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
一身寸头很是精神。
此人是给李鱼制作牌匾和对联的张师傅的徒弟。
名叫徐东。
只见,徐东也是带着一抹笑意道:
“鱼哥,我师父说,昨晚他收了一件清代名家题字的牌匾,问你要不要呢!”
听到徐东的话,李鱼顿时眼前一亮,一下就睡意全无。
“要,当然要啊。在哪儿呢!”
在前几日刘诚帮他找了张师傅之后,李鱼就打听过一些比较名人题字的牌匾。
毕竟古玩行,牌匾是很重要的。
要是能得到一些名人题字的匾额,自然是最好的。
“鱼哥,那你跟我来!牌匾在店里呢!”
而李鱼也是来不及招呼张志勇,直接从外面锁上店门,而后便忙不迭的带着徐东开车去到张师傅店里。
“张师傅,牌匾呢,牌匾在哪里!”
刚已进店,李鱼便着急忙慌道。
而一边干活的,张师傅也是抬头看向李鱼,
“小李老板来了。来,看看这匾!”
李鱼立马凑上前。
只见张师傅拿出一个长度约一米五左右的木匾。
虽说牌匾的长度,比李鱼的要求低了些,但上面的题款可就不一般了。
“左宗棠”,加上他的印章。
一时间李鱼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而牌匾的上写着三个大字“赏古斋”。
李鱼端详了片刻,确定材质是清末的松木,而字和印章也并无问题。
也就是说这是一件,左宗棠题字的牌匾。
一时间,李鱼也是不由得感到一抹激动。
毕竟一位名人题字的匾额挂在门上,那可是画龙点睛,声先夺人之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店铺的名气那可是有着帮助的。
“张师傅,不知道这字能不能改动?”
李鱼也不在乎多少的价,反倒是问起字来。
毕竟赏古斋这个名字来说,虽然也不错,但总感觉像是别人赏赐的,要是解释不来什么典故,也比较糟心。
况且不改字,毕竟是人家的东西。
而且李鱼也知道,古玩店的那些名人题字的牌匾,尤其是转手的那些,大多都是改动过一两个字的。
“当然可以,小李老板你就放心吧。就我这手艺,要说干这行,就是整个京远市也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来!你就说要改什么字吧!”
提着张师傅的吹嘘,李鱼倒也并未多说什么,毕竟对此人李鱼也算不上熟悉。
但既然是刘诚介绍的,对其手艺,他自然也不会怀疑。
就算不是他说的那么厉害,但也绝对是一位雕刻大家。
这一点从店里的一些成品也能看出来了。
“就把这‘赏’字改成‘聚’字吧!”
李鱼沉思了片刻后,手指向第一个字道。
“聚古斋”张师傅点了点头,“不错,的确比赏古斋好听得多。”
很快,李鱼就把钱给了对方。
既然是一件老牌匾,还是一位名家题字的。
这价钱自然是有着很大的出入。
而且他之前定做的牌匾已经做了一半,中途更换,之前的钱自然也要付的。
虽说因为刘诚的关系张师傅给李鱼折算,但这一来而去的也是花了五千块。
不过这个价李鱼自然也不会讲。
毕竟这牌匾的价值就放在这儿,他不要,有的是人要,所以这种牌匾的价几乎是没得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