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富得流油(2 / 2)

宣帝:什么!和尚都比他有钱。

户部尚书:赈灾的钱有了!

刑部尚书:怎么弄?

【这些金银和粮食哪来的?】许瑾瑜疑惑。

总不能和现代似的卖门票和联名产品吧。

【粮食是自己种的,一群和尚居然有佃户,还有没有天理了。】

【我去!京城里的大雄寺名下居然有上百顷的地,一部分是先帝赐的,一部分是信徒自愿赠送的。】

【让我算算,一顷是100亩地,那一百多顷地就是一万多亩地,好多地啊!还是京城周边的地。】

【还有温泉庄子,这些和尚也太享受了吧,这还是大雄寺一个寺庙的存货。】

许瑾瑜羡慕的口水哗啦啦的流。

宣帝和百官已经麻木了,一个寺庙比朝廷钱还多,这是朝廷管理上的失误。

下一刻许瑾瑜的心声又创新高。

【不对!老老实实种地永远是发不了财的,这一条在古今都通用,大雄寺那么多的钱财是哪里来的。】

【高!高!真高!】

一连串的称赞从许瑾瑜的心中发出。

【大雄寺这是从哪弄来的人才,简直就是传销人才,那叫一个舌灿莲花,天花乱坠、死的能说成活的,活得能说成死的。】

【忽悠的信众掏钱利索无比,这金银这不就有来处了吗,重点是大雄寺那个最大的佛像居然是真金做的。】

【我一直以为寺庙里的佛像是刷了一层金粉,原来真是金子做的。】

宣帝握着龙椅的手不由自主的收紧:不是你见识短,三丈高的金佛像,朕也是第一次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工部尚书:我只见过铜镀金的佛像,也没见过这么大的纯金佛像,好想去看看。

户部尚书泪流满面:发财了,发财了,赈灾的银子有了,明年治河的银子也宽裕了,我总算不用精打细算了。

兵部尚书激动不已:明年军队的饷银总算不用拖欠了。

【话说我要不要带着曹宽今晚上走一趟大雄寺,我也不贪心就割一只佛像的耳朵就行了。】

【我太穷了,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穷成这样。】

户部尚书:不!你不穷,最穷的是我们大乾的国库,你封地上的税银马上就送到了。

【决定了,下朝就去忽悠曹宽,曹宽也挺穷的,房子都买不起,我们俩一定合作愉快。】

百官们眼神乱飞,来个人戳破这个事情,实在不行内卫上,要不然许大人就要上演夜探佛寺。

【让我看看都是哪些冤大头给大雄寺捐钱。"

"旬王妃捐的最多,每年一万两,连着捐了十几年了。】

嚯!百官们战术性后仰,一年一万两,十几年就是十几万两,旬王真是有钱。

旬王面如土色,哆哆嗦嗦的想着要怎么向宣帝求饶。

被宣帝一个眼神制止了。

许瑾瑜还在呢,不能让她看出异样。

【信武侯夫人捐的也不少,一年5000两,户部尚书的夫人也有捐,一年几百两,工部尚书的夫人一年几百两。】

百官:闭嘴!快闭嘴!求求你收了神通吧!

"左右相的家人也有捐,这······这大雄寺这生意做的好,朝廷百官的家人几乎都去捐过。"

百官冷汗森森,朝廷这几天为了赈灾的银子快吵翻天。

但是没有一个人松口说给朝廷捐一点银子,反而给佛寺捐钱捐的挺利索。

有的官员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宣帝的脸色。

宣帝的脸色果然很好看,由青转黑,一双眼睛冷冷的盯着站在最前面的左相和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