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日常(2 / 2)

关系重大啊......

主要是,也没这个必要......

就凭未来的发展趋势,田向南就有信心,他们电线厂里生产出来的电线,根本就不愁卖。

眼下最好是先在民用市场上抢下一部分份额,那样同样也不耽搁赚钱,而且还不会有什么风险。

与军工行业合作,虽然能够迅速提升青山电线厂的行业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啥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那样吧......

自己就低调的生产,然后把生产出来的产品低调的卖出去,偷偷摸摸的赚钱,这不香吗?

不一定非要得把产业做大做强,或者做到全行业排名前列,那样的虚名除了引来更多人窥探的目光,其实也并没有多大意义。

况且田向南也没打算把电线厂经营个几十年那样,目前也只是把电线厂当做青山大队崛起的过渡产业。

当然,为了避免影响士气,这话田向南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因为他知道,等到了那个时候,市场的规则会慢慢的将他们的电线厂排挤在外。

到时候没有了竞争力,也没有了市场,那么,他们青山电线厂就能自然而然的退出历史。

等到了那时候,经济彻底放开的时期,民营企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冒出,搅乱市场。

到时候,可不光他们电线厂,而是各个行业都会受到经济冲击。

打个比方说吧,青山大队砖厂所出来的砖头,向外出售的话,基本上就是三分多,不到4分一块。

这个价格看似很高,但其实已经算是计划内物资价格比较低的了。

可是等到再过几年乃至十几年,其余那些生产队,尤其是个人砖厂冒头之后,砖的价格甚至最低能被压到两分多,甚至一分多一块。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随着年代的更迭,货币慢慢贬值,物价也会随之提升。

真这样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从60年到80年,这20年以来由于物资比较匮乏,很多东西包括日常所需的普通物品,价格一点也不低,甚至要远远高过八九十年代。

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简单金钱上的衡量,而是在购买力的换算下得出的结论。

咱们国家物价真正低的时候,那正是改革开放以后,物资也丰富,个人经济也纷纷冒头,对原有市场进行冲击的八几年到千禧年间。

当然,这指的也并不是所有物品,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这次张丽华从多宝山借来的铜料是一根根小擀面杖一样粗的铜棍,长短也差不多,被粗麻绳捆成一捆捆的,这样倒方便了大家搬运。

在大家伙的齐心协力下,把所有的铜料都卸了下来,随后二十多辆板车来回跑了三趟,才把这二十吨铜料给送去电线厂的仓库里。

随后,田向南又给张丽华安排了住处,刚好就在谭兴国隔壁家的院子,也就是王三宝隔壁的隔壁。

让他们两家熟人住在一起,以后也方便一些。

田向南又去供销社来回跑了几趟,把人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准备齐全,眼瞅着天快黑了,他这才回了自己家。

等到第2天,田向南直接叫了各个队长到大队部开会,他在会议上直接宣布,以后将由张丽华任青山大队电线厂的第一任厂长。

以后电线厂的所有事情,包括培训生产,员工的聘用和管理,都由张丽华厂长全权负责。

到了下午,他又参与了所有知青选拔名额的会议,在所有知青的见证下,选出了10名对屯子出力最多,平日里表现最好的人获得了这些名额。

在屯子上又等了几天,田向南搭乘林场的补给火车去了县里,把新拟好的10个考试名额递交了上去。

随后,他又揣着3万块钱踏上了去省里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