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柴油味很香?(1 / 2)

回去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来往行驶的货车、小轿车扬起半米高尘土。

排出的尾气和柴油味,熏得虞晚一阵干呕。

刘老太看外孙女这反应,面露可惜:“怎么?闻不惯?这油味可香了。”

“你姥姥我每天上街就为了闻这柴油味。”

“……”

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虞晚就特别讨厌柴油味。

来这几天,每天的活动量比她以前一个星期都多。

74年的京市,普通人民出行全靠走,买东西全靠赶早抢。

哪像现代,洗衣服有洗衣机,买东西直接手机下单,至于天天走几公里就为了买两把菜,那完全就不可能。

虞晚对刘姥姥挤出一抹笑,没说什么,忍着脚痛继续走。

一大早来回快走一小时,实在消耗体力。

倒是刘老太半分不嫌累,一路上笑得合不拢嘴,还夸虞晚机灵运气好。

城东菜市场时不时会有“荤菜”小道消息,虽是不要票的鱼头、猪头碎肉、肚肠之类的。

但能买到的人少之又少。

这不,虞晚就买到了。

到了胡同口,碰到熟人,刘老太还没少跟人说抢到了鲢鱼头。

惹得街坊又是一阵艳羡。

“还是您老运气好,这玩意炖豆腐香得不得了。”

“那可不是,我家老头就好这口。”

刘老太笑容满面,等转过巷子看到门楼下的人,脸上笑意僵住,但很快恢复如常。

虞晚为了户口,一直都要留意身边人。

刘姥姥的转变,自然被她捕捉到。

“亲家,今儿你怎么过来了?”

刘老太笑着迎上去,话里话外都是客气,还透着一股……

那种感觉,虞晚说不上来。

类似不得已的奉承,被压着的示好。

总之就是有些捧着的意味。

“来找你有些事,进去说吧。”乔老太板正着脸,看不出情绪。

她没穿满大街老太太的那种藏蓝旧式斜领布衣,而是剪裁合身的白衬衣,外罩一件咖色背心褂子。

脚上还穿着一双盘扣皮鞋。

鞋面连点灰都没有,相比之下,虞晚全是脚印的土布鞋实在磕碜。

进了四合院后面的小跨院,刘老太客客气气把亲家请进门。

又朝虞晚说,“丫头,把鱼头泡水里,别捂臭了。”

虞晚不傻,知道是老太太有意支开她,于是提着菜篮跨门出去了。

只是在院中拿盆接水时,她没忘竖着耳朵偷听。

屋里就剩两个老太太。

虽做了亲家,但二人彼此都瞧不上,关系也没多好。

刘老太娘家姓龚,祖籍辽左,从她曾祖那辈就避战乱到了京市。

现在住的小槐花胡同原来是亲王府邸,刘老太曾祖父就是这府邸养马喂水的奴才。

不过这事外人知道的不多。

但乔家老太太恰好就是知情人,乔老太本姓孙,祖上是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后靠坑某拐骗发了财,也就开起了药材铺做正经买卖。

可惜恰逢时局动荡,正经药材生意难做,今儿不是遭这帮讹了,明儿就是遭那帮人扣押药材。

家道也就这么败了。

后到乔老太这一辈又遇公私合营,仅剩的两家药材铺也就没了个一干二净。

如今房契仍然在手,药材铺却已经成了公家招待所。

乔老太和刘老太自小认识,一个是药材铺小姐,一个是捡地上糖渣的穷丫头。

因战乱,乔老太嫁了从北地来的男人,一为护家,二是想找个能守住药材铺的男人。

说是北地来的,其实就是被打得逃下山的土匪汉子。

前三四十年,整个华国到处都乱,到处都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