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生他又想法好,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让你无从拒绝。
饶是他阅人无数,碰上这样的混不吝,也是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
转念一想,他有了主意。
让他背锅是吧,那就上奏陛下,先探探口风。
入宫后,他没有去翰林院,也没有把消息告诉他们。
刘基很清楚,这些人若知道了,必然会吵翻天。
到时候再一起去奉天殿,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
朱远章这会儿正在批阅奏折,连着几日忧心朱钰的事情,他积压了一些工作,再加上明日就是中秋,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也不想被国事绊脚。
看到刘基,朱远章放下手中的奏折,“诚意啊,你可是大忙人,等闲不会来咱这里的!”
刘基行礼之后,说道:“微臣也是害怕叨扰陛下。”
“说吧,这一次来有什么事?”
刘基也没隐瞒,而是把事情说了出来,“吴王殿下的意思大致就是如此,微臣拿不定主意,还请陛下示下!”
朱远章没说话,似在思索,刘基也不敢催促。
好一会儿,朱远章道:“大胆点就大胆点,既是恩科,那就要有魄力一些,这对其他人也公平。
而且,咱也想看看,这天下人都对咱,对咱大业是如何评价的。
就按照老六的意思来吧。
再让杨先那边发一道通知,无论考生写出怎样的文章,是讥讽也好,嗤笑也罢,都不能事后算账。
更不能因文章获罪。”
刘基低着头,心里顿时明白了,看来吴王的想法里,未尝没有皇帝的意思。
“是,微臣明白!”
其实朱远章想的很简单,既是开恩科,当做特事特办就行了,而且大义在手,他做事再也不用畏手畏脚了。
一来,他的确想看看众人的看法。
二来,也是展现气度的时候。
要是保守出题,到时候取的都是自己人,那些趁兴而来的学子怎么办?
所以朱钧考虑问题还是很全面的。
刘基从奉天殿离开后,来到了翰林院,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后。
果不其然,众人都炸开锅了。
“若不用朱子版的四书五经出题,那对大业的学生来说,何其不公?”
“没错,吴王说大胆一些,殿下说大胆,可这个大胆的限度在哪里?”
众人乱哄哄的,反倒是宋廉很是安静。
“诸位,既然陛下已经表态了,那咱们就放手大胆去出题,不能偏重自己人,也不能偏重其他人。
明年还要开考,等于两次机会,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一件好事!”刘基道:“时间紧迫,还是先想题目吧。”
众人也是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眼下皇帝都点头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再加上,被朱钧支配的恐惧还在,面对朱钧他们也硬气不起来,一个个看起来口不服,可屁股却不由自主的坐在了位置上,开始翻看四书五经,冥思苦想。
刘基暗暗摇头,口嫌体正直,这些人算是完了,以后面对朱钧,都要矮三分。
而宋廉则是把刘基叫到了一边,忍不住问道:“眼下我有些独木难支了,你什么时候能复出?!”
刘基叹声道:“复出?遥遥无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