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陆县的割禾的浪潮如火如荼地进行,孙伯民,孙三叔,德哥儿天天往外面跑。
苏氏和云姐儿则在衙门后院看小孩。
孙山正打算领着虎鸣到鸟粪作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读书,不能死读书。得要带着虎鸣去见识见识,毕竟见识是从小积累。
虎鸣双眼一闪一闪地道:“义父,孩儿真的能去?”
孙山确定地点头。
虎鸣兴奋地跳了几下,脸蛋红红,高兴地说:“太好了。义父,我一早就想去看看鸟粪肥料作坊了。”
在学堂,邓教谕给学生聊过鸟粪肥料作坊,同窗都想去看看,虎鸣也不例外。
德哥儿跳了出来道:“山子,我也去,我也想见一见鸟粪作坊。”
有热闹不看就不是孙三叔,也跳了出来说:“山子,三叔也要去。”
就连孙伯民也说道:“山子,阿爹能不能去看一看?”
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妨碍你干活,阿爹就不去。”
实在好奇到底是怎样的鸟粪,经过加工后,竟然能如此滋润水稻,使得水稻产量翻倍。
孙伯民种地种了一辈子,非常想知道这种神奇的肥料。
不要说孙伯民,连苏氏也想去看一看,摸了摸腰骨头,可惜还疼。
只好无奈地说:“山子,阿娘就不去了,在家帮你带笑笑。”
孙山:.....
最后的最后,除了女眷,孙家人都跟着孙山去作坊。
孙山再三提醒到:“山叔,德哥儿,路挺远的,还挺累的,不能走着走着喊回家。”
孙三叔白了一眼孙山说道:“山子,你以为我们是你媳妇啊,细皮肉嫩啊,城里人啊,咱们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呢。”
德哥儿也在一边补充道:“就是,粤湘古道这么难走的路我们都能走过来,区区小山路,怎么会难倒我们。”
桂哥儿不认同地说:“三叔,德哥,你们来沅陆县那么久了,天天过上地主老爷,地主少爷的生活。如今要受苦受累,说不定受不了。”
话一落,孙三叔鼓睛暴眼,桂哥儿吓得赶紧躲到孙山的后背。
孙三叔冷哼一声:“桂仔,你是说你自己吧。整日闷在衙门,不用风吹日晒,更不用风餐露宿,一点苦也没受过,还餐餐大白米饭有肉吃。你比家里的地主老爷还地主老爷。”
孙三叔这些日子静静观察桂哥儿,发现他唯一的工作就是伺候孙山。
而孙山,最好伺候了,只需要摆文弄墨便可以。
孙山干活,桂哥儿躺着,孙山吃饭,桂哥儿跟着吃饭,孙山睡觉,桂哥儿也跟着睡觉。
孙山发工钱,桂哥儿也发工钱。孙山养小肥妹的同时还顺便养着小黑妹。
尼玛!这样轻轻松松又体面又养一家子的活计,哪里用得着桂哥儿。
他,孙叔文,也能干。
孙三叔早就看桂哥儿不顺眼了,要不是自己不好做书童,孙三叔恨不得取而代之。
桂哥儿一连三否认地说:“三叔,你污蔑我。我哪里是地主老爷,更没有过上地主老爷的生活。三叔,我可是山哥的书童,山哥都不说地主老爷,我更不是。”
呸!孙三叔暗暗地呸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