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的上一次大规模扩建还是在汉顺帝永建六年,从几十间房子扩建到了二百四十座房子、一千八百五十间房间的地步。
而那一次扩建距离如今也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太学内很多建筑还是六十年前的建筑,这些年来只是小修小补,很多地方都已经破败了,需要修整。
于是刘备给新任太学祭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全面主持太学的扩建重修工作。
计划是扩建到四百座房子,三千五百间房间的规模,用以容纳更大数量的太学生,并且提供给太学生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学习场所。
同样,在刘备的建议下,朝廷拨款给太学办学成为规定,且每年的拨款都有定数,在原本的基础上有不小的增幅。
而相对应的,刘备要求太学内引入在凉州州学内实行的比较成功的考试竞争机制。
在增加招募员额的情况下,太学需要引入月度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制度。
每个月都要考试,每半年一次大考,一学年至少有十次上规模的考核,但凡有三次考核不能通过的,就要予以退学处理。
太学不要废物,只要精英。
且在三年期满毕业的时候,还要举办一次终极考核——毕业会考,整整三天的毕业会考,会把考生们所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拿出来考核。
太学学生只有通过毕业会考才能正式被认可成为太学毕业生,拿到太学颁布的毕业证书,靠着这份毕业证书,太学毕业生才能进一步参加朝廷主持的人才选拔考核。
总而言之,刘备要求改变太学长期以来人浮于事、学术氛围不够浓烈、纨绔子弟专用镀金场所的坏风气,把太学变成真正能够培养大汉所需要的人才的最高学府。
在嘉德殿会议上,刘备就此发表了演说。
“太学最初成立的时候,只有三名博士,五十名学生,但是就是这样的规模,也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了大量人才,成就了耀眼的功绩,助大汉国势登上巅峰,那么为什么现在太学有三万学生,却出不来几个能够成就功名的优秀之人呢?
究其根本,还是太学的办学思路出了很大的问题,太学没有真正的办学,而是成为了富豪纨绔子弟用来增添履历的过渡场所,没人真的把太学当一回事,只求一个名义而已。
当年,太学生是国家栋梁,朝廷重视,时至今日,太学生还有什么荣耀可言吗?没有了,只有数之不尽的笑话!这样的情况让我深深感到痛心,国家每年拨款给太学,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吗?
长此以往,大汉还怎么选拔优秀人才?花了那么多国帑培养出来的竟然是一群只知道怎么用筷子和碗碟吃饭的废物吗?如果这样的话,我宁愿太学不要办理,省下这笔钱去修桥铺路,也算是有所收获!
太学,决不能成为培养废物之所!太学,必须要是培养大汉精英的最高学府!我要让太学成为天下学子向往、仰慕的地方!我要让太学成为天下人每每提起都感到神往的地方!太学!必须重振!”
在刘备的推动下,太学改革计划被提上了日程,得到了朝廷的一致认可。
在太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方面,朝廷把权限交给了刘备来负责,由刘备和即将到任的太学祭酒全权负责,朝廷希望看到成果,不问过程。
于是,从这一日开始,太学生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刘备干脆彻底的将凉州州学内的现成先进经验拿到了太学中,并且制定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严厉考学方案,力求让太学成为大汉第一内卷学府。
只有卷王才能出头,只有内卷才是出路,这样的学府,才是好的学府。
朝廷拨款不是为了让你们学习用碗筷吃饭的,也不是让你们来这里搞社交走关系的,而是让你们努力学习的,不努力学习的人没有资格在太学内待着,刘备要让太学生们大力的卷起来。
只要考不死,就往死里考!
给我学!给我考!给我秉烛夜读!给我寒窗苦读!
红着眼睛的刘某人将内心的某种按耐不住的情绪全都倾泻在了太学生们的头上。
太学生们就此开始了梦魇般的地狱生活,三次课考试不合格就要被清退的规定成为了悬在他们脑门上的利刃,每个人都无法不去重视即将到来的太学新规。
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是学古文经典出身的,对古文经典多少有些了解,所以他们认为考试还是能混过去的。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刘备不单单给太学设置了古文经典课程,还添加了很多其他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