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姚广孝,大才(1 / 2)

跟在马皇后身后。

朱标将这几日做过的事情,如走马灯般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

可思来想去,朱标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错处,值得马皇后动怒啊。

“娘,儿子可是哪里做错了?”

走到行宫别院,见马皇后将身旁下人尽数屏退。

朱标这才开口问道。

可也是朱标刚一说完,马皇后眉头微蹙,盯着朱标沉声问道:

“标儿,你可是算计到我头来上了?”

“啊?”

“哪儿能啊,娘!我怎么敢算计您......”

就在朱标满脸堆笑,准备凑上去卖乖的时候。

马皇后将手拍在石桌上,怒声问道:

“还敢说没有!”

“那道衍和尚是什么!”

“你心里明明给他安排好了差事,可你明面上,却还要将他处斩!”

“为的,不就是让我出面,替你赦免他吗!”

见马皇后心明眼亮,瞬间就洞察自己的心思。

朱标略感无奈苦叹了一声

怎么自己周围都是绝顶聪明的人。

自己这些小九九,恐怕在马皇后和老朱看来,非但不会觉得高明,甚至还会让他们觉得幼稚.....

“标儿!你是储君!”

“可有帝王心术,但不能攻于算计。”

“若咱大明日后的皇帝是个擅弄人心之人。”

“朝堂百官岂不人人以玩弄人心为乐?”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正臣,哪里还有直官,朝廷风气还不全部乱套了!”

“娘知道你这孩子聪明,可这聪明不该是玩弄人心的小聪明才对!”

马皇后语重心长,沉声劝说。

显然是担心朱标误入歧途。

而听到马皇后的话。

朱标也不反驳,默默点头后,低声狡辩道:

“娘,儿子也明白身为帝王应光明正大,可这姚广孝着实太特殊了些。”

“你也觉得他是大才?”

“绝对是大才!”朱标不假思索,当即回道。

虽然姚广孝是永乐皇帝靖难的功臣。

可不得否认,姚广孝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后世对姚广孝也是毁誉参半,可朱标也不得不重视姚广孝的才谋。

例如永乐皇帝靖难起兵之时。

天降异象,风雨交加,纵起飓风,吹断旗杆。

在这个讲究出师有名,讲究天象示警的时代。

如此异象,无疑会让靖难大军,军心动乱,甚至是不战自溃。

可当时姚广孝竟传告三军。

言说此异象乃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大祥之兆。

铁铉驻守的济南城久攻不下。

永乐皇帝甚至有退守北平的念头。

可姚广孝竟提出了一个提议,一个从未有谋臣提出过的建议。

绕过去!

随即靖难大军绕过山东(济南),飞骑突击,直插敌后。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里应外合,攻克金陵。

自此,千百年来,第一个藩王起兵成功,夺得皇位的例子,便赫然出现在史册之上。

此番种种,用谋臣一词形容姚广孝未免有些单薄。

朱标更喜欢用阴谋家称呼这位旷古奇才。

至于后来,永乐皇帝登基。

姚广孝拒绝封赏,拒绝金银,送回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