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二十五章 风波欲起(1 / 2)

金陵,奉天殿。

礼部侍郎宋克进言道:“陛下,按地方预估,今年参与乡试的读书种子有七万之众,仅仅是京师直隶府县便有一万四千余人。文教斐然,人才可期……”

朱元璋含笑,对此很是满意:“社学、县学、府学、格物学院,这些年来发展得不错。用格物学院的词来说,那就是人才梯队初步已成。然礼部不可懈怠,文教之事乃是国之重事……”

宋克听得频频点头。

以前听闻老朱相当暴虐,动辄杀人剥皮,可现在看,他也算是个明君,至少在文教这件事上,他是真的在努力去做了。

只不过——

宋克手中笏板低了低:“陛下,臣以为格物学院不专于一课一业,儒学式微,不利长远。当将其儒学院作为第一主课,数学副之,其他再副之。”

礼部尚书李原名皱了下眉头,看向宋克这个老头子。

你丫的不能因为会写几个鸟虫篆字就在这嘚瑟,说话没个分寸啊。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没了,直言道:“格物学院并不在礼部之下,是由朕、堂长、总院与委员会负责,宋侍郎退下吧。”

宋克无奈。

现在的格物学院已经成了很难轻易撼动的存在,毕竟老朱支持。

儒学想要回归正统,重回中央,从老朱这里下手已经不可能,那就只有另一个办法——换堂长!

格物学院的堂长虽然长期由顾正臣把持,但也不是没换过人,虽说换的那个被噶了,但再换一个也合情合理,让堂长来主持变革,是儒学回归主流的唯一出路。

官场之上出身格物学院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府州县学中,更有大量的格物学院弟子充任教授、训导、教喻,这些人在教学时总喜欢叨叨几句“格物学院是学问之地,汝等当求之”之类的话。

尤其是今年,金陵格物学院与北平格物学院一南一北散播消息,秋招乡试举人两千。

等八月底或九月初放榜之后,各地举人还不蜂拥进入金陵或北平?

人才都被他们吸了进去,会试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格物学院的,更加大了其吸引力,长此以往,世人不会尊儒。

最主要的是,宋克老了,传统儒学出身的官员多数都不算年轻了,再过个一二十年,这一代人离开朝堂,满朝皆是格物学院之人,再想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那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朱标支持格物学院,朱雄英直接就是格物学院的弟子,将希望寄托在这两人身上更不可能……

现在,是最后的机会,趁着顾正臣犯下错误,露出致命破绽!

但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需要等沈溍他们回来。

只不过这三个家伙是不是也太磨叽了,调查个事,这都出去一个多月了,倒是赶紧回来啊,总不能被淹死在了吧……

蓟国公耿炳文走出,言道:“陛下,日前大宁都司发来文书,提议东北诸地沿途设置驿站,连接各城并关联关内,各驿给马三十匹,请以赎罪囚徒为驿夫。”

朱元璋赞同:“驿站总还是需要建起来,至于驿夫,朕看不必以罪囚充用了,直接从卫所中抽调吧。曹国公,和林那里可有消息送来?”

李文忠走出,回道:“目前还没有消息,但陕西行都司发来过公文,言说杭爱山附近出现过几次两千余人规模的骑兵,只是暂时不清楚那些骑兵是瓦剌人,还是亦力把里亦或是哈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