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出发(三合一,为叁生缘猫猫打赏+)(1 / 2)

许老二小两口是初二回的娘家,田女婿恨不得初三就来二道河谈生意。

但他回去感冒了三天。

又琢磨要将三婶抓小鸭子和小鹅仔的事情搞定后,再来二道河比较有话说,能更有脸面走亲戚。

就这般,他初七一早才登门。

田女婿来之前,万万没想到许家能对他如此热情。

而许家对他的态度,这不正是许家对他小姨子小芹的态度吗?

所以当听到许老太让他吃饭的话,田女婿就想好了,回头要赶车绕一段路去趟于家庄,好和三婶讲讲在许家发生的事,让三婶跟着高兴高兴。

“快快快,坐炕边来。冷吧?家里正好分两拨吃饭,后一波刚吃,你也跟着再垫垫肚子,暖和暖和。”

在许老太眼里,今早咱家吃的真不算是什么好饭。

就是初七人日子,吃一顿打卤面条,面条还是用玉米面做的,切的咸菜丝用辣椒油拌了拌。

昨天她和钱员外他们还在镇上酒楼喝了点儿酒,这可真是看她是女的了,都敬酒,聊完回来很晚又喝好几碗米酒,特别累。今早就随便对付一口。

而许老太作为现代人还是北方人,有句话叫做过了山海关你饿不着,真要是谁兜里没钱敲敲谁家大门,你说想要讨口饭吃,家里要是有现成饭,你长得也不像犯罪分子似的,大多数的人都能给口水,给口剩饭。

这话不是吹牛,从东北老辈人开始,一直就是这么给后辈打样,和穷富也无关。

甚至有时候越穷还越大方呢不那么算计,这就是当地人在寒冷地域养出的性情。

要不然当初能有闯关东吗,勤快的关里人没饭吃都来了北方。话说,不那么勤快的只走到京城,就在京落户了,不那么勤快好了……

话题扯远,所以许老太几十年已经习惯,惯性思维和客人开口的客套话就是:“你吃了没?没吃跟家吃点儿。”

这个毛病让老老太私底下吐槽过多少回,好在眼下老老太没在家。

老老太昨晚听说要包大量汤圆,她起早就用棉被包着楠楠,跟着许老二的顺路车去了铺子包汤圆。于芹娘也跟着去了不在家。

可这个毛病,此时让田女婿心里一下子热乎得不行,连连摆手,高兴又紧张地说道:“婶子,还有大侄女,你们千万别忙,我真吃过来的。”

田女婿的脚边还放着一筐鸭蛋,这是他爹让他给许家带的年礼。

来之前,老父亲特意嘱咐他,来了许家一送礼二戴高帽,别摆谱真拿自个当亲属,让会说点儿话。

而且即使说完了,人家决定往后不订他家鸭子也不要紧,客客气气地就当作认了一门亲属走动,和许家做亲戚不会孬。

可让田女婿又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来得及推销,许婶子简单吃完饭,没捡桌子就问他:“鸭子多少文一只。”

连那位大侄女……咋好像长得变模样了呢,和他前两年看到的模样不咋像,差点不敢认,怕叫错人。也正笑着看向他等回答。

“回婶子话,上回和你家俺妹夫说过,卖别人一百文的,卖咱家指定不能那个价,卖八十五文一只鸭。”

许老太和许田芯对视一眼,当即就有了主意。

鸭架子熬了做汤。

将剔下来的鸭肉提前卤好,再让村里那些汉子给做一些烤馍馍带上,到时现场,他们老许家就分发肉夹馍和热汤。

以免做别的又要长途跋涉带锅带灶。

这样安排的话,只需要带些柴火到了现场架起汤锅咕嘟,卤鸭肉有汤汁也能二次热,菜板子拎出来,用刀剁剁肉就能分发。

许田芯点点头。

许老太笑着看向田女婿:“那你来的正好,你这样,回家给婶子准备出一千只斤数差不多的鸭子。我听了你给的这个价钱确实挺实在,这不愧是亲属,到时我初十就去拉货。”

啥、啥玩意儿?!

