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暗室(1 / 2)

马车进入城门后不久,宋念卿便让红烛先回去准备晚饭,说自己要带着夫人转转,迟一点到家。

红烛立马撅起了嘴,没等她开口,宋念卿便从怀里摸出了一些碎银子,让她想吃什么买什么。

这丫头瞬间喜滋滋的,然后跟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着去了。

御风见状,眼睛都瞪圆了,想想自己身上连十个铜板都凑不齐,她却轻轻松松又赚了几两,气煞人也。

君梨站在一旁看着好笑,先拿领头的开刀,“没想到我们天不怕地不怕的安北将军居然会被一个小丫鬟拿捏。”

他摇了摇头,“我实在嫌她聒噪。”

“那御风岂不是很吃亏。”她又打趣他身后的人。在一众侍卫里,御风应该是话最少的那个。

“啊?吃亏吗?”他转脸看向御风,“他又不爱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要银子何用?”

“……”御风几欲吐血,眼里分明在说,爷,我就是想吃也没那钱啊,你一个月才给多少?

宋念卿又道:“等他成亲的时候我给他砸笔大的……走了走了。”

这话说无数次了,又在画饼,御风暗暗撇嘴,我谢谢你啊!

三个人脚步匆匆的到了一处茶楼,要了一个雅间。

君梨纳闷不是带她去七里桥吗?怎么……

却见御风走到墙根处,把一幅紫气东来的字画掀开,然后手法有些奇怪的摸了几处,一道暗门便出现了。

……这是通往七里桥的入口吧,暗门背后定然另有乾坤。

她怔怔的想着,忽然听到后面有动静,转头一看,房门口人影晃动,有小厮绕过屏风进来了,把一应茶具小心的放到他们面前的小几上。

宋念卿朝他使了个眼色,那人点头,慢慢的退了出去,再轻轻的带上了门。

御风没动,依旧站在原处。

没等她张嘴询问,宋念卿解释道:“茶楼老板是我们的人。”

怪不得呢,小厮进来都不闪不避的,有恃无恐。

想起入门时那个胖胖的掌柜,中年发福,一脸的油腻,怎么看怎么市侩。

“你还真会选人。”

他淡淡一笑,“走吧。”

此刻,御风已经打开了暗门,一条幽深的密道出现在她面前。

宋念卿从墙壁上摸了根蜡烛点燃,随后带着她在昏黄的光影中曲折前行。

御风没有跟来,去城西带着余下的一部分羽卫接人去了。

就像麻婆豆腐里没有麻婆,七里桥里也没有桥,而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地下暗室,有厅有堂有厨房,休息的卧房有七间,每一间大约可容纳五六张床,所以这里住上几十号人是不成问题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暗室正处于京城闹市之地,它的上面就是高高耸立的鼓楼。

酉时的更鼓恰时响起,君梨听着那雄浑震颤的声音,再次确认他们真的是在地底下。

还真是个好地方啊,鼓楼常年有兵丁把守,平民百姓不得靠近,羽卫在此落脚,实在是隐秘之极。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君梨刚才在马车里听他说起便已惊叹,此刻看到眼前这一间间石室,有台有阶桌凳俱全,更觉五体投地。

他靠在石壁上笑,双手抱怀像极了纨绔,“说来话长,你有兴趣听?”

“当然。”他身上有太多的故事,而她这些年过的极其单调和乏味。他于她,就像一本全新的话本,充满了惊喜与刺激。

“小时候常被宋枫眠禁足,就想着要是挖个地道通到外面该多好。后来在书院认识了元琰,他老带我来鼓楼玩,两个人跟个傻子一样在高台上又喊又叫,抒发着所谓的凌云壮志。一日我突发奇想,不都说京城寸土寸金嘛,尤其是这里,城里最高的楼,风水宝地,下面会不会有什么宝贝镇着。即便没有宝贝,按照惯例,也会铺上满满一层银币,所谓瑶台银阙,神仙府地。”

君梨听的下巴都要惊掉了,“寸土寸金是这么解释的吗?你也是中过秀才的人,地下真要有金银,那正前街的乞丐就不会扎堆了。”

“要怎么说你是外行呢。”他自信满满的道,“这座鼓楼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建造它的是元琰的祖父景仁帝。他当年是推崇道教的,但凡他建造的道观或者楼宇,地底下都铺有一层金箔,取金碧辉煌之意。后期国力不济,手上钱不多了,他就改用银币了。”

“嗬,你还……你还研究上了?”

