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投奔(1 / 2)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6077 字 9个月前

姜星火拿起一杆火铳,也不嫌脏,直接用手摸着火药药室说道:“火铳最怕炸膛,药室又是总要火药燃烧的地方,造火铳的时候,药室不妨加厚些,加厚一分,炸膛的概率都小一分。”

“除此以外。”姜星火又竖起了火铳,指着黑乎乎的铳口道,“这里不妨做个烧水壶嘴似的盖子,平日里耷拉下来,免得进灰尘泥沙。”

老工匠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对国师的印象,立马就改观了。

姜星火说的这些,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都是小细节,事实上,他们这些匠人在实践中,也都发现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但是问题在于,明代的火器制造,那都是上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实际执行的匠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姜星火不仅说话好使,而且,这些工匠看得出来,这位国师,是真的懂!

要是知道他们的心声,姜星火估计得自吹自擂一句:“没有人比我更懂火器。”

不过姜星火自然是不知道工匠们怎么想的,他还在继续认真地给洪武时代的火铳提着改进意见。

“你们平日里,从火药袋子都是直接往铳口里倒火药的,也没个定量,就跟我婶娘做菜放调料似的,全靠手感,可手感这东西,每个人终归是不同的,有个标准才好。”

兵仗局掌印太监马靖点头称是,问道:“国师以为怎么定下标准呢?”

“做个放大版的木质掏耳勺似的火药装药匙,用来盛固定量的火药,另一头则是直杆子,尾部裹了布包,用以压实火药。”

听到这个建议,兵仗局火药司的工匠们,不由地眼神一亮。

这真是一举两得,用木头就能做,既能装填固定量的火药,又能压实火药,可谓是一举两得。

身旁一直默默聆听的宋礼,也抬眼看了看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国师。

虽然说是第一次见面,但姜星火的名字,其实宋礼从礼部尚书李至刚那里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

嗯,这又是一个去年被姜星火在诏狱里动动嘴,就得在外面跑断了腿的人。

要在各藩属国建立天使官,总得招募翻译、培训人员吧?

那你说是让八十岁的董伦弄,还是让六十六岁的王景弄呢?

最后,这活还是落在了当时还是礼部员外郎的宋礼头上。

不过也正是因为宋礼干的出色,才被提拔为右侍郎,也算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了。

看着非常认真地指导着火药司工匠们的姜星火,宋礼第一次,对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国师,有了直观的印象。

——所学驳杂,见识敏锐。

“且过来说话。”

跟这个时代的官僚不同,姜星火没什么架子,跟不会觉得这些工匠低贱,事实上,在姜星火的眼里,这些可都是有用的人才!

几名火药司的工匠见兵仗局掌印太监马靖同意,方才靠拢了过来。

姜星火指了指马靖,众人都认识。

“其实今日跟你们说完了大号孔明灯的事情后,本来是要走的,但二皇子他在组建的税卒卫,打算以纯火器部队的模式去组建,所以便想让马公公带着看看现在大明的火器水平如何。”

兵仗局掌印太监马靖面带笑容,这次火器试验,既没让二皇子丢了面子,也没有让火器出现什么事故,他自己发挥的效果相当不错。

姜星火稍稍解释了一下,停顿了刹那,反而话锋一转。

“但说实话,马公公,本国师是不太满意的。”

马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燕王府出来的宦官,普遍武德充沛的爆棚,宋礼见状默默地退后了一步,免得殃及池鱼。

现场刚才颇为热烈的气氛,也顿时变得冰冷了起来。

这就非常让人难堪了,马靖也是燕王府老人,跟着朱棣靖难浴血拼杀了四年,如今在宫里更是数得上号的大太监……你姜星火来指导兵仗局工作,敬你是国师,好好招待了,想要做什么都全力配合,想要看火器表演也给你看了,临了来这一句?

“国师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二皇子朱高煦与郑和,脾气有些暴躁的马靖强忍下了当场动手的冲动,语气冰冷地向着姜星火硬邦邦问道。

姜星火似是对马靖的态度熟视无睹,反而诚恳言道:“马公公,兵仗局甲胄弓弩兵器等其他的部分暂且不论,发展了数百年上千了,恐怕早已定型,轮不到我来置喙……但火器这东西,从前宋的突火枪算起,如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工夫,乃是真真正正的新玩意、新事物,不能按管其他部分的办法,来管火药司的火器。”

马靖自然能听出姜星火话语里的诚恳,并不是真的对他有看法,而是确实想给自己提一些意见,如此,马靖方才面色稍霁。

“那国师以为该如何管?”

“该设立些奖励机制,鼓励工匠们改良现在的火器。”

姜星火干脆明示道:“我听郑和说,马公公也是从靖难一路血战杀出来的,那该对火器抱团使用的威力有所认识,陛下要组建纯火器化的税卒卫,便有意要为以后更进一步普及火器单独成军做准备。”

听到这里,马靖的脑海里却是想起了一则传闻……皇帝,确实有意将燕军主力改组为京营,而京营,计划就是由骑兵部队的三千鞑官营(三千营),五军营,以及一支火铳火炮部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