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九皇子赵构,跃身跳上城垛,居高临下,撒手一箭,射得耶律延禧落马。
这一箭,开弓利落,落箭精准,足见功力不凡!
况且九皇子不过十四五岁年纪,少年英挺,高立城垛上,衣袂翩飞,当真令人赏心悦目。
霎时间,彩声如雷。
“啊呀!”赵官家先是一惊,随即狂喜,轻佻性子发作,原地蹦了个高,把手一拍,欢天喜地叫道:“噫!好!我儿中了!真不愧是朕的好皇儿!真不愧是我赵氏子孙!”
伸手便往儿子小腿拍去:“吾儿英勇,深肖朕躬!”
他这一拍用力不小,赵构身形一抖,几乎坠城,多亏大哥赵桓在旁,一把紧紧抱住,就势扶了下来,方不曾酿成地狱笑话。
赵官家也唬了一跳,待见儿子无事,才又欢喜起来,拍着大儿子夸道:“好!兄友弟恭!堪为天下表率。”
又搂住九皇子,满脸疼爱:“吾儿少年英勇,大振国威,古往今来皇子,能有几人这般奢遮?此功不可不赏,便着汝为太保、领遂安、庆源两军节度使,进封康王!”
赵构一喜,连忙挣脱出来下拜:“儿臣多谢父皇!”
他这里父慈子孝,不曾见城外耶律延禧咬牙爬起。
这位大金云州王,人前丢丑,只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咬牙摸出弓箭,便要还射。
童贯见他弯弓搭箭,惊叫道:“陛下小心冷箭!”
一面示警,一面利索蹲身,反应之快,尽显老行伍风采。
蔡京虽是文臣,且又年老,应变也自不慢,一扯儿子蔡攸,父子双双蹲下。
其余重臣,各显身手,甚么杨戬、梁师成、王黼、张邦昌……数十人齐蹲,官家父子身边,陡然空了一片。
赵佶反应慢了一拍,扭头看时,耶律延禧箭已离弦,但听嗖得一声,那箭自头上三尺处飞去。
赵佶抬头望了望,心中这才后怕起来,只觉周身四肢僵冷一片,呆呆愣在了当场。
众臣看他纹丝不动,神情都不改,更连一声惊呼也未发出,心下都不由佩服,齐齐赞道:“官家好胆色!”
耶律延禧肩窝先中一箭,发箭时手臂不稳,以至于准头大失,正要再射,康王赵构大怒,弯弓搭箭,大喝道:“无能老狗,一生射猎,只得这般水平,竟敢在我父皇面前放肆?”说罢嗖的一箭射出。
耶律延禧一惊,好在有了准备,蛇形走位避过箭矢,不敢再同他对射,跳上马就往本阵奔逃。
便在这时,城门猛然洞开,张俊、曲端、王彦三将当先,气势汹汹领军杀出。
“呼——”官家吐出一口长气,这才回过神来,只觉脚软如绵,连忙扶住城墙,奋力大叫:“捉、捉下此獠者,朕、朕封他万户侯!”
眼见耶律延禧狼狈奔逃,金军阵前,三个战将大惊,齐齐杀出策应,却是耶律习泥烈、耶律马五、耿守忠三将。
这三将让过耶律延禧,将三员宋将拦下,彼此捉对厮杀,身后兵马一拥而上,兵对兵,将对将,就在城下绞杀成一团。
耶律延禧奔到阵后,看顾伤势,好在金甲坚厚,那箭入肉不深,遂匆匆裹了伤,重新披挂上阵,挺点钢枪杀出。
这时小将刘锜气鼓鼓的,领着一万一千禁军杀出。
刘锜年纪虽轻,也经历了不少阵仗,打眼一看,自家四千余西军,同一万辽军杀得僵持,他怕这伙禁军入阵,反而不济,遂把枪一招,喝道:“都随我来!”
