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你们将孔圣人置于何地!(1 / 2)

皇极殿上,众臣纷纷低声议论着。

“曲阜可是衍圣公的祖地,至圣先师的故里,我等儒生向往的圣地呀!不可不救!”

“对对对!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保住曲阜,保住衍圣公府!这是我等天下儒生的脸面!”

“放心吧,我大明向来对历代衍圣公极为荣宠,陛下定然不会让那闯贼毁了圣人宗庙的!”

.......

就在这时,班中突然冲出一人,跪倒在地。

众人一看,正是当今太常寺正卿罗尚忠。

朱由校见此人出头,不由双眼微眯。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家伙好像是当代衍圣公孔胤植的二女婿。

一想到那孔胤植,朱由校心中不由泛起杀意。

这个人学问是真好,就特么做人不行。

清军刚入关,他就急着第一个递上了降表《初进表文》,为清廷歌功颂德,锦绣文才全用在给清军溜须拍马上了。

顺治时候,清廷颁布削藩令,他又带领族中有威望的族人率先剃头,并且还上了《剃头奏折》邀功......

亏得当初天启给他封了太子太保,崇祯又晋他为太子太傅。

大明如此厚恩加于孔家,他却第一个反水了。

这是不忠!

清军残杀大明百姓无数,他却为他们歌功颂德。

此为不义!

他锦绣文章满腹,圣人的教诲却无一遵行。

可谓不孝!

这种不忠不义不孝的东西,让朕救他?

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这时候,罗尚忠已经开始嚎啕起来。

“陛下呀!衍圣公危急在旦夕,还请速速发兵搭救曲阜,剿灭反贼!”

朱由校一脸心痛,故作为难。

“倭寇随时入侵我东部沿海,前番卫所已经全部移兵海岸线驻防。”

“九边大军更是不能轻动,朝廷如今竟无可用之兵,如何是好?”

众臣听他这么如此一说,竟然无言以对。

朱由校故意看向孙承宗。

“孙老大人,你是兵部尚书,你以为现今局面,该如何应对?”

孙承宗现在可谓是东林党人里的领袖人物,朱由校想试探一下他对此事的态度。

孙承宗忽然被点名,不由心里一咯噔。

刚听到李自成扑向曲阜的消息时,他脑子里已经想到了很多东西。

当今陛下武功略略,就是强大如北方建奴,他也不过用数月就一战而灭。

这区区几路反贼,陛下若是真有心要灭,岂能让他们蹦跶到今天?

可见陛下是有意纵容。

如今借着反贼之手,门阀被打击,藩王受削弱,能够对朝廷掣肘的也就只剩下孔门了。

陛下这是要彻底清除大明内患!

这孔门近来风评也不太好,尽怂恿官员与朝廷作对,确实令人不喜。

孙承宗回想起了自己加入东林党的初衷,是因为陛下宠幸宦官,朝政被阉党把持,祸国殃民。

他加入东林党,并不是为了自诩清流,而是借着力量扳倒阉党,还大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

而如今的陛下,已深得洪武爷的真传,阉党被拿捏得死死的,还勤政爱民,文治武功赫赫,各种有利于大明的改革层出不穷。

能辅佐这样的明君,是他孙承宗三生有幸。

自己绝不能成为阻碍陛下大展拳脚、阻碍大明再开盛世的一介腐儒!

不!绝不!

和这些丰功伟业比起来,东林党领袖的名头不值一提。

他神情坚定,缓缓出班。

包括罗尚忠在内的诸多孔门官员,都满怀期待的看着他,就等他给出发兵救援衍圣公的最佳方案。

却见孙承宗恭敬拱手,一脸郑重道。

“诚如陛下所言,近来东部沿海,倭寇活动日益猖獗,随时有犯我大明之象,现在沿岸驻守的军兵,皆不可轻动。”

此言一出,又是一众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