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摩拳擦掌(2 / 2)

可市委宣传部的科长们呢?

理论科,恐怕他自己都没啥理论水平,说得严重一点,可能连理论是什么都说不清。

新闻科,也就是这个科室有点儿作用,但是个求人的活儿,一旦有了什么负面新闻,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还不一定有什么效果。

成绩不多,挨骂不少。

文艺科,也就是管管市里那些老书法家,所谓书法家,也只是自我欣赏而已。

宣传科,市里树的典型恐怕很少有人关注。

在市场经济时代,宣传工作难做啊。

往往都浮在面上,很难深入进去。

入耳入眼容易,但如何入脑入心,是个系统性问题。

手中没有权力、没有项目,再加上没有成绩,这些科长们心气都低了。

往往都是熬日子,等资历老了,去文联、作协弄个副县级,也就心满意足了,在本部门提拔的机会都不多。

市委宣传部的这些副部长,大多数是强势的外单位塞进来的。

目前这几个,有市委办公室的、市委组织部的,竟然还有财政局的。

政府部门往党委部门塞干部,这不是搞反了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如今是权力中心主义,谁实权大,谁能给别人带来利益,最好是经济利益,谁就嗓门大、强势。

再一个,之前的市委宣传部部长领导年纪都不小了,也都不懂宣传业务,都是副市长转任,一般干个几年就去了人大政协,自身没有什么发展的动力,所以抓工作不起劲。

这一点也能看出,上面的省委宣传部也弱势。

像省委组织部,经常派自己的处长到地市,解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这样既解决了自己的干部,增强了权威,又能把精兵强将派到地方做工作,提升了整个系统的专业性和统一性,也增强了干部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整个系统就盘活了。

宣传部就比不了了,尤其市以下的,暮气沉沉的,没有什么朝气。

但是新部长不一样。

因为他年轻啊!

这么年轻,以后肯定能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岗位,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一旦有那一天,他们这些人,就成了旧部,有机会到重要岗位上。

因为领导都要用熟悉的人、信任的人。

以前有个名人说过,我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唯疏吗?

他们都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会后,他们抓紧制定本部门的工作改进方案,争取尽快报给部长看。

梁江涛明显察觉到了不同人的态度变化,他知道,必须拿出点实际动作,让大家进一步感受一下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