引军走个弧线,要绕道断敌后路。
赵官家眼睛不眨地观战,满心都在思考,这千军万马酣战场景,若是落在纸上,却该如何用笔着色。
忽然见刘锜一军,似长蛇般绕开,把城墙一拍,欢喜道:“啊呀!这个朕晓得,这便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兵法……”
说着来了兴致,扯过九儿子:“小九,你既爱学武功,父皇今日便教你兵法!你且看如今战局,我军三将,领数千人当他一万兵马,我军这面,人尽其才,都在厮杀,他的兵马虽多,却有大半拦在了身后,不能发挥力量,这便是以正相合的道理,你再看右面,我军主力绕向他后面,这却是要出奇制胜,届时把他后路一断,两面夹击,他的军心岂能不乱?呵呵,莫说区区万人,便是十万人,也自杀得溃败……”
他口中滔滔不绝,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好不兴高采烈,赵小九听得迷迷茫茫,本来聪颖的脑子,渐渐糊涂了起来。
童贯、梁师成两个,一左一右,争相捧哏,这个惊叹:“原来如此!局势这般复杂,难得陛下洞若观火。”那个说:“都道童帅乃是本朝知兵第一,今日才知,若与陛下比,童帅也之好屈居第二。”
蔡京见这两个老奸臣献媚邀宠,冷哼一声,把儿子蔡攸一推,蔡攸跌跌撞撞到了官家身前。
官家惊奇望来,这厮却是个有捷才得的,瞬间福至心灵,立刻做感慨万千之态:“啊呀,陛下!微臣方才得诗一首,欲请陛下斧正。”
老赵爱诗词远胜兵法,当即来了劲头:“且念来朕听。”
蔡攸摇头晃脑,说来就来:
『“小小蛮夷欲叩关,关高千仞岂能攀?
圣君笑踞云台上,虎士逐杀落照间。
一片残霞红似血,万骑铁甲凛如山。
正合奇胜兵家事,大略雄才震九寰!”』
他即兴赋诗,颇见才学,官家听得哈哈大笑,指着蔡攸,对蔡京道:“老太师,可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蔡京连忙谦逊:“此子班门弄斧,竟敢在官家面前卖弄,却是可笑、可笑。”
官家摇头道:“捷才如此,出口即得,也算不凡了,虽有不工之处,略加斧凿便是。譬如这‘一片残霞红似血,万骑铁甲凛如山’,若是改为‘天上残霞红似血,人间铁甲气如山’,岂不更见气势?不过颈联既动,颔联也要动一动了,唔……”
看官听说,原来律诗的讲究,上下八句,两两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对应起承转合,首联、尾联不须对仗,中间两联则讲究对仗公正,无外乎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便是每句的二四六三字,平仄相对。
譬如蔡攸此诗,第一句的二四六字“小”、“夷”、“叩”,乃是仄平仄,第二句对应的“高”、“仞”、“能”,便是平仄平,第三句则与第二句相同,也是平仄平,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又是仄平仄,这便是律诗平仄上的讲究了。
大致上,现代汉语四声,前两声为平,后两声为仄,也就是所谓中华新韵,古代韵脚则不完全一致,譬如“白”,按现代汉语算是平声,古代则算作仄声,这些讲究就比较细致了。
闲叙一笔,还归正传。
见官家皱眉琢磨词句,一干文臣齐齐来了劲,正要表现一番,忽听康王赵构笑呵呵道:“父皇,儿臣倒得了一句:圣君谈笑风云壮,虎士争驰金戈寒。”
官家把手一拍,欢喜笑道:“噫!皇儿文武双全!”
众臣岂敢同皇子争锋?也都纷纷点头,交首称赞。
太子赵桓见弟弟屡次露脸,自是不甘落寞,笑道:“父皇,孩儿有个想法,倒不如把此诗前后稍改,抄录了赠送耶律延禧,也不枉他万里迢迢,来汴梁城下挨我兄弟一箭。”
官家愈发兴高采烈:“好点子!怎么改?”
赵桓笑道:“不如就改成——
『尔辈蛮夷欲叩关,汴梁千仞古难攀!
圣君谈笑风云壮,虎士争驰金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