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财政厅长请吃饭(2 / 2)

这酒是当年买的成箱的,密封、装坛,防晒防潮,足足放了十五年之久,其实是85年灌装出厂的,已经将近十七年了。

老酒,如果不能妥善保存,是很容易挥发的,过了十几年拿出来,发现酒瓶空了,那不是非常尴尬?

而这酒保存得很好,可见是收藏行家搞的。

倒出后,有一点点发绿,似乎又有一点点发黄,进了酒杯,还是白色的,酒线粘稠绵长,醇香扑鼻。

酒,尤其是酱香型酒,绝对是老的好。

很多人说,不到一定的年纪,是品不出酱香型白酒味道的。

对于老酒虫来说,没什么比酱酒更解馋了。

尤其是十五年的茅台,是最适合享用的。

如果年份再高,就不能直接用了,而是需要兑酒吃,直接吃会醉死人的。

李春平是浸淫酒场多年的老手,年轻时外号“李一瓶”,不是说只能喝一斤,而是每次喝酒一瓶打底,肚子里不知道灌了多少种类的酒,肚子里的酒虫最喜欢酱香型酒,此时饿了一上午,闻到十五年的茅子,觉得整个人都软了,好像肚子里伸出一只爪子,不停地刺挠他。

这气氛,这尊荣,这酒,这菜,让他整个人飘飘然,仿佛飞到了仙境。

突然想到读书时学到的李白的《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兴奋异常!

他作为龙武镇的代表,又能喝,在带酒的阶段,一口一个,喝得别提多美了。

半斤酒下肚,他整个人兴奋起来,紧张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始拎着酒壶,不停地敬酒、打圈!

在场的财政厅领导看他那么豪爽能喝,震惊之余,也纷纷叫好。

请客人的心态是这样:反正不差酒,你喝得越多,他越高兴,不怕喝酒,就怕冷场。

李春平几圈下来,给在场的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乡镇干部的特点和专长,喝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如果不喝酒,工作怎么开展?怎么跟上级机关打交道?怎么压得住下面的人?

当然,喝了酒活儿还得照干,一点儿都不耽误。

如果喝了酒误事儿,那就是酒蒙子了,根本吃不开,很快就被淘汰了。

一个合格的乡镇干部,这是基操,勿6!

在场的领导虽然酒场很多,但喝文明酒的居多,何曾见过那么狂野的喝法?!

尤其是看见李春平敬李大生,一下干了一大杯,纷纷拍手鼓掌叫好!

要不怎么说无酒不成席呢?

酒真是拉近距离的神器!

几杯酒下肚,相互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感全都抛到爪哇国了。

李春平彻底扔掉了自卑和紧张,和现场的环境与人融为一体。

你不再是厅长,我也不再是乡镇干部,我们都是兄弟!万事好商量!

如果没有酒,或者不喝呢?

那么冰始终就没破!

还都得端着。

你就还是个乡镇干部,是泥腿子,我也高高在上,是厅长,还是泾渭分明、格格不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能喝酒的干部具备极大的优势!

有人甚至说,关系,是喝出来的!

帽子,也是喝出来的!

虽然有些过于绝对,但多少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