“算不上研究,这不是元琰的家事嘛,他读书不行,家里的钱怎么花的还是有点数的。”

“问题是这是朝廷敕造的鼓楼欸,你们连它都敢动?”

“那是你不知道没钱的日子有多难熬。”话说完愣了一下,冲着她笑。

她跟着笑,心照不宣。她也是一路穷过来的,怎会不知?

“元琰堂堂一个皇子,还会没钱?”

“有钱个……”看到她眉头一紧,最后那个字生生的打住了,挠了挠头改为叹气,“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府,油水不多,每次用钱都要从他母亲懿妃娘娘那里搜刮,总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俩每日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搞钱,那一日我突然就有了这个念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默默的给他竖大拇指,真真敢想,牛!

宋念卿扶了扶额,“他也觉得甚好,于是一拍即合,背着人甩开膀子挖了四五日,都累趴下了,梦里都是抡着铁铲挖鼓楼的画面,你能想象吗?”

“噗……”她很不厚道的笑起来,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他和元琰那两张喜出望外,财迷心窍的脸。

他倒是憋的住,继续说道:“最终我们觉得这笔财不该我们发,算了,放弃吧。没多久元琰被封了广陵王,有了自己的府邸,还得了一大堆赏赐。所谓物极必反,我们一下子这般富贵,哪里经受的住,于是招猫斗狗的大肆挥霍,很快就没了余粮。正当我们大眼瞪小眼的时候,老费出现了。”

“老费?”

“就是刚才的茶楼老板,我们进来的那个雅间是元琰与我的贵宾房,从不招待外人。”

“……你是说这么大的暗室是他挖的?”

“对啊,他以前是个江洋大盗。”

“嘶!”君梨回想着他大腹便便的样子,实在很难与话本上那些身轻如燕的盗贼联系到一起。而且,他还懂盖房子?偌大的暗室可不是随便挖两下就能出来的,里面这么多房间都用岩石或砖块加固过,不是简单的土坯和毛草料。

看他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她指了指他,“你又骗我。”

“真的,是个巨盗,但他劫富济贫,有一回偷到了元琰头上,被我们逮住了。真是穷鬼见穷鬼,两眼泪汪汪,他哪知道元琰当时是个穷王,外头光鲜里面全是破烂货,他都要哭了。”忆起往昔他大笑起来,引得一个侍卫从那边的窗户探出头来。

“欸,使出你的看家本领,今晚夫人要尝尝你的手艺。三儿,可别给老子丢脸!”他朝着那人喊道。

对方一个劲的点头,转眼看向君梨欠了欠身。

“那是我的侍卫兼厨子冯三。”宋念卿介绍道。

君梨点头,追问下文,“后来呢?”

“老费说他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让我们放他一条生路。我们查了一下,确实没背过命案,不是大奸大恶之徒,那正好,收为己用吧。”

“所以他给你们搞出这么大一个手笔来。”

“嗯,就是啊。当时跟我们对天发誓要金盆洗手,元琰说别啊,指望你干一票大的呢,鼓楼挖不挖?把那小子都吓懵了。”

“哈哈哈哈……”君梨笑的没收住,那个冯三又探出了头。

“他是巨盗,未必会挖地道吧?”笑了好一会,她又问。

“这你就不懂了吧,但凡巨盗,身上都是有几件本事的,挖地道只算入门。你看看这里,”他指点着她,“绝对是大才啊,通风,用水,排烟都设计的恰到好处……冯三,这个你最有资格说了,在厨房生火一点不呛人吧?水也引的不错,对吧?”

彼时他们正走到那扇窗户边上,冯三和另一个侍卫在灶上忙活,听到问话,赶紧放下锅铲跑过来,“爷,好是好,就是每日更鼓吵的头疼。”

另一个道:“是啊,脑袋嗡嗡的,都魔怔了。”

“居安思危,回京城是让你们办差的,不是来睡大觉的。这里好就好在有更鼓,让你们时刻醒神,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