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
因为在政坛,本来就不该有什么非黑即白的事情,无非是利益之争罢了。
对此,刘备有一番比较深刻的感受。
他非常直观的感觉到刘宏成长了一些。
任命下达之前,他曾秘密接受了刘宏的召见,和刘宏谈到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刘宏说他从未有像今天这样清晰的看出来朝堂上的各方各派都是些什么样的角色。
他觉得这是他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他也曾想要了解,但是却没有渠道,也没有人愿意对他把这些事情讲的明明白白……
或许曾有过,但是比起这些事情,当时更加年轻的他更喜欢奢侈的享受,更喜欢美女,美酒,美食,还有肆意玩乐。
一直到现在,一直到当时刘备用“雒阳太守”四个字让他惊醒,他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已经处在了一个十分危险的边缘。
稍有不慎,他就会失去他所钟爱的一切。
他开始有了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并且在刘备的建议下,他做了很多事情,的的确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他渐渐发现了一些比所在宫廷里面和女人玩更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该和女人玩还是要和女人玩,该花钱还是要花钱,这是不能变的。
在他看来,圣天子就是在外受万人敬仰,在内还能奢侈享受。
享受人世间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并且得到至高无上的万人敬仰,这才是刘宏所认为的“圣天子”。
刘备能为他谋划这一切,还是忠心耿耿的汉室宗亲,为了天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何等忠臣?
刘宏才不会在意刘备是不是古文学派的二五仔,在他眼里,刘备只要忠诚于他,就是天字第一号忠臣。
相反,那些纠结于其他关系而对他这个天子有所保留的,一个两个,全是二五仔!
二五仔,不值得刘宏的信任。
而得到刘宏信任的,自然也不会在仕途上走得太差。
刘宏离不开刘备,想方设法的要把刘备留在身边,于是和张让商量来商量去,给刘备安排了一个尚书仆射左丞的职位。
不是尚书台的首脑,原本的地位和职权很有限,但是在当下这个特殊的状态之下,刘备凭借这个职位就能成为尚书台的实际首脑,管理很多事情,且只在杨赐、袁隗之下。
甚至于有了皇帝的支持,杨赐和袁隗都不能左右刘备,刘备这个被皇帝亲自任命的身份优势是他可以在尚书台保持地位的重要依仗。
一开始,张让还对刘宏给刘备这个职位有些不太赞成,认为刘备缺少经验,管不了太多事情,并且毛遂自荐,想再次由自己出任尚书令的职位。
说到底,对于尚书台的权力,宦官们还是非常渴望的。
别的不说,三公曹和二千石曹就是宦官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手的重大利益之所在。
三公曹负责州郡官员的政绩考课,二千石曹能牵扯到地方州郡之间的司法诉讼问题,这两个涉及到地方事务的官署确实能对地方产生一定的震慑。
比如说二千石曹主管诉讼方面的事情,以至于当地方上的刺史和郡守产生矛盾的时候,双方都会争抢着先把自己的表奏递给中央官署。
当时中央官署处理州郡矛盾的时候往往采取先入为主的办事方法,先把奏表递过去的人就是会比后递过去的人更具备优势,在判处结果上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
后来的东吴名将太史慈就曾经因为帮助东莱郡守阻止青州刺史抢先送达奏表成功的事情而得罪了青州刺史,为此不得不离开家乡亡命江湖,避免被怀恨在心的青州刺史追杀。
这件事情就证明了刘宏死前,雒阳中央官署对地方州郡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而在这种大环境下,掌握二千石曹这柄神兵利器的人自然能获得巨大的利益,甚至开口问地方州郡讨要好处都理所当然。
那是多大一笔利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