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麦苗虽然长势喜人,却距离收获的时日尚有百余日,眼下国库里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出征……”
“陛下,慎重啊……”
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话,让李世民也徒叹奈何。
国库没粮,何谈打仗!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可见粮草对于战事的重要性。
李世民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心中充满了不甘,更多的则是无奈。
“玄龄,克明……莫非尔等要与高句丽议和?”
李世民话音落地,不由得想起三年前和颉利可汗议和的事情,不会这么倒霉吧?
莫非三年一个轮回?
上次是迫于无奈,这次又何尝不是呢!
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无奈之下叹息一声,和高句丽议和,属实有些太丢人了。
可是,眼下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回陛下的话,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以退为进了,待我粮草充足时,再狠狠收拾高句丽。”
李世民无奈的一巴掌拍在龙椅上。
大胜东突厥的喜悦方才过去没多久,竟然要受此等窝囊气。
“丢人啊,太丢人了,我泱泱大唐,怎么能跟弹丸之地议和……”
李宽一直在聆听父皇和诸位大臣的对话,李宽理解父皇内心的不甘,更理解两位宰相的良苦用心。
眼下国库里的粮草确实不足以支撑打仗,一味的蛮干,害的是国家和百姓!
隋炀帝便是前车之鉴。
思虑再三,李宽觉得,是时候该自己站出来了。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李宽话音刚落,李世民惊喜的抬起头来,双眼如炬,注视着李宽。
“宽儿,你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儿臣以为,高句丽集结十万大军与辽东,或许意不在攻打我大唐……”
李宽话音落地,众人无不脸色大变。
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你他丫的竟然说,不是来打咱们的。
唯独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鼓励李宽继续说下去。
“宽儿,你继续往下说……”
李宽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儿臣以为,定是高句丽获悉我大军大破东突厥的消息,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不得不集结大军在辽东,眼下或许正在布置防御工事,以防我军对其发起突然攻击……”
“虽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说起来无功而返,实则也让高句丽损失惨重,若非他们诸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城池也是易守难攻,再加上隋炀帝安排不利多种因素影响,方才让高句丽侥幸没被隋炀帝彻底征服。”
“父皇则不同,天下尽知,父皇乃是行军打仗的绝世高手,若是父皇执意攻打高句丽,即便是不发一兵一卒,放出消息出去,高句丽王都得寝食难安,浑身哆嗦不已……”
“鉴于此,儿臣以为,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咱们该过年的过年。”
“若无意外的话,很快便会有最新的急报传来……”
“不管是他高句丽是立足于防守,修筑防御工事,还是想要觊觎我大唐,准备犯我大唐边界……”
“咱们都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李宽的话,让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这小子,比老子当年都猛。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和一干大将军,也是心服口服。
“众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话音落地,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施礼道“陛下,楚王殿下所言甚是,我们不妨再等等边塞传来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