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命他前线督战,然他督战不力,致使众多朝中有志子弟战陨,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最最受朝臣们批判的一点是,苏槐虽有督战之责,但却没有调兵领军之权。
可听闻他在军中不仅随意调遣三军,还统领诸将,这全然是将自己当做主帅,此乃越级越权、居心叵测之举,必须加以严惩、以儆效尤。
否则军纪不严,谁都可以以下犯上,那西策军不就上下乱作一气了。
言官们的弹劾指责源源不断,督战就督战,领战那是主帅将军们的事,绝非他可以擅自插手的。
而常彪这边因着忌惮苏槐,起初有些乱了章法,随后不得不很快调整过来。
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一再怕那苏槐,他南淮军只会越来越胆小怯懦,到最后一败涂地是不可避免的。
有敬王给他献策,让他将峡谷腹地一战的详情修书一封送回京中。
毕竟当时常彪的目的只是想活捉那些小将军,用来交换自己的家眷。
如果苏槐的兵马没能及时赶到,小将军们顶多全部被俘虏,可他的援军到了,兵马却全军覆没了,这还能说明什么?
京中那些朝臣们要是知道了真相,哪还会善罢甘休。
要想攻破西策军,则先要让他们内乱,像之前那般,上下不齐心,才能逐个攻破。
随后,常彪则静候时机,就等着朝臣们朝苏槐发难,让苏槐无法再统领西策军之时,再大举发动进攻。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
果然,一切如敬王所料。
大臣们在得知真相以后,都要炸翻天了,联名弹劾启奏,道是奸相此举,不仅丧尽天良,还自损军中兵力,如此为害军中的奸臣贼子,必当诛之而后快!
要是让他继续管辖统领西策军,西策军迟早亡于他手!
群臣罢朝请诛奸相苏槐,绝不能让他再在军中为非作歹。
眼看着前线形势一片大好,现下又出这样的乱子,皇帝焦得头都大了。
皇帝派人八百里加急去清问苏槐,这究竟怎么回事。
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这是常彪之计,意在搅乱朝政,使军心不稳。
常彪是叛贼,他散布出这样的消息,其用意如何,应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