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多点爆破,商业版图大扩张(1 / 2)

夔州太守李林翰是一个正直、有才华、有理想的官员,他对夔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他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与他合作,共同改革夔州的人。

于是,林雨柔开始创造机会主动与李翰接触。她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赢得了李翰的信任和欣赏。

他们一起探讨夔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他们发现,夔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性的问题,是人心的问题。只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实现夔州的和谐与繁荣。

李林翰是读书人,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夔州横贯东西、连通南北、通江达海,其位置得天独厚、得水独优,是出了名的通衢之地。

但经济发达的它也有无法忽略的劣势,人员斑杂,商贾众多,科教落后,是大梁出了名的学问荒漠之地。

于是他们商议后决定从教育入手,提高夔州百姓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他们联合创办了一所学校,取名“夔州书院”。

李林翰在林雨柔的建议下决定在夔州书院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李林翰是个果决之人,在林雨柔提出女子学堂、平民学堂、商贾子弟学堂等众多敢为天下先的教学设想之后,他便拍手称快,力排众议地推行了下去。

为了筹集资金,李林翰出面邀请了夔州所有大大小小的富商,请他们共同出资邀请一批着名的大儒和夫子,来担任书院的讲师和顾问。

起初夔州上下无人看好太守大人的荒唐举动,他们坚信文人风骨重于天,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李林翰将学院月俸提高到两倍之后,夫子蜂拥而来。

李林翰从善如流,根据林雨柔的建议设立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金,来资助那些优秀的学生和贫困的孩子。

他的努力得到了夔州百姓的支持和响应,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夔州书院学习。

林雨柔与李林翰一起开启了夔州的教化之风。

因着夔州书院之事,李林翰很是欣赏林雨柔,为了报答她,不仅对她的一切产业大开方便之门,还亲自为她站台宣传。

虽然这个时代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是有“士农工商”这个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但世上从来不以标准论事。

世上从来只有权与钱,权可生钱,钱亦可换权,历来如此,所以从古至今,那些世家大族一面明面上唾弃商业打压商贾,一面暗地里偷偷从事商业攫取财富,这和那些"均田赋,等富贵"的口号一样,谁信,谁傻。

李林翰是一个开明的人,所以一切都好说了。

在他的支持下,顾家的产业很快就全面开花 。

酒楼、布庄、客栈、交通运输业……各个行业都有了顾家的身影。

林雨柔凭借着领先时代的知识,一路改造下来,顾家的产业便散发了勃勃生机,成了一只只吞金兽,也引领了各行各业的剧烈变革。

在夔州站稳了脚跟之后,林雨柔便开始朝文化产业下手。

若说这时代什么东西最赚钱,还最受人尊敬,无疑是着书立说。

林雨柔别的不说,《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还是倒背如流的。

林雨柔很快就凭借着记忆将这些书复刻下来,再交由自家的书局拓印装订成册。

四本书一出,夔州文化圈顿时惊为天人。前面三本可作为小儿启蒙所用,后面一本则是比肩文坛泰斗的存在,这样的书对夔州学子无异于圣经,他们疯狂地购买《论语》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演变为自己的东西,就连一些大儒都不例外。

于是,《论语》爆了,同样,顾氏书局也爆了。

林雨柔决定趁热打脸,她花费重金搜罗往年各级优秀科考文章再花巨资挖来不少坐馆先生编撰出针对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六个科考等级的各种真题。

于是,《三年县试六年模拟》、《县试真题》、《县试押题》、《科考同步讲解》、《科考必刷题》、《科考金考卷》、《县试优秀文章辑录》、《名师指路》……《殿试优秀文章集锦》等各种花里胡哨的书籍陆续出现在夔州学子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