田女婿差些以为自己听茬了,第一次订货不是百八十只,是一千只!

他一年全加一起,还得是出息些才能拢共拢共卖两千只鸭子。全家几口人从早到晚操心忙一年,一年去掉成本能净剩八十两银钱,就已经在村里过的很不错。

而且从他父亲开始,家里几十年间也从没卖过这样的大单子,没想到婶子这一开口,一单就能让他给家里挣三头老牛。

还不用颠颠出去跑,一天卖几只鸭那么折腾。

田女婿没被惊喜砸昏头,他脸色发红尽量保持理智劝道:

“婶子,您放心,甭管啥时候买,大侄子我卖给您不会再贵,一直都会是这价也给您留着。我挺大个男人,虽说没啥本事,但也会说话算数。您真没必要多买,不行就先来个几十只吧。要不然一次买那么多,咱说句实在的,您还要空出地方冻。过些天没卖完开化了咋整。”

许老太这才对田女婿说实话,讲起她要这些鸭子做什么。

她买的真不多。要考虑肉夹馍烤馍的本钱和工钱,还有这一路去边境,她打算给各处守关卡的值守人员也一人免费派发四个汤圆,甜甜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包括随行这一大堆人,万一当晚没赶回来要住大车店的。这些都要算到赚的利润里,就由她许家牵头许家出吧。

所以她才没有开口就是两千只鸭子。

许老太前脚说完,后脚许田芯就急忙站起身躲开。

因为她二叔的三堂姐夫很突然地,就突然站起身,又突然给她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婶子,我太佩服您了,我……”他都语无伦次了。

田女婿从进了许家就是连着好几个万万没想到,没想到许家不像其他村落各家给凑把野菜,这是真金白银百八十两银钱白送。

百八十两银钱对于一个庄户人家,那是能娶五个媳妇,还能买六七头牛给家里种地。五个媳妇和七头牛一起给家里干活差距老大了。

就这样白送当作没赚钱,似乎听起来很傻。

可是总要有人干着别人眼中的“傻事儿”,包括那些凑菜的村落,才会暖了大军的心,让那些大军玩命训练往后多打胜仗,让他们这些“尖人”往后才能跟着过太平安稳日子借光。

“婶子,大侄子做不到拿出几十两银钱。

但家里日积月累还算家有余粮。

我就决定了,不用和俺爹商量,七十五文一只……婶子,您先听我说,就像您说的,您家是靠互市才有了今日的好日子,所以多挣少挣,那得盛世安稳,就当没挣。

我卖鸭子不也是吗?

要是没有那些驻守官兵守住城门,我鸭子就得被敌寇抓住按个放血,一文钱也不带给我的。搞不好,俺新出生小儿都得被敌寇用剑扎心口挑起来。”

在田女婿看来,真那么呢性(厉害)。

因为早在多少年前,田女婿就听他爹讲过,敌军进入边境城池不止为吃喝抢夺,人家胡乱虐杀更是为震慑,为让老百姓立即降服,屠城是最快的震慑方式。屠城完好去攻打下一个城池,要不然后方百姓还不服不忿容易出乱子。

而且边境城池的老百姓,在战乱时期要是家里没路子也很难提前逃跑,因为下一个城池为了守住城门,不会开门放失守百姓进去。

所以多年前,当兵源不够要从百姓中征兵,田女婿直到现在还记得他爹的原话,他爹说:为啥家家户户不得不选出壮小伙,小伙子们虽是害怕丧命,但只是流泪地看看家中父母就地大步流星跟着去了,就是因为都明白这个道理。

要么他们去拼死一搏还能守住城门。

要么敌军攻进来,家中所有人都没处逃也会死。

此时,田女婿看着许老太诚心道:“婶子你就让我尽份心意,到时我还要跟队伍去,因为我大爷家我二堂哥,还有我二大爷家,我三堂哥,我三大爷家……”

他有六个大爷。

许老太听明白了,除了田女婿是独子,其余几家当年都和许有田一样死过正当年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