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鸡汤寺的佛缘(1 / 2)

在来自大夏的朝会函即将送到玉门关的时候,西域的西沙高原上,有一剑西行。

剑光中的男子穿了一身绣有暗金色花纹的黑色衣袍。

那些暗金色花纹似蛟如龙。

在西沙高原常年炽热的阳光照耀下,暗金色的蛟龙纹熠熠生辉,活灵活现,似要从黑袍中挣脱而出。

……

西域,以沙漠为主色调,有大片大片的荒芜沙漠地带。

这些沙漠地带一直是邪修的绝佳窝藏点。

这些被通缉的亡命之徒无处容身,只好潜入鸟不拉屎的荒漠之中。

陆青山当年就曾于西域莫高沙漠中走了一趟,剿灭过一批沙匪。

不过炽热荒芜的沙漠除了成为邪修们的窝点之外,同时也蕴育出了这片地域上至高无上的道宗:

龙象寺。

龙象四院三十六寺七十二庙,便是分布在这广阔的沙漠地带之上。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恶劣的环境,危机暗藏,对于真正立志苦修的体修来说,恰恰是最佳的磨练之地。

龙象寺弟子的入门测试,前两关是最常见的灵根检测以及背调,最后一关则是将那些还是凡人的候选者们丢进一片沙漠之中。

然后什么都不给,让候选者们自求多福。

若是候选者能在沙漠中活下一周,那就算具备了成为强大体修必须的韧性与坚持,通过了龙象寺的入门测试。

候选者若是没熬过七天,死了的话,那也只能说佛只渡有缘人。

而且在沙漠中身死,那当真是连收尸都是奢望。

因为不过半刻钟,风沙便会将尸体掩埋,连收尸都是奢望。

如此残酷的筛选,才得以保证了龙象寺弟子的坚韧品性以及龙象道统的强大。

……

除此之外,龙象历来还有剿匪的习惯。

就像出海捕鱼一般,组织修士定期对沙匪进行清剿。

这也导致了沙匪们对于龙象寺,对于僧人极为仇视,甚至是将恨意波及到了一些不属于龙象寺的苦行僧。

而那些在沙漠中落草为寇的邪修们之所以手段愈发狠辣,骁勇善战,也全都是被龙象逼出来。

毕竟不够狠,没的就是自己的性命了。

龙象精英弟子的考核,便是将参与考核的弟子丢到几片沙匪最为集中的荒漠当中,要求他们不能飞行,要靠双脚硬生生走回宗门。

可想而知,那帮早已恨龙象入骨的邪修们,一旦看到龙象弟子会是何反应。

这样的考验,是真正的铁血考验。

至于为什么龙象不一鼓作气将沙匪清理干净……

除了沙匪就像野草,“春风烧不尽,野火吹又生”,以及想要在偌大的荒漠中找出所有的沙匪犹如海底捞针这两个原因外,或许或多或少也有留着些沙匪给自家弟子当磨刀石的缘故在其中?

谁知道呢?

对于那些沙匪来说,能活着就好了,他们可不会去计较这些,巴不得自己真被龙象视为磨刀石,好留着自己一条狗命。

……

剑光一路西行,不过间隔五六千里,便是遇上了两波在沙漠中游荡的沙匪。

双方一触即发,根本没有任何言语。

黑金蛟袍男子轻描淡写的弹指轻扣,却是每一次弹指便有一位沙匪眉心飙血,从空中跌落,绝无半点生机剩下。

男子的速度没有半点减缓,就那么一掠而过,那来势汹汹的沙匪,就如下冰雹般从高空坠落至沙漠,然后被不断流动的流沙吞噬。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不起波澜,甚至让人怀疑这里刚刚究竟是有没有沙匪出现过。

或许在许多年之后,某个苦行僧在路过下方这片沙漠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两个浮上沙面的头骨,才能是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男子轻轻抬头,看见了前方在沙海中如孤岛一般高高耸起的高原。

西沙高原。

他没有犹豫,身形径直朝西沙高原掠了过去。

……

龙象各院寺庙并不集中,分散在各大高原以及沙漠当中。

西沙高原这片地域,则是归属于鸡汤寺。

最近西沙高原上的沙匪们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因为听说鸡汤寺方丈鸡汤圣僧在支援中灵域时牺牲在那边了。

他们一开始半信半疑,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也就越来越高。

直到最后他们确定,鸡汤圣僧真的死了。

人死为大。

对于沙匪们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鸡汤圣僧还在的时候,沙匪们对于他的感情更多是畏惧,是害怕。

可鸡汤圣僧一死,这种畏惧之情就发生了改变——死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畏惧,开始变为了恨。

他们开始记恨上鸡汤圣僧还在的时候,鸡汤寺对于他们沙匪的屠戮。

如果只是仅此而已,倒也不算什么。

但最近又发生了两件事,一下子让西沙高原上的局势变得云波诡谲起来。

一是龙象四院之一的菩提院在鸡汤方丈陨落于中灵之后,向龙象长老会提出申请,想要将鸡汤寺并入自己麾下。

龙象共有四院三十六寺七十二庙,四院为首,其它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庙则是分属在四院的派系下,总掌权机构是龙象长老会。

长老会的组成有些复杂,简单来说,与陆青山前世叫“联合国”的组织极其相似,所有院寺庙的方丈,共一百一十二人组成了龙象长老会。

然后长老会又以四院为首,拥有最大的特权,就像是联合国中的“常任理事国”。

鸡汤寺,原先便是属于菩提院的派系之下。

但后来因为鸡汤圣僧的存在,鸡汤寺的综合实力暴涨,被视为四院之下的第一寺,甚至是直逼四院。

一山容不得二虎,于是乎鸡汤寺也就慢慢从菩提院的派系中独立了出来,成为单独一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