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凭借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
但是这老爷子忧是真忧了:两岁死了爹,跟母亲改嫁进了朱家改名朱说,少年时忧;后来数年寒霜苦读,以‘朱说’的名字考上进士,所以少年时忧;后来基层当官仕途坎坷三进三出,中年也忧;大军压境国难当头的时候他白发出征举兵抗敌,老年也忧;超纲混乱领命改革惨遭失败病逝他乡,晚年更忧。
那真是一辈子都没乐的起来。
不过这老爷子除了给后来留下了仁人志士节操之外,还留下一个创举。
在宋仁宗皇佑二年也就是1050年,范仲淹担任杭州太守的时候,拿出毕生积蓄在苏州购买了一千多亩良田,称之为‘范氏义庄’并且制定了不少规则。
比如说但凡是五岁以上的范氏各房族人,不分男女每人有三斗白米;成年族人每年给冬衣衣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给半匹;嫁女给钱三十贯、改嫁给钱二十贯、娶妻给钱二十贯二婚不再给;族人身份按照辈分大小给予二至二十五贯安葬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路费补助。
另外如果乡亲、姻亲陷入贫困或者饥荒不能生存的时候,各房共同核实可用义庄粮米量力救助;而且义庄田地房屋不能出售,由专人掌管,即便是族长也不能干预掌管人依规办事。族人甚至不能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工具。另外本族人不能买卖土地,不能使用本族人做义田佃户,禁止出售土地等等。
这可以说是全世界家族基金的最原始形态。
有人会说了,不就是一千多亩地吗?这能做什么?
答案就是:自从范仲淹之后,范氏家族每朝每代至少出了一名进士。
看惯古装剧的人往往有个误解,认为‘进士’没什么不了不起的。
事实上:在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就是千万学子最高等级的成就。一旦成为了进士,最差的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级别的。如果是那些‘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的进士?基本上确定今后可以出阁拜相成为实权国家干部。
而且考上进士那都是有特殊福利的,比如说朝廷赐田赐宅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牛X。
当然,跟着影视作品学历史往往就被带沟里去。
比如说‘秀才’人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穷秀才’。
古代读书人要先到县里考取‘童生’,然后才能考取‘秀才’。而清朝人口过亿,296年历史,一共才出了二百多万童生,四十五万秀才。算下来就是整清朝大概每年一万童生一千五百个秀才,五百个举人一百个进士。
这可是整个国家的数据!
到了秀才这个级别就是享受类似于见官不跪、免除徭役等特权的。
这样的情况下能有几个穷秀才?
从范仲淹到现在千年过去,无数宗族一个又一个消失,但是范氏宗族从未衰弱:宋朝中进士者22人;明朝中进士者30人;至于清朝那就更多了,仅仅顺治时期他们家就出了12个进士!
而这些优秀的族人不断的捐赠,到了清末时期,范氏义庄土地已经达到了5300亩。
宋朝比范仲淹官大的人多不胜数,比他钱多的人也是随处都有,但是能辉煌千年的几乎一个也没有,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家不出败家子。
氏义庄的存在也给别的家族打了个样板,于是别的家族也建立族田,还有什么‘祭祀田’、‘学田’、‘书田’等等。
那么这是好事儿吗?
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很多大聪明整天骂龙国的土地制度提倡土地私有制。
这里有个血淋淋的现实就是:提倡土地私有制的都是富豪或者是那些穷傻子,土地国有制保护的其实是穷人。
穷人才在乎房子,有钱人真不在乎那些东西。
在建国之前,各地宗族的影响力甚至比国家还大,一些宗族规矩的威慑力比法律强大的多。
举一个简单地例子:在建国那一年,徽州(现在的黄山市徽州区)一共有118万亩的耕地,其中有17万亩属于各个宗族的族田,占了徽州总耕地面积的15%。
至于其余一百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