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苦笑,“赵总,你们本地叫海鸡脚,对于余总可能会少吃,但在您这可算不上稀罕。”
“哟,鹅颈藤壶啊,本地也少见,老秦有心了。”赵勤的话,让老秦立刻转苦为喜,
“也是巧,刚好前天回市里碰着了。”老秦常年在这边,余伐柯给他安排了一套大平层,就在市里,他也将自己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
没一会热菜上来,老秦拿了两瓶茅子过来,笑对余伐柯道,“这酒是年底,赵总给我发的福利。”
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没贪污,平时可舍不得买。
杯中酒倒满,余伐柯第一个敬的就是老秦,“秦经理,你的辛苦我看在眼里,敬你。”
“不辛苦不辛苦,咱这边山好水好人更好。”
听得赵安国哈哈大笑,也起身陪了一杯。
要说鹅颈藤壶有多好吃,赵勤反正感觉也就那样,能卖那么贵,还是因为过于难采,
倒是这会上的另一种藤壶,让他颇为喜欢,
本地叫笔架,也叫佛手,学名龟足,是节肢动物门,藤壶的一种,入口有螃蟹的鲜味,里面裹着汁水,鲜香脆口。
五个人两瓶酒,算是平分,谁也没多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吃饭的时候,老秦体贴的让人单独用大碗给赵勤盛,赵安国看儿子的吃相有点不爽,“咋不把头剁了,直接往里倒?”
赵勤不睬老爹,自顾自的吃,
倒是老秦笑着打圆场,“赵主任,多少人羡慕赵总能吃不胖,况且都是家里人,没必要端着。”
晚饭解决,老秦又让人上了茶,
一直待到差不多十点钟,四人这才登船,打算去收网。
冬天是捕鱿鱼的汛期,现在算是季尾,不过海面上还是看到了两三艘灯光捕鱼船,
赵勤开船,老赵则在和陈余二人吹牛,
“现在用灯光,早先我们还用火把,特别是青鳞,一见火光就聚到一起,海上就跟煮开的水一样,都是鱼在跳,
用火把捕鱿鱼也好使的。”
“现在咋没人用了?”余伐柯好奇,
“近海的资源没那么好是一方面,其二当然是现在的电灯越来越亮,还有一点,用火把捕鱼很不安全。”
“烧着了?”
“用传统的火把还好些,有些人为了方便,就带着气罐,到了区域直接点着气罐,效果自然比火把好,但气罐有危险,
出现过几次爆炸,没了几条命后,本地就管得很严了。”
聊着,船已经到了放网区域,赵勤喊道,“爹,你来掌舵,我收吧。”
赵安国起身拍拍屁股,接过了舵,“卷扬机好长时间没启动,你给边上滴点油再开。”
“知道了。”
弄了一点柴油,滴在卷扬机的转盘中心处,这才启动,刚开始响动很大,半分钟后,才渐渐的恢复正常,
“阿勤,要我干啥?”余伐柯问道,
“拿筐子过来,站一边等会帮着解鱼。”
“我不会啊。”
“那你会吃不?”
……
PS:稍晚还有一章,没了存稿,上午有事,只能现在现码了,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