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买粮登记,全村一共一百来户,愣是给他忙出了三百户的感觉。
前面一个刚记好,转头就跑来要改。
后面的一看也跟着改。
正在记的后悔了,求他等一等,要回去再和家人商议商议……
戚大娘子找到李雪梅。
问她:“大妹子,你家打算买多少粮啊?算了没?”
李雪梅点头道:“孩子们自己算的,我给你看看。”
她翻出一张纸来,两面都写着大字,连空白的地方都补了许多小字,而更小的缝隙用炭笔写了些什么。
李雪梅念给她听,上面有他家准备存着度过这个冬天所需的粮食数。
精米细面粗粮粗面还有各种杂粮豆子,林林总总有好多。
听的戚大娘子头迷湖。
样数太多了,她记不清。
“大妹子,有总数没?你告诉我个总数。”她拉着李雪梅的手小声说道:“娘都说了,我们也不费那事,你家的数我们翻上五倍买就行。”
她有些难为情的小声道:“就这还不知道够不够呢。”
李雪梅默了默。
将总数告诉她。
戚大娘子欢欢喜喜的走了。
又和戚家老娘说了一阵子,决定最后一个去,偷偷的报。
虽说村里都知道她家的三个男人能吃,但不知具体能吃多少,还是藏一藏的好,像娘说的,藏他们的大胃,也藏咱家的银子,不好叫人知道的那么真切。
这一夜,闫向恒都没有睡好。
一是为明天就能见到他爹,二是为村里报的买粮数头疼。
第二日天还没亮,戚大娘子想着趁这会功夫没人,将自家的数报了。
没想到刚一走近,就看到闫家院子前面黑乎乎的蹲了好几个人。
好家伙!
这也就是她胆子大,换个胆小的来,怕是要吓死。
“你们蹲这干啥?”戚大娘子缓了缓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戚大家的?咋是你来?你家戚大呢?”
问话的是胡大。
“昨天烧炭烧的晚,就在林子里睡了,还没回来。”戚大娘子道。
胡大点点头,对戚大几个能和闫老二凑在一处鼓捣烧炭这个事有些羡慕。
越在关州待,就越知道这木炭的好。
等到了冬,要是肯吃辛苦,这炭照样还能烧得,他们就不行了,冬天怕不是要像卢师傅说的猫起来,啥活都做不成。
“我家昨天报的数,回去想了想,有些少,想着再改改。”
胡家之所以改了多次,是胡大胡二收回了之前孩子的弹弓,进山挖药的时候,但凡看到野物,就没有几个能活着从他们视线跑掉的。
有了肉食进账,粮食的消耗自然就小了。
再加上各种野菜混着,一开始他家并不准备多买,算计了将将够的口粮。
可架不住村子里消息互通,他们打听到谁谁家准备买多少,谁谁家又加了多少,也跟着往上加。
后来又有人说起灾民的事,他们也想到了粮食可能会不够,一家人讨论了大半夜,决定还是多买,多囤。
要说村里别的人家,还得算计着银钱花,胡家是不用的,次次杀山匪,他们兄弟回回都没落下,分到的银子,着实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银子就有底气。
他兄弟胡二说的对,怕啥,都是白来的钱,吃饱了肚子才是正经,头一回在关州过冬,谁知道是个啥情况,就算粮食存多了,隔年又不是不能吃。
就这样,胡大又走了几家交好的人家。
有原先村子里的,也有几户原山民人家,都是一起杀过山匪铁一般的交情。
几家都要加数,也等不得,就跑了来在院子外面等着。
站着怪累,自然就蹲下了。
大家再没说话。
戚大娘子回家一趟,又来了。
等到清晨蒙蒙天光。
远远的,他们便看到一个人影快速走来。
近了一瞧,是在闫家帮工的容娘子。
容娘子看着他们脸上带了疑问。
戚大娘子开口道:“我们找恒儿哥说说买粮的数,放心,我们小着声,不吵他们。”
容娘子点头,走了进去。
开始烧火做饭……
闫玉觉得耳边像是有苍蝇,嗡嗡嗡的飞。
她胡乱挥了两下,一个翻身,脸砸在一边猫猫的身上。
猫猫连动都懒得动,微张了眼睛,又重新闭上。
睁眼就吸猫,是什么感觉?
开心!幸福!
闫玉睁开眼,终于听清了扰人清梦的嗡嗡声是啥。
全是人声。
侧耳听了几句。
她将被子蒙在自己脑袋上。
又来了!
还是买粮数!
这个事是过不去了。
咱不说旁的,大哥哥写的纸都废了好些。
闫玉在边上看着都心疼。
她突地掀被起身,小脸上写满郑重。
不能再这样了。
那些纸,贵着呢!
她飞快的洗漱之后,也等不得大丫姐姐给她梳辫子,自己随便拢了起来,跑去声音传来的地方。
“大哥哥,我来记吧。”闫玉这样说。
将闫向恒从人群中解救出来,手一翻,亮出自己的炭笔。
着实是有备而来。
“一个一个来,排好队。”
闫家小二端容正色,看着很像那么回事。
忽略她乱糟糟头发的话。
比之闫家恒哥儿的亲切有礼,闫玉几次参与算账发钱,无形中给大家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
胡大道:“排队,都排队。”
他自然而然的站到了第一个。
笑着道:“小二啊,给胡大伯家之前的改了,多记三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