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战争动员法(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1859 字 3个月前

以往这种时候,最适合浑水摸鱼,但如今公检法、御史台、税务司全都盯着的,如果事业署中有人想要发这财,那一定会影响到王学士、吕尚书的,皇庭也一定会重判的。”

王安石道:“可是这我们哪里盯得过来。”

张斐道:“但人都是你们推荐的,出了事,你们肯定是要负责任的。”

王安石点点头道:“我会去叮嘱吉甫的。”

说罢,他又道:“但既然是要将法,那你们也得完善相关法律,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朝廷必须要用到强制手段。”

张斐点点头道:“我会去立法会那边商量,拟写一份战争动员法,让官府能够在危机时刻,依照此法,征召百姓。”

王安石点点头道:“此法你得看着,不能仍由司马君实他们来定。”

张斐道:“不是我看着,我对这方面没有任何经验,政事堂必须也得参与进来。”

王安石听罢是更加放心了。

张斐又道:“此外,我们现在也可以通过报刊慢慢造势,唤起大家被辽国欺压的记忆,如果是要两线作战,这必然是要众志成城。”

王安石忧虑道:“但是如今辽国态度尚不明确。”

张斐道:“我们可以慢慢造势,这就要考验王学士的文学功底。”

王安石没好气道:“这跟文学功底有甚么关系,要是真有关系,我何至于三番两次来求你,我到时写几篇,你帮我看看。”

张斐点点头。

……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的默契是从来没有缺席过,王安石他们前脚刚走,司马光后脚便来到皇庭。

“唉……!”

坐下之后,司马光是一语不发,只是一声长叹。

“司马学士何故叹气?”

张斐亲手递上一杯茶。

司马光瞧他一眼,“你是明知故问啊。”

张斐笑道:“这树欲静而风不止,总归是要打的。”

司马光道:“但是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好日子,我是真不想……唉……。”

他是真不想打,目前的这个社会,真是比他梦想中的还要好,已经超过儒家的标准,可打仗是劳民伤财的,在他心里,就好比一副完美的画卷,将要被破坏。

张斐笑道:“我倒是认为,晚打不如早打。”

“怎讲?”司马光问道。

张斐道:“我们只会越来越富裕,而他们只会越来越穷,到时我们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头肥羊,而他们在我们眼中就是一头饿狼,那时候只怕大多数人都跟司马学士一样不想打,而对方是非打不可,心境的差别,更令我们被动。”

“这倒也是。”司马光点点头,道:“那公检法能够在这时候做些什么吗?”

这也是公检法第一回面对这种情况,他是比较迷茫的。

张斐道:“淡定,从容,比往常更加勤快一点。”

司马光疑惑地看着他。

张斐笑道:“我们是稳定国内的关键力量,如果我们都慌了,那后方肯定会乱,我们捍卫住公检法,其实就已经帮了朝廷莫大的忙。”

司马光道:“但是每当战争打响,朝廷的政策会渐渐变得极端,增税、徭役可能一样都落不下,公检法又该如何面临这种情况?”

张斐道:“立法。”

司马光道:“立法阻止吗?”

“不。”

张斐道:“立法支持。”

“……?”

“司马学士,这关乎着国家存亡,是人人有责。”

张斐道:“其实我朝一直都有相关律法,确保在战争时期,如何征召役夫,以及役夫所得最低工钱,只是以往吏政腐败,导致许多将军、官员以公谋私,大发战争财,而如今我们通过修法,来确定在危机时刻,每个百姓应承担的义务,以及确保百姓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虽然比平时可能要低,但至少要保障百姓一家人的生命所需。

如何让这一切能够依法运转,也就是我们公检法此次的考验。”

司马光又问道:“提到这将军,很多武将在战争时期,都是无所欲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张斐道:“那得分甚么情况,如果不影响到战争局势的,可以秋后算账,但如果因一己私利,而影响到战争局势,就必须立即惩罚,但这需要公检法的官员足够聪明,在适当的时候出手,这对于司法官员而言,也是一次重大考验,但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

“是呀!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

司马光点点头,突然又看向张斐,“你怎么一点也不慌。”

张斐道:“因为我认为我们必胜。”

“为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张斐道:“我是站在道德之上,为什么那些西夏百姓愿意归降我们大宋,不是因为他们讨厌梁太后,而是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方才司马学士所提到的问题,在他们国家,将一一出现,而这就是公检法的优势,所以我们只会越打越强,而他们会越打越弱。”

司马光听罢,愣了好半响,突然苦笑道:“这些道理,我常常用来规劝官家,但其实我自己都尚未悟透啊!”

