。
抵近后,千夫长冲向城门,大声喝令,“开城门!”
“千夫长,俺们认识你,可现在是晚上,不能给千夫长开城门!”
千夫长有些恼怒,喝令道:“本将带着王爷紧急军令,即便不开城门,那也放吊篮下来,让本将上城头!”
很快,一个吊篮放下来。
千夫长在城内,见到了纳哈出任命的步军统帅,海童。
海童和乃儿不花一样。
都曾投降过大明,又相继逃离大明。
城内几个万夫长听闻千夫长带来的消息,全都被吓了一跳。
“按照时间推算,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应该差不多抵达和林了吧?”
“海童,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让城外的牧民以及王公贵族入城?”
……
海童听着众人建议,摇头:“不,晚上太危险,明早通知城外的牧民和王公们,离开和林城!”
他们蒙古的王公贵族们。
明明城内有华贵的豪宅。
可就喜欢带着仆从,在外面住蒙古包。
“今夜,所有守军,全都到城头值守!”
总计一万一千三百多字,不够一万两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