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开几年,赚够钱了,就回老家了?那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许顺和却理所当然答道:“当然一直开,除非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不开包子店我要干什么?除了做包子馒头,我什么也不会。”
杨家盛安心了一点。
“你想在包子店当一辈子小工啊?”许顺和打趣,“没点赚大钱的远大理想?”
“没有。”杨家盛答得很干脆,“我就是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出来外面看看。”
许顺和沉默了一会,问他:“怎么不读书了?”
“不会读,考不上高中。”杨家盛说,没觉得多丢脸,多的是考不上高中出来打工的,这是万千城市打工者的常态。
“你呢?哥。”
许顺和温和地笑:“我?家里没钱,兄弟姐妹又多,初中毕业后,家里让我不要读了,我就不读了。”
“怎么这样?!”杨家盛惊讶,没想到他哥不读书是因为家里没钱,“那你考上高中了?”
“高中?考上了。”他哥只是温和地笑,一点看不出遗憾、后悔。
杨家盛一下没心思玩手机了,强烈的心痛席卷了他,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怎么能这样?你都考上高中了,高中也不需要多少学费啊?!”杨家盛惋惜、气愤,他哥这么努力认真的性格,要是去读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学!
他哥不以为意:“我是家里的老大,要顾着后面的弟弟妹妹,本来就是应该的。再说了,高中读三年,也不一定考得上大学,就算考上了,也没钱读。我知道自己脑子不够聪明,不是适合读书的料,考上高中也是刚刚好踩线。”
这是他哥第一次谈起有关家里人的事,他果然是家里的大哥,有很多弟弟妹妹。
杨家盛嘟哝:“你这种考上高中的说自己脑子不聪明,那我这种考不上的,岂不是笨蛋。”
许顺和立刻被他逗笑了,一副拿他没办法的样子,而后说:“不读书也有不读书的出路,你既然出来打工了,就好好学一门手艺,以后不怕没饭吃。”
他们经常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有时候是凌晨三点半起来干活时彼此说说话,有时候是晚饭后、睡觉之前的闲聊。冬天的三点半比夏天的三点半更难起床,这个时候,外面还是一片寂静,没人起床,就连同一条街的其他早餐店也没有起这么早。他们都是预制品,冷冻的豆沙包奶黄包叉烧包,五点开店就来得及。
夜色漆黑,天地之间仿佛只有“包你喜欢”在这个时候亮起一盏小小的灯。
许顺和会说起他以前打工的事,在包子店、快餐店、简餐店遇到的老板跟顾客,各种趣事,但除了那一次谈起读书的事,他从来不说自己的老家,不说自己家里的事。杨家盛不在意,也不问。他哥不想说,肯定有他哥的理由。就像他自己一样,他愿意讲他小时候的事,讲爷爷奶奶,但他不太乐意讲他爸妈,也没什么可说的。
大概他哥跟他差不多吧。
自从他电话、微信拉黑了他妈,他爸妈时不时在群里骂他两句,他不回,他们也就消停了。
元旦的时候,他大姐突然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拉黑了爸妈,打算怎么办。
“马上就过年了,你不打算回老家了?”他大姐杨家珍问。
杨家盛沉默,他不知道。
杨家珍劝他:“一家人,没必要走到撕破脸皮的地步吧?大哥把你那一半地占了,确实不厚道,但是爸妈的意思,房子盖好了,你也有份。你得想好了,你以后还回不回老家,回去老家,你在哪落脚?以后成家了,没房子怎么行?你看我跟你姐夫,到现在还在大城市里租房住,滋味不好受。你想好了,这个房子你出不出钱?你出钱了,自然有你的一半。”
“杨家茂没那么好说话,他想独占。”杨家盛说。
“他想归想,他真能独占?就算爸妈偏心他,爷爷去世前不是找了叔公他们立遗嘱吗?有你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他不敢。可你要一分钱不出,他反倒有理了。”
“妈让你来劝我出钱?”杨家盛一针见血。
杨家珍沉默了一会,说:“妈打了好几次电话,哭,要跟我借钱。我哪来的钱借你们盖房子?我还想跟家里借钱,凑个首付买个房,再小都行!我要求也不高,60平的就可以,就这我跟你姐夫都买不起。妈还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哭,我不像你是男的,但凡我要是个男的,这个地有我的一份,我都回老家把房子盖了!怕杨家茂干啥?房子盖好了,你就在里面住着,他还能把你赶走?”
“我看他烦!”杨家盛说。
一通谈话,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