张斐道:“或许不是司马学士没有悟透,而是在司马学士眼里,只有汉与蛮夷。”

司马光猛地一怔,过得半响,他缓缓言道:“我远不如你也。”

……

从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的担忧,也不难看出,他们都对新体制在应对战争时,感到担忧。

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会冲垮整个新体制。

这确实很有可能的,因为打起仗,谁还顾得了那么多,还能不能做到人人依法,公检法又会不会成为朝廷政令的绊脚石,这些都无法预知。

这也是对公检法的一次严峻考验。

如果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展现出公检法的优势,那公检法算是彻底扎根于这片土地。

这些压力,多半都集中在张斐身上。

这只能更多依靠他来想办法。

今日,他来到慈善基金会的总部,与樊颙、陈懋迁他们开会,商议国债的事。

“是不是要打仗了?”

陈懋迁小声问道。

他在西北那么多买卖,当然是收到风声了,听到张斐的提议后,就知道,可能是要打仗了。

张斐道:“据我所知,朝廷是无意与任何人开战,但你们也是知道的,西边现在很乱,这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廷必须做好准备,应对那些突发情况。”

樊颙道:“大庭长开口,而且听上去也稳赚不赔,这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但是相国寺那边可就不一定,到底朝廷每回打完仗,是既没有占到便宜,又打得国库空虚,不见得能够还得上这债。

我想相国寺那边也会担忧这一点,这会使得我们辛苦经营多年的买卖,全部都付诸东流。”

借钱不是问题,但是他对于国家打仗,是真没有什么信心。

打赢了也是输,打输了也是输。

你怎么能够确保,打完仗,国家能够将钱还上。

张斐道:“你们何不这么想,如果敌人打了进来,那就不是说大家的买卖付诸东流,只怕小命都没了。

你们应该这么想,朝廷愿意放债,其实也是不想增税,也是害怕打断国家上升的势头,而且只要战争发生在别国领土,那影响不到诸位的买卖,国家的税政还是会非常稳定的运转,到时自然会有钱还。

此外,这些钱出去,也不是送给那些贪官污吏,而是送给你们商人,如今朝廷全都是雇人,且直接从商人那里买货,这会掀起一波高潮的,而你们商人将会大赚特赚。

你们的担忧,相比起这三点,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大家听得面面相觑。

好像也有道理。

他们也知道,是西夏在挑事,人家要打你,你不打,那可就死定了。

陈懋迁突然道:“三郎说得这么情真意切,是想让我们学着去说服相国寺吗?”

张斐笑道:“知我者员外也,不过我想只要马家和咱们都答应,相国寺那边也会答应的,而且到时三司使会出现跟他们谈的。”

他身为大庭长,只能跟这几个好友谈,不能代表朝廷去跟对方谈,他没有这个权力,他说的话,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在跟这些商人沟通好之后,他便又去到立法会,跟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商议,如何拟定战争动员法。

如果不写清楚的话,公检法就难以介入。

而古代没有动员这个概念,只是有一些规定,而这些规定跟之前的律法是一脉相承,也就是以刑罚为主,主要就是规定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的话,要受到什么刑罚。

但这肯定不符合公检法的理念。

都需要重新拟定。

张斐其实不太懂这些,古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看看历史书,是能够有所了解的,但你要说古代动员是什么样子的,书上可能就只是冰山一角,不经历过,是无法想象的,他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主要是确保大家义务和权益,但具体怎么去拟定,也是富弼他们去商量。